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宏专利>正文

一种煤矿安全生产用井下救生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3671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安全生产用井下救生舱,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均设有支撑装置,所述固定块的上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的底部等间距设有四个第一油缸,四个第一油缸的活塞杆末端共同固定有舱体,所述舱体的一侧铰接有封盖,所述舱体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拉杆,且同一侧的两个拉杆为一组,同一组拉杆的一端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固定块的上端两侧均设有移动槽,且凹槽位于两个移动槽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井下救生舱能有安全保护救生舱内部人员的功能,不以救生舱直接接触外界,保证了救生舱舱体的完整性,保护了舱体内部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有效的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方便进行操作,适宜推广。推广。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安全生产用井下救生舱


[0001]本技术涉及煤矿救生舱
,尤其涉及一种煤矿安全生产用井下救生舱。

技术介绍

[0002]煤矿是人类在富含煤炭的矿区开采煤炭资源的区域,一般分为井工煤矿和露天煤矿,当煤层离地表远时,一般选择向地下开掘巷道采掘煤炭,此为井工煤矿,当煤层距地表的距离很近时,一般选择直接剥离地表土层挖掘煤炭,此为露天煤矿,我国绝大部分煤矿属于井工煤矿,煤矿范围包括地上地下以及相关设施的很大区域,煤矿是人类在开掘富含有煤炭的地质层时所挖掘的合理空间,通常包括巷道、井硐和采掘面等等。煤是最主要的固体燃料,是可燃性有机岩的一种,它是由一定地质年代生长的繁茂植物,在适宜的地质环境中,逐渐堆积成厚层,并埋没在水底或泥沙中,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天然煤化作用而形成的,在进行矿井作业时,容易出现事故,由于远离地面,一端出现事故,容易造成人员伤亡,井下救生舱又称矿用安全舱,指在矿井下,当发生灾难或意外事故时,矿井下作业人员用于逃生、避难等待救援的一个密封装置设备,但是现在的救生舱都是直接接受来至上方的压力,舱体容易被破坏,造成舱体内部人员受伤,不能很好的起到保护作用,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煤矿安全生产用井下救生舱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煤矿安全生产用井下救生舱。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煤矿安全生产用井下救生舱,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均设有支撑装置,所述固定块的上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的底部等间距设有四个第一油缸,四个第一油缸的活塞杆末端共同固定有舱体,所述舱体的一侧铰接有封盖,所述舱体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拉杆,且同一侧的两个拉杆为一组,同一组拉杆的一端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固定块的上端两侧均设有移动槽,且凹槽位于两个移动槽之间,所述移动槽内的相对侧壁上均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滑槽,所述滑槽内均固定有光杆,所述光杆上滑动套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下端和滑槽内的底部之间的光杆上固定套接有第一抗压弹簧,四个滑块之间共同固定有移动杆,且移动杆位于移动槽内,所述移动杆的上端贯穿移动槽并延伸至固定块的上端,且移动杆和第一挡板一一对应,所述移动杆的上端转动连接在第一挡板的下端,两个第一挡板相对应,所述第一挡板的一侧等间距设有四个套管,所述套管内的底部固定有第二抗压弹簧,所述第二抗压弹簧的上端固定有滑杆,四个滑杆的上端共同固定有第二挡板,且两个第二挡板相对应。
[0006]优选地,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设置在固定块两侧的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油缸,同一侧的两个第二油缸为一组,同一组的第二油缸的活塞杆末端共同转动连接有垫板。
[0007]优选地,所述封盖上设有开口。
[0008]优选地,所述封盖的一侧设有把手。
[0009]优选地,所述第二挡板的一侧设有减震垫。
[0010]优选地,所述光杆采用碳素钢制成。
