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合物微孔膜、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合物微孔膜,尤其涉及一种原位生长普鲁士蓝的聚合物微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高效膜催化应用,属于聚合物微孔膜制备及膜催化
技术介绍
[0002]膜分离技术正逐渐发展为水处理技术的核心关键。目前逐渐走向成熟化的膜分离技术,大多是一种物理方法,即通过调控膜孔径大小,从而通过筛分机理去除水中的污染物。但是对于正日渐受到发展关注的有机污染分子、内分泌干扰素等分子量较小的有机污染物,传统的超滤技术无法实现对其的高效去除。而同时,该类有机污染物分子往往具有生物毒性,生物降解难度非常大。同时,倘若其进入末端净化过程,对净化末端的纳滤、反渗透等膜分离系将造成严重的膜污染。
[0003]研究表明,催化降解在处理污水中的有机染料分子、内分泌干扰素等小分子有机污染物时具有高效、无害等特性,正受到环境、材料、化学等各领域的广泛关注。催化降解过程的核心是高效催化剂的开发。金属材料因其具有自带的电子空穴结构,被广泛用于催化剂设计开发。普鲁士蓝是一种常见的六氰合铁酸盐,其不仅具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合物微孔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聚合物基膜,以及,分布于所述聚合物基膜的表面和/或内部的普鲁士蓝,所述聚合物基膜具有互穿网络双连续微孔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微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普鲁士蓝分布于所述互穿网络双连续微孔结构表面和/或所含孔洞内部;优选的,所述互穿网络双连续微孔结构的孔隙率为50~70%,平均孔径为50~300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微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基膜的材质包括聚偏氟乙烯、聚砜、聚醚砜、聚四氟乙烯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和/或,所述普鲁士蓝呈颗粒状,尺寸大小在1μm以下,优选为100~500nm;和/或,所述聚合物微孔膜中普鲁士蓝的含量为1~10wt%;和/或,所述聚合物基膜具有亲水性;优选的,所述聚合物基膜表面与水的接触角小于60
°
。4.一种聚合物微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具有互穿网络双连续微孔结构的聚合物基膜;对所述聚合物基膜进行改性处理,制得改性聚合物基膜;将所述改性聚合物基膜于普鲁士蓝前驱体溶液中浸渍5~60min,之后于40~80℃反应3~30h,获得聚合物微孔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基膜的材质包括聚偏氟乙烯、聚砜、聚醚砜、聚四氟乙烯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和/或,所述互穿网络双连续微孔结构的孔隙率为50~70%,平均孔径为50~300nm。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处理包括:将所述聚合物基膜浸渍于活性改性溶液中10~120min,之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海波,刘富,方齐乐,韩秋,李贵亮,李田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