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用便于折叠携带的脚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3289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用便于折叠携带的脚手架,包括载板、底板、顶板、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载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且底板设置在凹槽内,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卡接有第一轴承,且第一轴承内套接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的顶端可拆卸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螺杆,且螺杆螺纹连接在螺纹槽内;通过设置第一固定块和连接杆,下侧第一固定块移动时可以带动两个连接杆移动,从而可以带动上侧的第一固定块和两个连接杆移动调节位置,滑杆可以带动第二支撑板向下移动至地面,从而可以支撑住载板,避免在环境潮湿的情况下脚手架轮出现打滑的现象,有效避免因脚手架随意移动而出现工人受伤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用便于折叠携带的脚手架


[0001]本技术涉及脚手架领域,尤其是一种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用便于折叠携带的脚手架。

技术介绍

[0002]脚手架是建筑施工过程中工人所必须要用到的施工辅助工具,可提高工人和工具离开地面的位置,方便工人对建筑中较高的部位进行施工。
[0003]现有的脚手架形状是固定的,且其升高的高度也是固定的,因此人们在使用时非常的不便,当需要运输脚手架时,需要将脚手架的结构全部拆卸下来分批运输,费时费力,且有些脚手架虽然可以调节高度,但是需要工人站在地面调节,因此不易根据实际情况将高度调节至正合适的位置,为工人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用便于折叠携带的脚手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用便于折叠携带的脚手架,包括载板、底板、顶板、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载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且底板设置在凹槽内,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卡接有第一轴承,且第一轴承内套接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的顶端可拆卸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螺杆,且螺杆螺纹连接在螺纹槽内,且螺纹槽开设在第一转轴的上表面,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套管,且套管卡接在顶板的上表面,且固定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拧环,所述顶板和底板的相对面分别开设有第二滑槽和第一滑槽,且第二滑槽和第一滑槽内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和第一滑块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且第一固定块的正面通过第一销轴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也通过第一销轴与第二固定块的正面铰接,且两个第二固定块分别固定连接在顶板和底板的相对面,且两个连接杆交叉设置,且两个连接杆的相对面通过第二销轴铰接;
[0007]所述第一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且第一锥齿轮与两个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均位于底板上表面开设有容纳槽内,且两个第二锥齿轮前后对称设置,且两个第二锥齿轮相远离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轴承,且两个第二轴承分别卡接在容纳槽内壁的正面和背面,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且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啮合,所述第四锥齿轮与螺纹柱的左端固定连接,且螺纹柱位于第一滑槽内,且第一滑槽与容纳槽连通,所述螺纹柱的右端与第一滑槽内壁的右侧面转动连接,且螺纹柱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帽,且螺纹帽卡接在第一滑块的右侧面,所述载板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车轮,所述载板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卡接有两个滑套,且两个滑套前后对称设置,所述滑套内套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压板和第二支撑板,且第二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
接有第二硅胶垫。
[0008]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载板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侧板,且两个侧板相远离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把手,且两个侧板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卡块,且卡块卡接在底板外表面对应卡块位置开设的卡槽内,卡块卡在卡槽内能够固定住底板,可以有效避免底板自动脱落凹槽与载板分开。
[0009]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卡块位于底板外表面开设的限位孔内,所述卡块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卡块左右对称设置,所述侧板与底板的相对面通过两个第二弹簧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二弹簧左右对称,且两个第二弹簧位于两个卡块之间,第二弹簧能够让卡块紧致的卡在卡槽内。