[0011]本技术中,使用时,工作人员进行舱体内部,关闭封盖,通过开口观察外部情况,第一油缸使舱体下降,舱体下降,带动拉杆转动,从而使第一挡板转动,两个第一挡板对应并抵触,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有利的进行保护,第一挡板上端的第二挡板起第一层保护作用,当受到冲击挤压时,滑杆挤压第二抗压弹簧,第一挡板推动移动杆通过滑块挤压第一抗压弹簧缓解冲击,保护舱体,本技术实现井下救生舱能有安全保护救生舱内部人员的功能,不以救生舱直接接触外界,保证了救生舱舱体的完整性,保护了舱体内部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有效的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方便进行操作,适宜推广。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煤矿安全生产用井下救生舱的正视图;
[0013]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煤矿安全生产用井下救生舱的展开形态图;
[0014]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煤矿安全生产用井下救生舱的A处结构放大图。
[0015]图中:1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套管、4滑杆、5拉杆、6舱体、7开口、8封盖、9把手、10第一油缸、11凹槽、12第二油缸、13垫板、14固定块、15移动杆、16移动槽、17光杆、18滑槽、19滑块、20第一抗压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7]参照图1-3,一种煤矿安全生产用井下救生舱,包括固定块14,固定块14的两侧均设有支撑装置,稳定支撑,固定块14的上端设有凹槽11,凹槽11内的底部等间距设有四个第一油缸10,产生动力,推动舱体6的移动,四个第一油缸10的活塞杆末端共同固定有舱体6,舱体6的一侧铰接有封盖8,转动封盖8进行保护,舱体6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拉杆5,且同一侧的两个拉杆5为一组,拉杆5拉动第一挡板1转动,同一组拉杆5的一端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一挡板1,第一挡板1移动,形成三角稳定形态,稳定支撑,固定块14的上端两侧均设有移动槽16,且凹槽11位于两个移动槽16之间,移动槽16内的相对侧壁上均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滑槽18,滑槽18内均固定有光杆17,光杆17上滑动套接有滑块19,滑块19的下端和滑槽18内的底部之间的光杆17上固定套接有第一抗压弹簧20,四个滑块19之间共同固定有移动杆15,且移动杆15位于移动槽16内,移动杆15的上端贯穿移动槽16并延伸至固定块14的上端,且移动杆15和第一挡板1一一对应,移动杆15的上端转动连接在第一挡板1的下端,两个第一挡板1相对应,第一挡板1推动移动杆15通过滑块19挤压第一抗压弹簧20缓解冲击,保护舱体6,第一挡板1的一侧等间距设有四个套管3,套管3内的底部固定有第二抗压弹簧,第二抗压弹簧的上端固定有滑杆4,当受到冲击挤压时,滑杆4挤压第二抗压弹簧,四个滑杆4的上端共同固定有第二挡板2,且两个第二挡板2相对应,形成三角状态,稳定
支撑,进行保护。
[0018]本技术中,支撑装置包括设置在固定块14两侧的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油缸12,推动垫板13移动,同一侧的两个第二油缸12为一组,同一组的第二油缸12的活塞杆末端共同转动连接有垫板13,抵触地面,稳定支撑,封盖8上设有开口7,方便观察,封盖8的一侧设有把手9,方便开合,第二挡板2的一侧设有减震垫,减震缓冲,光杆17采用碳素钢制成,结实耐用。
[0019]本技术中,使用时,工作人员进行舱体6内部,关闭封盖8,通过开口7观察外部情况,第一油缸10使舱体6下降,舱体6下降,带动拉杆5转动,从而使第一挡板1转动,两个第一挡板1对应并抵触,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有利的进行保护,第一挡板1上端的第二挡板2起第一层保护作用,当受到冲击挤压时,滑杆4挤压第二抗压弹簧,第一挡板1推动移动杆15通过滑块19挤压第一抗压弹簧20缓解冲击,保护舱体6。
[0020]以上,仅为本技术较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安全生产用井下救生舱,包括固定块(14),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4)的两侧均设有支撑装置,所述固定块(14)的上端设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内的底部等间距设有四个第一油缸(10),四个第一油缸(10)的活塞杆末端共同固定有舱体(6),所述舱体(6)的一侧铰接有封盖(8),所述舱体(6)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拉杆(5),且同一侧的两个拉杆(5)为一组,同一组拉杆(5)的一端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一挡板(1),所述固定块(14)的上端两侧均设有移动槽(16),且凹槽(11)位于两个移动槽(16)之间,所述移动槽(16)内的相对侧壁上均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滑槽(18),所述滑槽(18)内均固定有光杆(17),所述光杆(17)上滑动套接有滑块(19),所述滑块(19)的下端和滑槽(18)内的底部之间的光杆(17)上固定套接有第一抗压弹簧(20),四个滑块(19)之间共同固定有移动杆(15),且移动杆(15)位于移动槽(16)内,所述移动杆(15)的上端贯穿移动槽(16)并延伸至固定块(14)的上端,且移动杆(15)和第一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钟普恒王成香
申请(专利权)人:王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