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管理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2775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源管理电路,连接在笔记本电脑的电源适配器与系统端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压输入端,所述电压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电源适配器提供的第一电压;电压输出端,所述电压输出端连接至负载供电端;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连接在所述电压输入端和所述电压输出端之间,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压的电压值控制电压输出端输出第一电压或输出通过所述第一电压转化的所述第二电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加入控制电路,解决了当笔记本电脑系统端阻抗过低时,重新接电引起系统端元件损毁的问题,实现了异常元件不会因为多次上电而造成二次损伤的效果。成二次损伤的效果。成二次损伤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管理电路


[0001]本申请涉及笔记本电路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源管理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笔记本电脑为追求性能造成系统的功耗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系统内部温度也越来越高。很多电子元件会长时间工作在高温的环境下,因而它们的使用寿命也会有所降低。元器件发生损毁后,通常会触发系统相应的保护线路,例如过电流保护或者过电压保护,造成系统的异常关机,此时如果系统内部没有大电流回路,那么即使重新接上电源适配器通常也不会造成系统的二次损伤。但是如果烧毁的元器件是低阻抗状态且与大地构成电流回路,或者烧毁的元器件使保护线路失效,此时接上电源适配器后,系统负载供电端就会存在异常大电流,长时间后会造成笔记本机台局部过热,进而发生PCB熔毁,无法修复。如果发生在无人发现的室内甚至会引发火灾,对人生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0003]针对此问题,笔记本电脑设计厂商在产品研发阶段,除了使用芯片自带的保护功能,还会设计一些额外的保护线路,例如增加温度传感器,放置在几个比较关键位置,当局部温度过高时触发温度保护,进行自动关机动作。
[0004]此种设计方案成本较高,而且如果发生损毁的位置附近没有温度传感器或者发生损毁的器件会导致温度传感器无法正常工作,都会导致保护措施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源管理电路,以实现笔记本电脑中异常元件不会因为多次上电而造成二次损伤的效果。
[000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管理电路,连接在笔记本电脑的电源适配器与负载供电端之间,包括:
[0007]电压输入端,所述电压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电源适配器输入的第一电压;
[0008]电压输出端,所述电压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二电压到所述负载供电端;
[0009]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连接在所述电压输入端和所述电压输出端之间,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压的电压值控制电压输出端是否输出所述第一电压转化的第二电压;
[0010]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电压输入端、所述电压输出端和所述控制电路连接,用于当所述负载供电端阻抗过低时,切断输出到所述负载供电端的所述第二电压。
[0011]可选的,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开关控制电路,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负载开关K1、电阻R1、电阻R2和电阻R3,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压输入端,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压输入端,所述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负载开关K1。
[0012]可选的,所述控制电路包括芯片控制电路和第一开关电路,所述芯片控制电路与所述电压输入端和所述第一开关电路连接,用于产生开关控制信号;所述第一开关电路连接在所述电压输入端和所述电压输出端之间,用于根据所述开关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电
压转化为所述第二电压。
[0013]可选的,所述芯片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1

、电阻R2

、电阻R3

和芯片U1,所述电阻R1

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压输入端,所述电阻R1

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2

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2

的第二端接地,所述芯片U1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1

的第二端,所述芯片U1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3

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3

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开关电路。
[0014]可选的,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MOS管Q1、MOS管Q2和电阻R11,所述MOS管Q1的漏极连接到所述电压输入端,所述MOS管Q1的栅极连接到所述芯片控制电路,所述MOS管Q1的源极连接到所述MOS管Q2的源极,所述 MOS管Q2的栅极连接到所述芯片控制电路,所述MOS管Q2的漏极连接到所述电阻R11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1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压输出端。
[0015]可选的,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阻抗电路,所述阻抗电路连接在所述电压输入端和电压输出端之间,用于在所述负载供电端阻抗过低时产生较大阻值,根据所述较大阻值限制输出到所述负载供电端的所述第二电压。
[0016]可选的,所述阻抗电路包括电阻R6、电阻R9、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所述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压输入端,所述电阻R6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到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到所述电压输出端,所述电阻R9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压输入端,所述电阻R9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
[0017]可选的,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开关电路,所述第二开关电路与所述阻抗电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阻抗电路是否工作。
[0018]可选的,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包括电阻R4、电阻R5、电阻R7、电阻R8、电阻R10、电容C1、MOS管Q3和MOS管Q4,所述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控制电路,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5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5 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所述电容 C1的第二端接地,所述MOS管Q3的栅极连接到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所述 MOS管Q3的漏极连接到所述电阻R7的第二端,所述MOS管Q3的源极接地,所述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压输入端,所述电阻R8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7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8的第二端接地,所述MOS管Q4的栅极连接到所述电阻R7的第二端,所述MOS管Q4的漏极连接到所述电阻R10的第二端,所述MOS管Q4的源极接地,所述电阻R10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9 的第二端。
[0019]可选的,所述电压输入端包括电压输入端V1、电压输入端V2和电压输入端V3,所述电压输入端V1、电压输入端V2和电压输入端V3与所述电源适配器连接,用于输出第一电压;所述电压输出端包括电压输出端V4,所述电压输出端V4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用于输出所述第二电压到所述负载供电端。
[002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管理电路,通过加入包括了多个电阻和 MOS管的控制电路,解决了笔记本电脑负载供电端阻抗过低时,重新通电会引起负载供电端元件损毁的问题。由于增加了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源管理系统,当负载供电端的阻抗异常时,元件不会因为多次上电而造成二次损伤,有效的保护了系统。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管理电路的模块连接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电源管理电路的电路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一种电源管理电路的电路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中一种电源管理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管理电路,连接在电源适配器输出端与负载供电端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压输入端,所述电压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电源适配器提供的第一电压;电压输出端,所述电压输出端连接至负载供电端;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连接在所述电压输入端和所述电压输出端之间,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压的电压值控制电压输出端输出第一电压或输出通过所述第一电压转化的第二电压。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电源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开关控制电路,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负载开关K1、电阻R1、电阻R2和电阻R3,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压输入端,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压输入端,所述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负载开关K1。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电源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芯片控制电路和第一开关电路,所述芯片控制电路与所述电压输入端和所述第一开关电路连接,用于产生开关控制信号;所述第一开关电路连接在所述电压输入端和所述电压输出端之间,用于根据所述开关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电压转化为所述第二电压。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电源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1

、电阻R2

、电阻R3

和芯片U1,所述电阻R1

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压输入端,所述电阻R1

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2

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2

的第二端接地,所述芯片U1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1

的第二端,所述芯片U1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3

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3

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开关电路。5.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电源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MOS管Q1、MOS管Q2和电阻R11,所述MOS管Q1的漏极连接到所述电压输入端,所述MOS管Q1的栅极连接到所述芯片控制电路,所述MOS管Q1的源极连接到所述MOS管Q2的源极,所述MOS管Q2的栅极连接到所述芯片控制电路,所述MOS管Q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闻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