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3548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离连接器,包括托拔机构,托拔机构包含沿自身轴线方向的长度补偿结构以及卡扣结构,所述长度补偿结构由至少两个相互串联的长度补偿结构组成,且当其中一个长度补偿结构的补偿量达到补偿极限时,余下的长度补偿结构依次开始长度补偿,所述卡扣结构在分离插座与分离插头分离后动作并固定托拔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相同的外形尺寸下具有更大的补偿距离;在分离插座与分离插头分离后,卡扣能锁住托拔机构,防止托拔机构高速旋转到限位点后因撞击限位零件而回弹;卡扣结构使用解锁套解锁,无需借助其他工具,实现托拔机构的旋转。实现托拔机构的旋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离连接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多级补偿和自锁功能的分离连接器,它能够在对接插合时进行多级补偿,分离后产品能自锁防止回弹,属于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具有多级补偿和自锁功能的分离连接器用于武器系统内的连接,该分离连接器在一定的空间内安装时需要有多级自动补偿能力,具有快速锁紧和分离功能,解锁分离后分离插头能快速偏离插合位置,到达限位点后自动锁紧防止回弹,避免回弹后与运动体碰撞。
[0003]与公开专利(公开号:CN101494347A)“一种误差补偿分离电连接器”相比较,原专利只能单级压缩补偿,对操作空间的大小有一定的要求,本专利使用多级压缩补偿和卡扣结构,可以实现更小空间的安装使用;其二,原专利分离后,托拔机构旋转到限位点后,由于速度快,撞到限位点会出现回弹现象,本专利增加了卡扣结构,实现自锁功能,使托拔机构运动到达限位点后自动上锁,禁止分离插头回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狭小空间对接使用和操作的分离电连接器,分离后具有多级补偿和自锁功能,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5]为了满足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分离连接器,包括托拔机构,所述托拔机构包含沿自身轴线方向的长度补偿结构,所述长度补偿结构由至少两个相互串联的长度补偿结构组成,且当其中一个长度补偿结构的补偿量达到补偿极限时,余下的长度补偿结构依次开始长度补偿。
[0007]进一步,所述长度补偿结构为至少两个同轴且相互套接的空心管状结构,所述空心管状结构内沿着空心管状结构轴线方向设置有弹簧。这里的套接是指其中一根空心管插入另一根空心管内部。
[0008]进一步,当所述长度补偿结构的数量大于3个时,不同空心管状结构的外径由长度补偿结构的一端到另一端逐级递增或递减。例如,当长度补偿结构为3时,第一个长度补偿结构的外径最小,第二个长度补偿结构的外径居中,第三个长度补偿结构的外径最大,这样形成的串联式补偿结构的稳定性较高。
[0009]进一步,不同长度补偿结构的补偿量大小不同,且位于端部的长度补偿结构的补偿量最大。
[0010]进一步,所述托拔机构还包括卡扣结构,所述卡扣结构在分离插座与分离插头分离后动作并固定托拔机构。
[0011]进一步,所述卡扣结构包括:
[0012]位于所述托拔机构的转动座上的通孔;
[0013]位于所述托拔机构的底座上的槽;
[0014]卡扣,所述卡扣置于所述槽中,且当分离插座与分离插头分离后插入所述孔中。
[0015]进一步,所述槽中设置有弹簧安装柱,弹簧安装柱外侧套接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卡扣连接。
[0016]进一步,所述卡扣的一端有一圆柱孔,另一端为表面呈弧形的头部。
[0017]进一步,所述卡扣有两个,且分布在一条垂直于转动座两侧端面的直线上。
[0018]进一步,还包括解锁套,所述解锁套位于所述托拔机构的转动座侧端面上,解锁套的一端与所述托拔机构的转动轴连接;所述解锁套上且指向所述托拔机构的转动座的通孔位置设置有一凸起,所述凸起的外径小于所述通孔。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即公告号为CN101494347A,公告日为2012年5月2日,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误差补偿分离电连接器的专利技术专利),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如下:
[0020]a)本专利技术使用多级补偿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中连接器的单级补偿,在相同的外形尺寸下具有更大的补偿距离;
[0021]b)本专利技术增加了卡扣结构,在分离插座与分离插头分离后,卡扣能锁住托拔机构,防止托拔机构高速旋转到限位点后因撞击限位零件而回弹;
