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氨胆酸酯、其制备方法及甘氨胆酸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43326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甘氨胆酸酯的制备方法、一种甘氨胆酸酯以及一种甘氨胆酸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甘氨胆酸酯的制备方法,使用氮杂卡宾衍生物作为缩合试剂,在较广的溶剂范围内通过“一锅法”就能高效完成甘氨胆酸酯的合成,收率可达到90%以上,且反应条件温和,可适用于绝大多数甘氨胆酸酯的制备,能够更好的适用于放大及工业化生产。大及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甘氨胆酸酯、其制备方法及甘氨胆酸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化工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甘氨胆酸酯、其制备方法及甘氨胆酸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胆酸是一类人体内源性亲水性胆汁酸,可有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及病毒性肝炎等多种胆汁淤积性疾病。胆酸在分泌到胆囊之前,通过BA-CoA氨基酸N-酰化酶转移酶(BAAT)与甘氨酸结合,形成甘氨胆酸,随胆汁排入小肠,随后进入肝脏,不断地进行并形成人体内肝肠循环。在人体中,胆酸N-酰化过程中的改变和缺陷是导致一系列严重肝病的原因,有研究表明可以使用甘氨胆酸作为人体内胆酸合成及代谢过程异常的诊断工具。
[0003]此外,有研究表明,甘氨胆酸盐能显著抑制鼻腔粘膜内蛋白水解酶的活性,降低胰岛素在粘膜内的降解速度,对整个呼吸道水解蛋白酶的活性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也有报道指出,甘氨胆酸对于弗氏完全佐剂所致炎症大鼠外周血中的一氧化氮含量具有显著降低作用,表明甘氨胆酸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0004]基于甘氨胆酸在药物及生物诊疗中的一系列重要应用,发展简单高效的甘氨胆酸合成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005]目前,国内外关于甘氨胆酸或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叠氮化法、混合酸酐法和缩合剂法。
[0006]1937年,Frank Cortese(JACS.1937,5(2):532.)报道了使用叠氮化法制备甘氨胆酸的方法。该方法在低温条件下制备叠氮胆酸中间体,该中间体再进一步与甘氨酸反应得到相应的甘氨胆酸。由于该中间体叠氮胆酸的稳定性较差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因此在大量制备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
[0007]2010年,龚启明等人报道了混合酸酐法,以熊去氧胆酸为原料,与氯甲酸乙酯反应形成混酐,再与甘氨酸乙酯反应得到甘氨熊去氧胆酸乙酯,最后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到甘氨熊去氧胆酸,收率可达到90%以上。2014年,叶俊等人报道了使用混合酸酐法制备甘氨胆酸钠的方法,以氯甲酸乙酯作为活化试剂,胆酸经过活化后与甘氨酸反应得到甘氨胆酸,分离后继续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高纯度的甘氨胆酸钠。这类反应在反应过程中使用了属于管制类药品且剧毒的氯甲酸乙酯,从安全性方面考虑其在工业生产中存在一定缺陷,不适合大规模制备反应。
[0008]2012年,Qingyong Li(Letters in Drug Design&Discovery.2012,9:573-580)报道了利用N-羟基琥珀酸亚胺活化胆酸羧基形成活性中间体,该中间体进一步与甘氨酸反应,以DMSO作为溶剂,在三乙胺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得到目标产物甘氨胆酸。这种方法由于底物甘氨酸的溶解性差,中间体与甘氨酸的缩合反应必须使用二甲亚砜做溶剂,该溶剂极性大、沸点高,后处理操作复杂;而且该方法需要分两步进行,操作不简便。
[0009]1997年,Toshiaki Momose等(lipids.1997,32:775-778.)公开了一种在室温条件
下,以焦碳酸二乙酯(DEPC)为缩合试剂,以较高的收率得到甘氨胆酸的方法。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通过重结晶或反相色谱柱得到目标产物,但是该缩合剂DEPC价格昂贵,不适合大批量工业化生产推广。
[0010]1997年,Bishambar Dayal(lipids.1997,32:1331-1340)使用2-乙氧基-1-乙氧碳酰基-1,2-二氢喹啉(EEDQ)作为缩合试剂,与甘氨酸乙酯盐酸盐反应,在微波辅助的条件下得到一系列甘氨胆酸酯的衍生物,在碱性条件下进一步水解得到一系列甘氨胆酸衍生物,但是该方法需要借助微波辅助,不适合大规模生产。
