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流监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3282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雷电流监测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罗线圈、雷电流采集电路、MCU单元和通信单元;所述雷电流采集电路包括正极电路和负极电路;所述正极电路通过连接器CON2与所述罗线圈连接,将从所述罗线圈入侵的第一雷电信号传输至所述MCU单元;所述负极电路通过连接器CON2与所述罗线圈连接,将从所述罗线圈入侵的第二雷电信号传输至所述MCU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雷电流监测电路,通过雷电采集电路采集峰值电流,经过MCU单元数据处理后传输至显示屏,并通过通信单元将数据上传和储存,可以实时监测防雷装置被雷电入侵的情况,减少人工检查时间,提高监测效率。提高监测效率。提高监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雷电流监测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防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雷电流监测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雷电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它的活动会造成人员伤亡、电力中断、酿成火灾、击毁电子设备和通讯设备,引发航空航天事故和森林火灾,其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难以估计,雷电流、浪涌监测是防雷技术的重要部分。雷电监测设备一般安装在比较偏僻的位置,需要定期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目前采取人工巡查的方式对设备进行监测,但此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财力,检查周期长;并且防雷设备受雷电入侵的机率较低,监测效率低,不能及时发现故障设备,往往是设备已经受雷击一段时间过后才被发现,工作具有滞后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雷电流监测电路,以解决现有的防雷装置因位置偏僻,维护困难而导致难以及时了解防雷装置被雷电入侵情况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雷电流监测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罗线圈、雷电流采集电路、MCU单元和通信单元;
[0005]所述雷电流采集电路包括正极电路和负极电路;所述正极电路通过连接器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雷电流监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罗线圈、雷电流采集电路、MCU单元和通信单元;所述雷电流采集电路包括正极电路和负极电路;所述正极电路通过连接器CON2与所述罗线圈连接,将从所述罗线圈入侵的第一雷电信号传输至所述MCU单元;所述负极电路通过连接器CON2与所述罗线圈连接,将从所述罗线圈入侵的第二雷电信号传输至所述MCU单元;所述MCU单元通过数模转换器ADC1和ADC2将所述雷电流采集电路输出所述第一雷电信号和第二雷电信号通过所述通信单元传给目标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电流监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正分压电路、正源峰值保持电路和比较器U1C;所述正源峰值保持电路通过所述比较器U1C同相输入端与所述MCU单元相连,并与所述MCU单元的模数转换器ADC1连接,输出所述第一雷电信号至所述MCU单元;所述比较器U1C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04接地,并通过电阻R03与电源VCC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雷电流监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源峰值保持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运算放大器U1A、二极管D01和运算放大器U1B,其中,所述运算放大器U1A同相输入端与所述分压电路相连;所述运算放大器U1A反相输入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U1B反相输入端和所述模数转换器ADC1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1B输出端与所述模数转换器ADC1连接;所述正源峰值保持电路还包括设置在二极管D01输出端和运算放大器U1B同相输入端之间的电容C01;所述MCU单元通过模拟开关S1控制电容C0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雷电流监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分压电路包括电阻R01、电阻R02和电压保护单元TVS;所述电阻R01设置在连接器CON2与所述运算放大器U1A同相输入端之间;所述电阻R02和所述电压保护单元TVS设置在所述电阻R01与所述运算放大器U1A同相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庭炎杨川林夏玫袁明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远征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