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长异形孔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43359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细长异形孔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工件坯料的表面处理,步骤S2、开孔弯制,步骤S3、修整和检验,步骤S4、蜡模压制,步骤S5、铸件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细长异形孔的加工方法简单易操作,实现成本低廉,加工效率好,成品合格率和加工精度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孔加工方法耗能大,成本较高,加工精度不足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细长异形孔的有效精密加工,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价值和生态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细长异形孔的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设计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塑胶模具设计制造过程中细长异形孔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精密仪器和设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带动各种带有细长异形孔材料的需要量日益增加,因为带细长异形孔材料在这些精密仪器和设备中占据一定的比例。由于细长异形孔的精度直接影响零件质量,进而影响精密仪器和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正常工作安定性,因此,开发一种对细长异形孔的加工方法以改善细长异形孔的精度显得尤为重要。
[0003]目前在一般的机械制造过程中,针对孔的加工,一般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工具为手持式电钻或小型磁力钻,这种方式易产生钻孔内壁粗糙度及孔道与加工面不垂直的质量问题,因此,这种方式仅可适用于位置精度不高,孔径公差较大的孔系加工,难以实现细长异形孔的加工。如在模具设计中有一种流道,细长且带拔模角度,加工此流道刀具伸不进去,定制成型刀具又昂贵,一般的加工方法:穿丝机穿一个小孔,然后放电加工,由于余量较多料厚又长,放电加工的时间较长,不利于其商业化应用。
[0004]申请号为200810236242.5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异形深孔类零件的精密成形方法,将零件毛坯进行退火、抛丸、磷皂化处理,然后将毛坯进行一次大变形量的反挤,完成深孔预成形,再进行低温退火、抛丸、磷皂化处理,续而通过若干道的冷精整,通过反挤成形方法,一次完成异形深孔的预成形。该技术方案加工成本高,冷精整过程还是难以实现精度要求,操作起来时间较长。
[0005]因此,开发一种加工效率高、加工成本低、加工精度高的细长异形孔的加工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细长异形孔的加工方法;该方法简单易操作,实现成本低廉,加工效率好,成品合格率和加工精度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孔加工方法耗能大,成本较高,加工精度不足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细长异形孔的有效精密加工,使得制成的塑胶模具精密度更高,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细长异形孔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09]步骤S1、工件坯料的表面处理:将待加工的工件坯料用无水乙醇进行表面清洗,清洗后在一定温度下干燥1-2小时,后冷却至室温;
[0010]步骤S2、开孔弯制:按照设计图中异形孔的形状和尺寸,切割经过步骤S1清洗后的工件坯料,在机床上进行定位和校正,并用电火花开孔技术进行开孔,开孔时取流道出入口组成的圆锥台,穿丝机穿一个小孔,用线割切除掉,这样留下的加工余量很少,采用火花放
电就能达到要求;开孔过程中在开孔处缓慢添加氮化硼混悬液,然后弯制成所需异形孔形状;
[0011]步骤S3、修整和检验:对经过步骤S2弯制后的工件坯料进行打磨修整和检验;
[0012]步骤S4、蜡模压制:将经过步骤S3打磨修整和检验后的工件坯料放入蜡模模具中并固定,进行蜡模压型;
[0013]步骤S5、铸件成型:将蜡模修整、组合、制壳、脱蜡、型壳焙烧、熔化浇注、脱壳、切割打磨,得到细长异形孔。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一定温度为160-200℃。
