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泵的径向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2981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齿轮泵的径向连接结构,包括:齿轮泵,其包括泵体,设于泵体内部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设于泵体外壁的压油口、吸油口和两个内凹孔,两个内凹孔设于从动齿轮的两侧并分别与压油口和吸油口连通,任一内凹孔沿从动齿轮的径向设置;流道块,其设置在齿轮泵的外侧并与两个内凹孔连通,包括:壳体,其与泵体的外壁配合连接;流道,其设置在壳体内部,流道的两端伸出壳体并分别伸入两个内凹孔的内部,流道的端部外壁与内凹孔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环形的空腔;两个密封圈,其分别设置在环形的空腔内,并能密封空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沿齿轮的径向设置流道连接点,对齿轮泵与流道连接处进行径向密封,有效提高了密封可靠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齿轮泵的径向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齿轮泵密封结构设计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齿轮泵的径向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齿轮泵通过两个齿轮在密闭空间内相互啮合旋转来实现流体的吸入与排出,在流体循环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因流体损失造成的齿轮泵工作异常、无法工作等问题,因此,齿轮泵与流道处的密封连接至关重要。
[0003]目前,在齿轮泵及其应用系统的结构设计中,对齿轮泵与流道的连接多采用轴向密封的连接方式,该密封连接方式在安装时对安装面的光洁度和平面度要求较高,且在系统运行过程电机运行产生的振动,对轴向密封结构存在较大的影响,容易造成密封失效,流体泄露;基于上述问题,需要优化齿轮泵与其连接部分的结构,降低对密封连接安装面的要求同时提高密封效果和系统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齿轮泵的径向连接结构,通过沿齿轮的径向设置流道连接点,对齿轮泵与流道连接处进行径向密封,有效提高了密封可靠性。
[0005]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齿轮泵的径向连接结构,包括:
[0006]齿轮泵,其包括泵体,设于泵体内部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设于泵体外壁的压油口、吸油口和两个内凹孔,所述两个内凹孔设于所述从动齿轮的两侧并分别与所述压油口和吸油口连通,任一内凹孔沿所述从动齿轮的径向设置;
[0007]流道块,其设置在所述齿轮泵的外侧并与所述两个内凹孔连通,包括:壳体,其与所述泵体的外壁配合连接;流道,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流道的两端伸出所述壳体并分别伸入所述两个内凹孔的内部,所述流道的端部外壁与所述内凹孔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环形的空腔;
[0008]两个密封圈,其分别设置在所述环形的空腔内,并能密封所述空腔。
[0009]优选的是,所述齿轮泵的径向连接结构,还包括两个衬套,其分别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密封圈的外侧,任一衬套沿所述空腔的周向设置并与其所述内凹孔的侧壁连接,所述衬套的内壁与所述密封圈接触。
[0010]优选的是,所述齿轮泵的径向连接结构,所述衬套为石墨烯衬套或硅橡胶衬套。
[0011]优选的是,所述齿轮泵的径向连接结构,还包括两个支撑架,其分别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密封圈的下方,任一支撑架为环状结构并沿所述空腔的周向设置,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内凹孔的内壁连接,另一端悬空并不与所述流道的端部外壁接触;多个弹簧,其沿所述支撑架的周向间隔设置,任一弹簧设于所述支撑架和所述密封圈之间并与所述支撑架连接。
[0012]优选的是,所述齿轮泵的径向连接结构,任一弹簧的自由长度大于所述支撑架的和所述密封圈的间距。
[0013]优选的是,所述齿轮泵的径向连接结构,所述压油口和所述吸油口设于所述泵体的表面,所述两个内凹孔设于所述泵体的底面,并与所述压油口和所述吸油口相对设置。
[0014]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5]1、采用径向密封的连接方式,密封圈的密封平面与齿轮旋转平面垂直,使密封更加稳定可靠,减小密封失效的风险;
[0016]2、通过在密封圈外侧设置衬套,能够更快的将密封圈处的热量传导至外侧齿轮泵的泵体上进行散热,避免密封圈长期处于高温状态导致密封圈氧化、破损等密封失效问题;
[0017]3、通过在密封圈下方设置弹簧与支撑架的组合结构,在对密封圈进行限位的同时起到减振的效果,可防止齿轮泵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导致密封圈偏离轴心的密封错位失效问题,并通过弹性支撑结构在保证压缩率的条件下缓解密封圈一侧的压力,防止压缩过量导致密封圈破损、使用寿命短等问题。
[0018]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齿轮泵的径向连接结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齿轮泵的径向连接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齿轮泵的径向连接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齿轮泵与所述流道块的连接结构的正视图;
[0023]图5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齿轮泵与所述流道块的连接结构的俯视图;
[0024]图6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齿轮泵的径向连接结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26]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如图1-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齿轮泵的径向连接结构,包括:
[0028]齿轮泵1,其包括泵体11,设于泵体内部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设于泵体外壁的压油口、吸油口和两个内凹孔12,所述两个内凹孔12设于所述从动齿轮的两侧并分别与所述压油口和吸油口连通,任一内凹孔12沿所述从动齿轮的径向设置;
[0029]流道块2,其设置在所述齿轮泵1的外侧并与所述两个内凹孔12连通,包括:壳体21,其与所述泵体11的外壁配合连接;流道22,其设置在所述壳体21内部,所述流道22的两
端伸出所述壳体21并分别伸入所述两个内凹孔12的内部,所述流道22的端部外壁与所述内凹孔12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环形的空腔;
[0030]两个密封圈3,其分别设置在所述环形的空腔内,并能密封所述空腔。
[003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动齿轮与冲动齿轮在泵体11的内部上下对称设置,并在泵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压油腔和吸油腔,所述压油口和吸油口分别设置在所述压油腔和吸油腔的底部并与所述流道的两端连通。流道22内埋设有流体管路,其包括设于所述流道两端的进油管24和出油管23,以及连通所述进油管和出油管的中间管,流道22通过进油管24与压油口配合连通,通过出油管23与吸油口配合连通。内凹孔12的直径大于吸油口和压油口的直径。
[0032]流体的循环方式如下:位于压油腔内的流体在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不断啮合下受挤压通过压油口排出进入进油管中,经中间管进入出油管中,通过吸油口进入吸油腔,并在吸油腔中受到齿轮的啮合作用被压入压油腔,反复循环。
[0033]本技术的进油管与出油管沿齿轮的径向设置,与电机轴的旋转方向垂直,可有效减小电机运行产生的振动对密封圈的影响,使密封结构更加稳定可靠;另外,流道的两端伸入齿轮泵的泵体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轮泵的径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齿轮泵,其包括泵体,设于泵体内部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设于泵体外壁的压油口、吸油口和两个内凹孔,所述两个内凹孔设于所述从动齿轮的两侧并分别与所述压油口和吸油口连通,任一内凹孔沿所述从动齿轮的径向设置;流道块,其设置在所述齿轮泵的外侧并与所述两个内凹孔连通,包括:壳体,其与所述泵体的外壁配合连接;流道,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流道的两端伸出所述壳体并分别伸入所述两个内凹孔的内部,所述流道的端部外壁与所述内凹孔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环形的空腔;两个密封圈,其分别设置在所述环形的空腔内,并能密封所述空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泵的径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衬套,其分别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密封圈的外侧,任一衬套沿所述空腔的周向设置并与其所述内凹孔的侧壁连接,所述衬套的内壁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平曹友国胡广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洛特福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