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底部防雷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28297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车辆防雷底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底部防雷板,其包括底部的车体钢板,所述车体钢板的下面设置有第一封装层,所述第一封装层的下面设置有第一吸能缓冲层,所述第一吸能缓冲层的下面设置有第一铝板层,所述第一铝板层的下面设置有第二吸能缓冲层,所述第二吸能缓冲层的下面设置有第二铝板层,所述第二铝板层的下面设置有聚乙烯复合层,所述聚乙烯复合层的下面设置有第二封装层,所述第二铝板层的侧沿设置有连接端,所述第二封装层上设置有接缝加强板;其重量轻防雷性好、装卸便捷、机动性强。机动性强。机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底部防雷板


[0001]本技术属于车辆防雷底板
,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底部防雷板。

技术介绍

[0002]地雷和简易爆炸装置由于价格低廉、便于装备,而且能有效地破坏敌方轻型装甲,已成为现代区域控制伏击作战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武器之一。以装甲车辆底部为重点打击目标的反坦克地雷和简易爆炸物成为严重威胁现代装甲车辆生存的重要武器。
[0003]传统装甲车辆底部采用一定厚度的装甲钢进行防护,虽然可以保障车内人员的人身安全,但由于传统车辆底部防护大多为钢铁材质、面密度高达250kg/m2,装甲钢防雷组件重量大,导致整车重量增大过多,增加了车辆的负重,降低车辆机动性能。
[0004]传统车辆底部防雷组件的主要技术缺点:
[0005]1)使用装甲钢材料制作防雷组件重量大;
[0006]2)爆炸后车体变形量大;
[0007]3)因钢制防雷组件重量大拆装便捷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车辆底部防雷板。
[0009]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10]一种车辆底部防雷板,其包括:底部的车体钢板,所述车体钢板的下面设置有第一封装层,所述第一封装层的下面设置有第一吸能缓冲层,所述第一吸能缓冲层的下面设置有第一铝板层,所述第一铝板层的下面设置有第二吸能缓冲层,所述第二吸能缓冲层的下面设置有第二铝板层,所述第二铝板层的下面设置有聚乙烯复合层,所述聚乙烯复合层的下面设置有第二封装层,所述第二铝板层的侧沿设置有连接端,所述第二封装层上设置有接缝加强板。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封装层与第二封装层为聚脲涂层,所述第一吸能缓冲层以及第二吸能缓冲层为气凝胶,所述聚乙烯复合层为聚乙烯板。
[0012]优选的,所述车体钢板为8毫米,所述第一封装层为2毫米,所述第一吸能缓冲层为20毫米,所述第一铝板层为15毫米,所述第二吸能缓冲层为24毫米,所述第二铝板层为20毫米,所述聚乙烯复合层为20毫米,所述第二封装层为5毫米。
[0013]优选的,所述车体钢板为8毫米,所述第一封装层为2毫米,所述第一吸能缓冲层为25毫米,所述第一铝板层为20毫米,所述第二吸能缓冲层为30毫米,所述第二铝板层为25毫米,所述聚乙烯复合层为30毫米,所述第二封装层为5毫米。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封装层、所述第一吸能缓冲层、所述第一铝板层、第二吸能缓冲层、第二铝板层、聚乙烯复合层之间均通过聚氨酯胶粘剂粘接。
[0015]优选的,所述接缝加强板通过螺钉由下至上穿过第二封装层至所述车体钢板之间各层的厚度固定在所述第二封装层上。
[0016]进一步的,所述接缝加强板至少两个固定在所述第二封装层上,所述连接端与所述第二铝板层为一体结构。
[0017]本技术的积极效果为:
[0018]1)使用多种高性能缓冲吸能材料通过复合工艺制得的防雷底重量轻;
[0019]2)爆炸后车体变形量小且车底板无透过性裂纹;
[0020]3)拆装便捷性提升,在3名乘员采用扳手、千斤顶等简易工具的条件下,底部防护组件拆装更换总时间不大于2小时。
[0021]与装甲钢材料的底部防护组件相比,在防护等级相同的情况下,采用多种轻质材料复合而成的底部防护组件重量更轻、更具轻量化,安装更便捷,机动性能更好。
附图说明
[0022]现拟参照下列直观的附图结合某些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加以描述。须强调的是,图文描述系让本专业技术人员清楚本技术的若干形式如何可付之实施,而并不局限于提出的具体附图。