[0011]综上可得:现有的制备甘氨胆酸的方法,存在收率不够高、缩合剂价格昂贵不易得、操作复杂、反应体系溶剂范围窄、放大生产安全性差等问题,需要开发一种新的制备甘氨胆酸的方法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2]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甘氨胆酸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使用氮杂卡宾衍生物作为缩合试剂,在较广的溶剂范围内通过“一锅法”就能高效完成甘氨胆酸酯的合成,收率可达到90%以上,甚至可以达到99%。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甘氨胆酸酯,该甘氨胆酸酯只需要经过简单的水解步骤就能得到较高收率的甘氨胆酸。
[0014]本专利技术在上述基础上还提供了一种甘氨胆酸的制备方法,能够以简单安全的操作获得高收率的甘氨胆酸。
[001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甘氨胆酸酯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6]S1,式III所示的胆酸类化合物与式IV所示的甘氨酸酯或其盐酸盐在缩合剂的作用下发生缩合反应,生成式V所示的甘氨胆酸酯;
[0017][0018]其中,n=1或2;R3为甲基或乙基;
[0019]所述缩合剂为式Ia和式Ib所示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化合物的组合,
[0020][0021]其中,X为氯、溴、碘、四氟化硼和六氟磷酸中的一种;R1,R2各自独立地选自C
1-C4的烷基或者任意位置被一个或多个C
1-C4的烷基取代的苯基。
[0022]采用式Ia或式Ib所示的化合物作为缩合剂,采用式III所示的胆酸类化合物与式IV所示的甘氨酸酯或其盐酸盐作为反应原料,利用反应原料与缩合剂之间的结构特点,使得反应可以在较为温和的条件下反应,且能够使得反应完全,收率好,除此之外,本专利技术的原料和缩合剂均具有较为广泛的溶剂适应性,使得整个反应可以选择安全、便宜、易分离的溶剂,便于实现规模化生产。
[0023]作为优选的,缩合剂为式Iaa、式Iab、式Iba和式Ibb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物质的组合,
[0024][0025]其中,X为氯、溴、碘、四氟化硼和六氟磷酸中的一种。
[0026]进一步地,步骤S1所述缩合反应的具体步骤包括:将式III所示的胆酸类化合物、式IV所示的甘氨酸酯或其盐酸盐、式Ia或式Ib的缩合剂及碱性物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加入溶剂;在20-100℃下反应5~20h,制得式V所示的甘氨胆酸酯。
[0027]优选的,步骤S1的反应温度为40-70℃。
[0028]优选的,步骤S1的反应时间为6~12h。
[0029]优选的,步骤S1的反应时间为8~10h。
[0030]作为优选的,步骤S1中胆酸类化合物为鹅去氧胆酸、nor-鹅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和nor-熊去氧胆酸中的至少一种。
[0031]作为优选的,步骤S1中,所述胆酸类化合物、所述缩合剂和所述甘氨酸酯或其盐酸盐的摩尔比为1:1:1-1:6:6。
[0032]优选的,步骤S1中,所述胆酸类化合物、所述缩合剂和所述甘氨酸酯或其盐酸盐的摩尔比为1:2:2-1:4:4。
[0033]作为优选的,所述碱性物质为碳酸钾、叔丁醇钾、氢氧化钾、三乙胺、磷酸钾和N,N-二异丙基乙胺中的至少一种。
[0034]优选的,碱性物质为三乙胺、N,N-二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甘氨胆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式III所示的胆酸类化合物与式IV所示的甘氨酸酯或其盐酸盐在缩合剂的作用下发生缩合反应,生成式V所示的甘氨胆酸酯,其中,n=1或2,R3为甲基或乙基;所述缩合剂为式Ia和式Ib所示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物质的组合,其中,X为氯、溴、碘、四氟化硼和六氟磷酸中的一种;R1,R2各自独立地选自C
1-C4的烷基或者任意位置被一个或多个C
1-C4的烷基取代的苯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氨胆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合剂为式Iaa、式Iab、式Iba和式Ibb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物质的组合,其中,X为氯、溴、碘、四氟化硼和六氟磷酸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氨胆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缩合反应的具体步骤包括:将式III所示的胆酸类化合物,式IV所示的甘氨酸酯或其盐酸盐,式Ia或式Ib的缩合剂及碱性物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加入溶剂;在20-100℃下反应5~20h,制得式V所示的甘氨胆酸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甘氨胆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胆酸类化合物
为鹅去氧胆酸、nor-鹅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nor-熊去氧胆酸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启卫韩洁曾祥贵黄晴菲范挺曾凡琼罗媛朱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