[001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滑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套的下表面和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片,且两个第二定位片之间转动连接有L形板,且L形板的下表面与压板的上表面贴合,滑杆能够带动第二支撑板支撑住地面让载板无法移动,L形板能够固定住压板让滑杆无法移动,让第二支撑板可以始终支撑住地面。
[0011]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顶板的右侧面通过合页铰接有U形架,且U形架位于顶板上侧,所述U形架内设置有若干个踏杆,且踏杆的两端分别与U形架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且若干个踏杆从左往右均匀排列设置,所述踏杆的外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凸块,且凸块为橡胶材质;踏杆能够让工人踩着并安全登上顶板。
[0012]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U形架的正面和背面均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片,且两个第一固定片的上表面与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硅胶垫;第一支撑板能够很好的支撑住地面,避免U形架与地面接触时打滑而影响工人攀登顶板。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一固定块和连接杆,下侧第一固定块移动时可以带动两个连接杆移动,从而可以带动上侧的第一固定块和两个连接杆移动调节位置,使得两个连接杆可以稳定的支撑住顶板上下移动,调节顶板的位置,通过设置拧环、固定杆和第一转轴,可通过控制固定杆旋转,第一转轴旋转带动第一固定块移动,因此工人站在顶板上即可调节所处高度,高度调节准确合适且不需要工人在地面调节,为工人的使用提供了方便;通过设置滑杆和第二支撑板,滑杆可以带动第二支撑板向下移动至地面,从而可以支撑住载板,避免在环境潮湿的情况下脚手架轮出现打滑的现象,有效避免因脚手架随意移动而出现工人受伤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用便于折叠携带的脚手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用便于折叠携带的脚手架中底板和载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用便于折叠携带的脚手架中U形架和踏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用便于折叠携带的脚手架中固定杆和第一转轴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载板;2、底板;3、顶板;4、U形架;5、踏杆;6、凸块;7、第一硅胶垫;8、第一支撑板;9、合页;10、第一销轴;11、第一固定块;12、连接杆;13、第二销轴;14、第二固定块;15、固定杆;16、套管;17、第一转轴;18、第一轴承;19、把手;20、侧板;21、车轮;22、压板;23、滑套;24、滑杆;25、第一弹簧;26、第二硅胶垫;27、第二支撑板;28、L形板;29、第二锥齿轮;30、第二转轴;31、第三锥齿轮;32、第二轴承;33、第四锥齿轮;34、第一滑块;35、螺纹帽;36、螺纹柱;37、凹槽;38、第一锥齿轮;39、限位孔;40、卡块;41、第二弹簧;42、螺杆;43、螺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用便于折叠携带的脚手架,包括载板(1)、底板(2)、顶板(3)、第一固定块(11)和第二固定块(14),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37),且底板(2)设置在凹槽(37)内,所述底板(2)的上表面卡接有第一轴承(18),且第一轴承(18)内套接有第一转轴(17),且第一转轴(17)的顶端可拆卸连接有固定杆(15),所述固定杆(1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螺杆(42),且螺杆(42)螺纹连接在螺纹槽(43)内,且螺纹槽(43)开设在第一转轴(17)的上表面;所述固定杆(15)的外表面套接有套管(16),且套管(16)卡接在顶板(3)的上表面,且固定杆(1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拧环,所述顶板(3)和底板(2)的相对面分别开设有第二滑槽和第一滑槽,且第二滑槽和第一滑槽内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和第一滑块(34),所述第二滑块和第一滑块(34)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11),且第一固定块(11)的正面通过第一销轴(10)铰接有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的另一端也通过第一销轴(10)与第二固定块(14)的正面铰接,且两个第二固定块(14)分别固定连接在顶板(3)和底板(2)的相对面,且两个连接杆(12)交叉设置,且两个连接杆(12)的相对面通过第二销轴(13)铰接;所述第一转轴(1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38),且第一锥齿轮(38)与两个第二锥齿轮(29)啮合,所述第一锥齿轮(38)和第二锥齿轮(29)均位于底板(2)上表面开设有容纳槽内,且两个第二锥齿轮(29)前后对称设置,且两个第二锥齿轮(29)相远离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30),所述第二转轴(30)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轴承(32),且两个第二轴承(32)分别卡接在容纳槽内壁的正面和背面,所述第二转轴(3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31),且第三锥齿轮(31)与第四锥齿轮(33)啮合,所述第四锥齿轮(33)与螺纹柱(36)的左端固定连接,且螺纹柱(36)位于第一滑槽内,且第一滑槽与容纳槽连通,所述螺纹柱(36)的右端与第一滑槽内壁的右侧面转动连接,且螺纹柱(36)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帽(35),且螺纹帽(35)卡接在第一滑块(34)的右侧面,所述载板(1)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车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康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集鑫广汇科技商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