[0015]进一步地,所述混悬液的质量分数为5-10%。
[001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包含对所述工件坯料的加工面进行校正的步骤,所述加工面的平面度≤0.03-0.06mm。
[0017]进一步地,所述工件坯料的材质为铝合金、钛合金中的一种。
[0018]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专利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该方法解决依靠传统金属型芯制造细长弯曲孔工艺存在金属型芯抽取难、制壳难甚至于无法制壳等问题,依靠陶瓷型芯制造细长弯曲孔工艺存在的脱芯时严重腐蚀铸件本身难题,简单易操作,实现成本低廉,加工效率好,成品合格率和加工精度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孔加工方法耗能大,成本较高,加工精度不足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细长异形孔的有效精密加工,有效改善了细长异形孔的尺寸精度、表面粗造度、耐磨耐腐蚀性和使用强度,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细长异形孔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20]步骤S1、工件坯料的表面处理:将待加工的工件坯料用无水乙醇进行表面清洗,清洗后在一定温度下干燥1-2小时,后冷却至室温;
[0021]步骤S2、开孔弯制:按照设计图中异形孔的形状和尺寸,切割经过步骤S1清洗后的工件坯料,在机床上进行定位和校正,并用电火花开孔技术进行开孔,开孔时取流道出入口组成的圆锥台,穿丝机穿一个小孔,用线割切除掉,这样留下的加工余量很少,采用火花放电就能达到要求;开孔过程中在开孔处缓慢添加氮化硼混悬液,然后弯制成所需异形孔形状;
[0022]步骤S3、修整和检验:对经过步骤S2弯制后的工件坯料进行打磨修整和检验;
[0023]步骤S4、蜡模压制:将经过步骤S3打磨修整和检验后的工件坯料放入蜡模模具中并固定,进行蜡模压型;
[0024]步骤S5、铸件成型:将蜡模修整、组合、制壳、脱蜡、型壳焙烧、熔化浇注、脱壳、切割打磨,得到细长异形孔。
[0025]进一步地,所述一定温度为160-200℃;所述混悬液的质量分数为5-10%;所述步骤S2中包含对所述工件坯料的加工面进行校正的步骤,所述加工面的平面度≤0.03-0.06mm;所述工件坯料的材质为铝合金、钛合金中的一种。
[0026]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0027]实施例1
[0028]本实例提供一种细长异形孔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29]步骤S1、工件坯料的表面处理:将待加工的工件坯料用无水乙醇进行表面清洗,清洗后在一定温度下干燥1小时,后冷却至室温;
[0030]步骤S2、开孔弯制:按照设计图中异形孔的形状和尺寸,切割经过步骤S1清洗后的工件坯料,在机床上进行定位和校正,并用电火花开孔技术进行开孔,开孔时取流道出入口组成的圆锥台,穿丝机穿一个小孔,用线割切除掉,这样留下的加工余量很少,采用火花放电就能达到要求;开孔过程中在开孔处缓慢添加氮化硼混悬液,然后弯制成所需异形孔形状;
[0031]步骤S3、修整和检验:对经过步骤S2弯制后的工件坯料进行打磨修整和检验;
[0032]步骤S4、蜡模压制:将经过步骤S3打磨修整和检验后的工件坯料放入蜡模模具中并固定,进行蜡模压型;
[0033]步骤S5、铸件成型:将蜡模修整、组合、制壳、脱蜡、型壳焙烧、熔化浇注、脱壳、切割打磨,得到细长异形孔。
[0034]所述一定温度为160℃;所述混悬液的质量分数为5%;所述步骤S2中包含对所述工件坯料的加工面进行校正的步骤,所述加工面的平面度≤0.03mm。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长异形孔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工件坯料的表面处理:将待加工的工件坯料用无水乙醇进行表面清洗,清洗后在一定温度下干燥1-2小时,后冷却至室温;步骤S2、开孔弯制:按照设计图中异形孔的形状和尺寸,切割经过步骤S1清洗后的工件坯料,在机床上进行定位和校正,并用电火花开孔技术进行开孔,开孔时取流道出入口组成的圆锥台,穿丝机穿一个小孔,用线割切除掉,这样留下的加工余量很少,采用火花放电就能达到要求;开孔过程中在开孔处缓慢添加氮化硼混悬液,然后弯制成所需异形孔形状;步骤S3、修整和检验:对经过步骤S2弯制后的工件坯料进行打磨修整和检验;步骤S4、蜡模压制:将经过步骤S3打磨修整和检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强莫春海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耀强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