一种3D微流控芯片模型、3D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7437592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微流控芯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D微流控芯片模型、3D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3D微流控芯片模型,包括模具2和位于模具2底部的底座1;所述底座1包括底板1-1和侧壁1-2;所述模具2包括本体2-1和设置于本体2-1下表面的若干凸起2-2;所述凸起2-2的高度大于等于所述侧壁1-2的高度。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3D微流控芯片模型能够成功构建3D微流控芯片,可以用于观察土壤生物地球化学界面动态变化,能够实现多个不同样品的同时培养,能在短时间尺度和有限体积的分析物上进行元素含量、酶活性定性或定量检测。酶活性定性或定量检测。酶活性定性或定量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微流控芯片模型、3D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流控芯片
,具体涉及一种3D微流控芯片模型、3D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土壤自然体是一个包含固、液、气三相的多组分开放物质系统,土壤环境是土壤组分、植物根系、土壤生物和土壤溶液等各种微界面的集合体;其中,土壤固相和土壤溶液交界处形成的微界面是土壤中最活跃的点位之一。土壤生物地球化学界面过程是土壤中在生物参与下的物理和化学反应,包括氧化和还原、溶解和沉淀、吸附和解吸、转化和矿化、细菌生化反应及生物扰动等,因此,土壤生物地球化学界面被认为是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热点区域。
[0003]传统的土壤处理方式和研究方法往往是针对均一化的处理土壤样品,虽然揭示了土壤总体情况,却忽略了关键元素与微生物的微观高度异质性,在土壤生物地球化学界面上,关键元素与微生物接触距离的远近形成微生物作用的暗区与热点区域,而这些热点区域被目前均一化、均质化的研究所忽略了。微流控芯片技术,作为一种微加工和微操作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微尺度环境和生物相互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微流控芯片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2)和位于模具(2)底部的底座(1);所述底座(1)包括底板(1-1)和侧壁(1-2);所述模具(2)包括本体(2-1)和设置于本体(2-1)下表面的若干凸起(2-2);所述凸起(2-2)的高度大于等于所述侧壁(1-2)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微流控芯片模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上设置有底座固定孔(3-1)和模具固定孔(3-2);所述侧壁(1-2)上设置有底座固定柱(1-3),所述底座(1)与固定板(3)通过底座固定柱(1-3)和底座固定孔(3-1)可拆卸连接;所述本体(2-1)的上表面设置有模具固定柱(2-3),所述模具(2)与固定板(3)通过模具固定柱(2-3)和模具固定孔(3-2)可拆卸连接。3.一种3D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片(4)和芯片主体(5),所述基片(4)位于芯片主体(5)的底部;所述芯片主体(5)由聚二甲基硅氧烷预聚体和固化剂注入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3D微流控芯片模型中得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3D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体达祝贞科王季婓袁红朝魏晓梦王东东吴金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