[0022]c)卡扣结构使用解锁套解锁,无需借助其他工具,实现托拔机构的旋转。
附图说明
[0023]图1中2~7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1中:1-分离插座(用于介绍该专利技术的使用)、2-分离插头、3-转动销、4-托拔机构、5-电缆、6-尾部附件、7-转接插头、8-转接插座(用于介绍该专利技术的使用);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托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中:9-支架、10-滑套、11-第一弹簧、12-定位套、13-螺母、14-转动座、15-转动轴、16-螺钉、17-扭转弹簧a、18-解锁套、19-扭转弹簧b、20-底座;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分离插头和分离插座插合时的工作示意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分离插头和分离插座分离后的工作示意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A-A的剖视图;
[0030]图5中:14-转动座、22-卡扣、23-第二弹簧、20-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有多级补偿和自锁功能的分离连接器作进一步详述,但所要求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0032]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的分离连接器,包括两级长度补偿结构和自锁结构,分离连接器主要由分离插座1、分离插头2、转动销3、托拔机构4、电缆5、尾部附件6、转接插头7和转接插座8组成。
[0033]分离插头2与转接插头7通过电缆5连接,确保对接后正常的信号传输。分离插头2与托拔机构4通过转动销3连接,其中一级补偿通过滑套10的上、下滑动来实现,二级补偿通过滑套10推动定位套12上、下滑动来实现,托拔机构4内设有第一弹簧11,第一弹簧11通过螺母13上的心轴结构固定,防止第一弹簧11在螺母13内晃动,并实现滑套10和定位套12的补偿功能。
[0034]具体而言,托拔机构4如图2和图5所示,主要由支架9、滑套10、第一弹簧11、定位套
12、螺母13、转动座14、转动轴15、螺钉16、扭转弹簧a 17、解锁套18、扭转弹簧b 19、底座20、卡扣22和第二弹簧23组成。
[0035]托拔机构4围绕转动轴15旋转,在压缩状态的扭转弹簧a17和扭转弹簧b19的作用力下,托拔机构4复位到最低限位点,卡扣22在第二弹簧23的推动下伸到转动座14的圆形通孔中锁住转动座14,防止托拔机构4回弹。
[0036]如图1,解锁套18通过螺钉16与转动轴15连接,下压解锁套18,卡扣22退出转动座14的圆形通孔实现解锁,托拔机构4即可再次围绕转动轴15转动。
[0037]分离插头2通过电缆5和转接插头7连接,转接插头7的尾部连接了尾部附件6;托拔机构4通过转动销3与分离插头2连接,通过转动座14与尾部附件6连接。
[0038]分离插座1和转接插座8为固定端,使用时固定在安装面板上。分离插头2与分离插座1直插锁紧,转接插头7与转接插座8螺纹连接锁紧。
[0039]支架9和滑套10通过翻铆固定在一起,其中上、下误差补偿通过滑套10压缩弹簧11实现一级补偿,滑套10再次压缩弹簧11并推动定位套12向下运动,实现二级补偿。
[0040]图4状态下,分离插座1和分离插头2需要对接时,托拔机构4围绕转动轴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离连接器,包括托拔机构,所述托拔机构包含沿自身轴线方向的长度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补偿结构由至少两个相互串联的长度补偿结构组成,且当其中一个长度补偿结构的补偿量达到补偿极限时,余下的长度补偿结构依次开始长度补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补偿结构为至少两个同轴且相互套接的空心管状结构,所述空心管状结构内沿着空心管状结构轴线方向设置有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长度补偿结构的数量大于3个时,不同空心管状结构的外径由长度补偿结构的一端到另一端逐级递增或递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不同长度补偿结构的补偿量大小不同,且位于端部的长度补偿结构的补偿量最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拔机构还包括卡扣结构,所述卡扣结构在分离插座与分离插头分离后动作并固定托拔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敬周斌吴夏陈谋钦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