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避让装配式梁柱加强一字形节点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结构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特别是涉及一种钢筋避让装配式梁柱加强一字形节点。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是指以工厂化生产的混凝土预制构件为主,通过现场装配的方式设计建造的混凝土结构类房屋建筑。构件的装配方法一般有现场后浇叠合层混凝土、钢筋锚固后浇混凝土连接等,钢筋连接可采用套筒灌浆连接、焊接、机械连接及预留孔洞搭接连接等做法。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流行的装配式预制大板住宅,由于结构整体性差、渗漏、楼板裂缝等原因,存在许多影响结构安全及正常使用的隐患和缺陷,逐渐被现浇混凝土结构所取代。但随着当前新兴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应用,特别是近年来引进了许多国外先进技术,本土化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造新技术正逐步形成。
[0003]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建筑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它有利于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发展绿色环保建筑,并且有利于提高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与现浇施工工法相比,装配式RC结构有利于绿色施工,因为装配式施工更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避让装配式梁柱加强一字形节点,由预制混凝土叠合梁(1)、预制混凝土柱(2)构成,其特征在于:在竖直的预制混凝土柱(2)顶端,两根预制混凝土叠合梁(1)呈直线相对,两根预制混凝土叠合梁(1)均与预制混凝土柱(2)所对应面相垂直,且预制混凝土叠合梁(1)的端部均与预制混凝土柱(2)的顶面接触;两根预制混凝土叠合梁(1)的梁底纵筋(1-2)数量相等,且均一一对应;当梁底纵筋(1-2)数量为偶数时,预制混凝土叠合梁(1)的一半梁底纵筋(1-2)水平弯折两次,弯折两次的梁底纵筋(1-2)与未弯折前的梁底纵筋(1-2)平行;另一半梁底纵筋(1-2)均不弯折;当梁底纵筋(1-2)数量为奇数时,弯折两次的梁底纵筋(1-2)和未弯折梁底纵筋(1-2)数量相差1根;弯折两次的梁底纵筋(1-2)与未弯折的梁底纵筋(1-2)均各自分开,同类钢筋相邻;两侧一一对应的梁底纵筋(1-2)均为一根为弯折两次的梁底纵筋(1-2)与未弯折的梁底纵筋(1-2);两根预制混凝土叠合梁(1)一一对应的梁底纵筋(1-2),均为弯折两次的梁底纵筋(1-2)与未弯折的梁底纵筋(1-2)相对应;未弯折的梁底纵筋(1-2)与弯折两次的梁底纵筋(1-2)的未弯折的中间部分呈直线;未弯折的梁底纵筋(1-2)与弯折两次的梁底纵筋(1-2)的外伸钢筋部分均相互错开且相互平行;在边角部的弯折两次的梁底纵筋(1-2)一次弯折均向内侧弯折,梁同一端弯折两次的梁底纵筋(1-2)的弯折方向均相同;在边角部的弯折两次的梁底纵筋(1-2)的弯折处设置弯折纵筋加强筋(1-5)与相对应的未弯折的梁底纵筋(1-2)呈直线;预制混凝土柱(2)为方形横截面混凝土柱,预制混凝土柱(2)的四个角均分别设置角部直钢筋(2-2),角部直钢筋(2-2)在各方形边的两两连线上,设置2根避让弯折钢筋(2-3),避让弯折钢筋(2-3)在顶部和底部均向最近的角部直钢筋(2-2)进行二次弯折,二次弯折后,钢筋仍平行于未弯折段钢筋;角部直钢筋(2-2)、避让弯折钢筋(2-3)在预制混凝土柱(2)的内部均匀分布,伸出预制混凝土柱(2)的部分均分布在预制混凝土柱(2)方形横截面的四个角部,且呈现垂直的L形分布;相邻角部的避让弯折钢筋(2-3)的间距比预制混凝土叠合梁(1)梁宽度宽20~80mm;弯折纵筋加强筋(1-5)与未弯折的梁底纵筋(1-2)均伸向对侧,在伸入四分之三至八分之七的预制混凝土柱(2)宽度出向上弯折;相对应的钢筋间距为20~4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避让装配式梁柱加强一字形节点,其特征在于:预制混凝土叠合梁(1)包括混凝土预制梁(1-1)、梁底纵筋(1-2)、梁箍筋(1-3)、纵筋弯折点加强箍筋(1-4)、弯折纵筋加强筋(1-5)、梁端现浇剪弯加强口(1-6);混凝土预制梁(1-1)的底层预埋3~6根梁底纵筋(1-2),梁底纵筋(1-2)均匀分布;梁底纵筋(1-2)的两端均伸出混凝土预制梁(1-1)的端部,其中一端不弯折,另一端未伸出部分水平二次弯折,二次弯折后仍平行于未弯折段;当梁底纵筋(1-2)为偶数时,伸出混凝土预制梁(1-1)同一端进行二次弯折与不弯折的梁底纵筋(1-2)的数量相等,当梁底纵筋(1-2)为奇数时,伸出混凝土预制梁(1-1)同一端进行二次弯折与不弯折的梁底纵筋(1-2)的数量相差1根;进行二次弯折与不弯折的梁底纵筋(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年,刘悦,汪青杰,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促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