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预制混凝土排水管平基预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2801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预制混凝土排水管平基预埋装置,属于市政道路施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混凝土管涵平基,所述的混凝土管涵平基的表面间隔设置有八字预埋件,八字预埋件设有两组并在混凝土管涵平基的表面对立设置,八字预埋件的表面开设有预埋件孔眼,八字预埋件的底侧与混凝土管涵平基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保证了管涵在吊装过程的安放方便,也更有利于管涵的平顺度得到了保障,易于人工操作,同时满足排水需求,通过预埋件的使用,在吊装过程中,每节混凝土管不需要人工进行控制摆放的位置,也避免造成太大误差,各节混凝土管口安装操作简便,不易造成错缝现象,有效避免现场吊车的工效浪费。有效避免现场吊车的工效浪费。有效避免现场吊车的工效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道路预制混凝土排水管平基预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市政道路建设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市政道路预制混凝土排水管平基预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钢筋混凝土管涵在市政道路上使用非常广泛,主要起排水的作用,根据混凝土排水管的标准要求,采用不同直径的管涵进行排水,因其耐久性能,所以被市政工程所青睐。这种钢筋混凝土管因重量及管径的不同,现场施工流程较简单,但各工艺过程质量难于控制。
[0003]钢筋混凝土管涵现场施工流程主要为:测量放样-沟槽开挖(深基坑要做好支护)-地基找平处理(平基)-管涵吊装定位-支护模板-管座浇筑-接口处理-闭水试验-分层回填-地面恢复。一般直径小于40cm的管涵不需要进行管座的施工。目前施工单位现场多采用80~240cm管涵进行排水,故要采用管座来固定管涵,以此保证管涵的平顺度及稳固性,但在施工的过程中,现场多因为管涵的吊装就位问题造成窝工现象的发生,同时因其基础施工过程中标高的控制随着曲线的弯曲不能有效的控制,管涵独特的顺直性使曲线存在弯点,这点避端从而造成了管涵施工过程的顺直度控制困难,质量存在一定的隐患,在施工完毕后,造成质量隐患。多数质量问题发生在管节接口位置,维修时需开挖地面,封闭交通,给维修带来巨大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市政道路预制混凝土排水管平基预埋装置,本技术不仅保证了管涵在吊装过程的安放方便,也便管涵的平顺度得到了保障,易于人工操作,各节混凝土管口安装更加简便操作,不易造成错缝现象。
[0006]2.技术方案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8]本技术的一种市政道路预制混凝土排水管平基预埋装置,包括混凝土管涵平基,所述的混凝土管涵平基的表面间隔设置有八字预埋件,八字预埋件设有两组并在混凝土管涵平基的表面对立设置,八字预埋件的表面开设有预埋件孔眼,八字预埋件的底侧与混凝土管涵平基固定。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的混凝土管涵平基底部平整,混凝土管涵平基整体保持水平。
[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八字预埋件的底部平整,八字预埋件的上表面为圆弧形,八字预埋件的上表面圆弧与管涵的断面角度相匹配。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的混凝土管涵平基由混凝土浇筑而成,混凝土初凝时,八字预埋件安装在混凝土管涵平基上部,八字预埋件的圆弧底部与混凝土管涵平基的混凝土面持平。
[0012]3.有益效果
[0013]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不仅保证了管涵在吊装过程的安放方便,也使管涵的平顺度得到了保障,易于人工操作,通过预埋装置在预埋时,地面进行测量标高,将预埋件所埋位置标高符合图纸要求,同时满足排水需求,通过预埋件的使用,在吊装过程中,每节混凝土管不需要人工进行控制摆放的位置,也避免造成太大误差,从而保证了线型的平顺,接口更容易安装,各节混凝土管口安装更加简便操作,不易造成错缝现象,有效避免造成现场吊车的工效浪费。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混凝土管涵平基;2、八字预埋件;3、预埋件孔眼。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18]实施例1
[0019]从图1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一种市政道路预制混凝土排水管平基预埋装置,包括混凝土管涵平基1,混凝土管涵平基1的表面间隔设置有八字预埋件2,八字预埋件2设有两组并在混凝土管涵平基1的表面对立设置,八字预埋件2的表面开设有预埋件孔眼3,八字预埋件2的底侧与混凝土管涵平基1固定。
[0020]混凝土管涵平基1底部平整,混凝土管涵平基1整体保持水平,八字预埋件2的底部平整,八字预埋件2的上表面为圆弧形,八字预埋件2的上表面圆弧与管涵的断面角度相匹配。
[0021]混凝土管涵平基1由混凝土浇筑而成,混凝土初凝时,八字预埋件2安装在混凝土管涵平基1上部,八字预埋件2的圆弧底部与混凝土管涵平基1的混凝土面持平。
[0022]八字预埋件2采用厚度为10cm~15cm、长为60cm,高40cm为钢板制作,其外侧加工一深5cm的预埋件孔眼3,直径为3cm,根据管节的弧度制作内弧,预埋在混凝土管涵平基1的表面,根据管节的长度,每节中安置一个,主要在基础混凝土浇筑时安装,其上设置有圆形孔洞,要预留作用为采用临时支撑使用,以避免其破坏。
[0023]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0024]步骤一:基底整平;
[0025]步骤二:浇筑垫层混凝土形成混凝土管涵平基1;
[0026]步骤三:根据管涵的断面角度,确定八字预埋件2的八字弧度,进行加工制作;
[0027]步骤四:制作好后,根据混凝土管涵平基1的分次浇筑的时间,在混凝土初凝前将预埋件安装其上,安装过程中,地面由测量人员提前进行放样标好每节节中位置,放置时,时时调整标高,做到标高准备无误;八字预埋件2的圆弧底部与混凝土管涵平基1的混凝土面持平,标高不符合要求时,现场混凝土找平,以保证管涵下部密实。
[0028]步骤五:等混凝土强度达到80%以上时,吊装管节,每个管节直接卡到八字预埋件2处即可。
[0029]本技术不仅保证了管涵在吊装过程的安放方便,也便管涵的平顺度得到了保
障,易于人工操作,通过预埋装置在预埋时,地面进行测量标高,将预埋件所埋位置标高符合图纸要求,同时满足排水需求,通过预埋件的使用,在吊装过程中,每节混凝土管不需要人工进行控制摆放的位置,也避免造成太大误差,从而保证了线型的平顺,接口更容易安装,各节混凝土管口安装更加简便操作,不易造成错缝现象,有效避免造成现场吊车的工效浪费。
[0030]以上示意性的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道路预制混凝土排水管平基预埋装置,包括混凝土管涵平基(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管涵平基(1)的表面间隔设置有八字预埋件(2),八字预埋件(2)设有两组并在混凝土管涵平基(1)的表面对立设置,八字预埋件(2)的表面开设有预埋件孔眼(3),八字预埋件(2)的底侧与混凝土管涵平基(1)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预制混凝土排水管平基预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管涵平基(1)底部平整,混凝土管涵平基(1)整体保持水平。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玲玲谢兰敏宋文利史纪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