[002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截面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车体钢板(1),第一封装层(2),第一吸能缓冲层(3),第一铝板层(4),第二吸能缓冲层(5),第二铝板层(6),聚乙烯复合层(7),第二封装层(8),连接端(9),接缝加强板(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该车辆底部防雷板包括车体钢板1,车体钢板的下面设置有第一封装层2,第一封装层的下面设置有第一吸能缓冲层3,第一吸能缓冲层的下面设置有第一铝板层4,第一铝板层的下面设置有第二吸能缓冲层5,第二吸能缓冲层的下面设置有第二铝板层6,第二铝板层的下面设置有聚乙烯复合层7,聚乙烯复合层的下面设置有第二封装层8,第二铝板层的侧沿设置有连接端9,第二封装层上设置有接缝加强板10。
[0028]第一封装层2与第二封装层8为聚脲涂层,第一吸能缓冲层3以及第二吸能缓冲层5为气凝胶,聚乙烯复合层7为聚乙烯板。
[0029]其中,车体钢板1的厚度为8毫米,第一封装层2的厚度为2毫米,第一吸能缓冲层3的厚度为20毫米,第一铝板层4的厚度为15毫米,第二吸能缓冲层5的厚度为24毫米,第二铝板层6的厚度为20毫米,聚乙烯复合层7的厚度为20毫米,第二封装层8的厚度为5毫米。
[0030]第一封装层2、第一吸能缓冲层3、第一铝板层4、第二吸能缓冲层5、第二铝板层6、聚乙烯复合层7之间依次通过聚氨酯胶粘剂粘接。
[0031]接缝加强板10通过螺钉由下至上依次穿过第二封装层8至车体钢板1之间各层的厚度固定在第二封装层8上。
[0032]如图1和图3所示,接缝加强板10为六个,其分别设置在第二封装层8两侧的宽度边沿上,以及设置在长度方向上相对的连接端9之间固定,连接端9与第二铝板层6为一体结构,连接端9根据安装的位置进行折弯,连接端9端头部位设置有垫片,端头部位还开设有螺
钉孔。
[0033]本实施例中采用多种材料复合而成,其中第一层铝板边缘设计有折弯的连接端9,车辆的车体底部上焊接有连接附座,再采用高强度螺栓将本技术中的连接端9与车体上的连接附座进行安装固定,如图3所示,在第二封装层8上增加5mm接缝加强板10进行加强固定防护,本实施例在整体上满足北约STANAG 4569-2级标准,其车底中央和每个车轮均可防6公斤装药的反坦克地雷。
[0034]由迎爆面即第二封装层至车体结构即车体钢板的多层防护,其面密度不大于150kg/m2(含连接件),可防御6kgTNT当量爆破型地雷于底部任意位置爆炸,爆炸后车体变形量小于90mm,车底板无透过性裂纹,同时降低车内人员损伤,提升车辆整体机动性。
[0035]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相比其区别在于,车体钢板为8毫米,第一封装层为2毫米,第一吸能缓冲层为25毫米,第一铝板层为20毫米,第二吸能缓冲层为30毫米,第二铝板层为25毫米,聚乙烯复合层为30毫米,第二封装层为5毫米。
[0036]本实施例其面密度不大于230kg/m2(含连接件),可防御8kgTNT当量爆破型地雷于底部任意位置爆炸,爆炸后车体变形量小于90mm,车底板无透过性裂纹;此低面密度防雷底板,不仅提升了车辆整体机动性,又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底部防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的车体钢板(1),所述车体钢板的下面设置有第一封装层(2),所述第一封装层的下面设置有第一吸能缓冲层(3),所述第一吸能缓冲层的下面设置有第一铝板层(4),所述第一铝板层的下面设置有第二吸能缓冲层(5),所述第二吸能缓冲层的下面设置有第二铝板层(6),所述第二铝板层的下面设置有聚乙烯复合层(7),所述聚乙烯复合层的下面设置有第二封装层(8),所述第二铝板层的侧沿设置有连接端(9),所述第二封装层上设置有接缝加强板(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底部防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装层(2)与第二封装层(8)为聚脲涂层,所述第一吸能缓冲层(3)以及第二吸能缓冲层(5)为气凝胶,所述聚乙烯复合层(7)为聚乙烯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底部防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钢板(1)为8毫米,所述第一封装层(2)为2毫米,所述第一吸能缓冲层(3)为20毫米,所述第一铝板层(4)为15毫米,所述第二吸能缓冲层(5)为24毫米,所述第二铝板层(6)为20毫米,所述聚乙烯复合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宋喜俊王建军杨阳郭晓燕李晓艳吕俊徐东高文广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北方嘉瑞防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