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冲击扳手
[0001]本专利技术与冲击扳手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可拆卸外壳而便于检修的冲击扳手。
技术介绍
[0002]已知在现代工业应用中,为了要旋紧或松开紧固件(如螺丝、螺帽等)时,除了使用一般的螺丝起子或扳手来实现外,现今使用者大多会选择使用冲击工具(或称动力工具)来提高工作效率,所述冲击工具可以提供高扭力以及高冲击力,以有效且快速地将紧固件锁紧或旋松,从而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0003]不但如此,为解决冲击工具无法适用于狭窄空间的问题,从业者开发出一种冲击工具,其通常包括一马达、一传动装置及一冲击装置,该马达之输出轴连接该连动装置,该冲击机构之作用件藉由该传动装置之传动将由马达提供的扭矩转换成强力旋转冲击,其中传动装置通常包含有多个传动齿轮(例如伞状齿轮组),该马达输出轴之输出通过该传动装置之传动,使得该冲击机构之作用件轴线与该马达之输出轴的轴线间形成直角,以解决冲击工具无法适用于狭窄空间的问题。
[0004]而冲击工具经长期使用,内部容易累积灰尘,造成齿轮或轴承间的磨损加剧,为保障其旋转精度,冲击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击扳手,包含一前壳体及一马达,所述前壳体内部设置一传动机构与一冲击机构,所述马达通过所述传动机构改变力的传输方向以驱使所述冲击机构的一作用件旋转,所述作用件的一部分凸露于所述前壳体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包括有可分离结合的一壳座及一壳罩,其中所述壳座具有邻接的一第一接合面与一第一抵靠面,所述第一接合面与所述第一抵靠面不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所述第一接合面与所述第一抵靠面为非垂直设置;所述壳罩具有一第二接合面与一第二抵靠面,所述第二接合面密贴所述第一接合面,所述第二抵靠面密贴所述第一抵靠面,所述壳罩具有一穿孔,所述作用件的一部分穿过所述穿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扳手,其中所述第一抵靠面与所述第二抵靠面为弧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扳手,其中所述第一抵靠面与所述第二抵靠面为平面。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扳手,其中所述壳罩具有两个凸出件,所述两个凸出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抵靠面上,所述壳座之所述第一抵靠面具有对应所述两个凸出件设置的两个凹槽,所述第二抵靠面密贴所述第一抵靠面时,所述两个凸出件与所述两个凹槽接合。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扳手,其中所述壳座具有一第一容置槽,所述壳罩具有一第二容置槽,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冲击机构的一侧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槽,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冲击机构之另一侧容置于所述第二容置槽。6.一种冲击扳手,包含一前壳体及一马达,所述前壳体内部设置一传动机构与一冲击机构,所述马达通过所述传动机构改变力的传输方向以驱使所述冲击机构的一作用件旋转,所述作用件的一部分凸露于所述前壳体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包括有一壳座、一第一遮罩及一第二遮罩,且所述壳座、第一遮罩及第二遮罩围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正宜,王英堂,
申请(专利权)人:车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