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牙耳机充电舱的壳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2758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蓝牙耳机配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蓝牙耳机充电舱的壳体结构,包括上盖体、下盒体以及内衬板,内衬板设有第一耳塞槽、第二耳塞槽、第一把柄槽和第二把柄槽,第一耳塞槽和第二耳塞槽延伸至下盒体的底部,第一把柄槽和第二把柄槽与下盒体的底部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控制组件的空腔,内衬板设有用于固定控制组件的连接支柱。在内衬板的两端设置用于放置耳机的耳塞部位的第一耳塞槽和第二耳塞槽,并延伸到所述下盒体的底部,将控制组件设置在空腔内,充分利用了下盒体的整体内部空间,达到缩小整体体积的目的,控制组件先固定在连接支柱上,再将内衬板安装在下盒体上,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了装配效率。了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蓝牙耳机充电舱的壳体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蓝牙耳机配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蓝牙耳机充电舱的壳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蓝牙耳机采用无线传输,免去了数据线的牵绊,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目前大部分的蓝牙耳机是使用内置的充电电池作为电源,为保证蓝牙耳机的正常使用,会为蓝牙耳机配备充电舱进行充电。
[0003]充电舱一方面可以为蓝牙耳机提供充电,另一方面又可以收纳蓝牙耳机。在充电过程中,将蓝牙耳机的把柄与控制板的弹簧针相接触,实现为蓝牙耳机充电。现有的充电舱为了容纳控制板组件,需要扩大充电舱的安装空间,导致整个壳体的体积较大,而且在装配过程中,控制板的弹簧针不容易与放置蓝牙耳机的槽位相配合,影响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紧凑且装配方便的蓝牙耳机充电舱的壳体结构。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蓝牙耳机充电舱的壳体结构,包括上盖体、下盒体以及内衬板,所述内衬板设于所述下盒体上,所述上盖体与所述内衬板相盖合,
[0006]所述内衬板设有第一耳塞槽、第二耳塞槽、与所述第一耳塞槽相通的第一把柄槽以及与第二耳塞槽相通的第二把柄槽,所述第一耳塞槽位于所述内衬板的一端,所述第二耳塞槽位于所述内衬板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一耳塞槽和所述第二耳塞槽延伸至所述下盒体的底部,所述第一把柄槽和所述第二把柄槽位于所述内衬板的中间位置,以使所述第一把柄槽和所述第二把柄槽与所述下盒体的底部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控制组件的空腔,所述内衬板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控制组件的连接支柱。
[000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衬板设有若干条第一定位支柱,所述下盒体设有若干条第二定位支柱,所述第一定位支柱与所述第二定位支柱相连接。
[000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定位支柱的数量为四条,四条所述第一定位支柱分别位于所述控制组件的四个边角位置,所述第二定位支柱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定位支柱的数量相同且二者的位置一一对应。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下盒体的一侧设有用于支撑充电接头的第一支撑板,所述下盒体的另一侧设有用于支撑发光件的第二支撑板。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两侧设有限位板。
[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下盒体设有与所述充电接头相对应的充电口,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充电口的底面相平齐,所述充电口的顶面与所述下盒体的边沿之间设有导向斜面。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衬板的边沿设有扣合件,所述下盒体的边沿设有与所述扣合件相扣接的扣合槽。
[00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盖体的开合侧端设有第一磁性件,所述内衬板的开合侧端设有第二磁性件,当所述上盖体和所述下盒体相盖合时,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呈相吸状态。
[00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盖体的内壁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磁性件的固定件。
[001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盖体的转动侧端设有与所述内衬板的转动侧端相连接的转动轴。
[0016]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蓝牙耳机充电舱的壳体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0017]本技术将所述内衬板设置在所述下盒体上,在所述内衬板的两端设置用于放置耳机的耳塞部位的第一耳塞槽和第二耳塞槽,并延伸到所述下盒体的底部,将所述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把柄槽和所述第二把柄槽到所述下盒体的底部之间的空腔内,充分利用了所述下盒体的整体内部空间,达到缩小整体体积的目的,且所述控制组件能同时为一对蓝牙耳机进行充电,在所述内衬板设置连接支柱,所述控制组件直接与所述第一把柄槽和所述第二把柄槽配合,并固定在所述连接支柱上,再将所述内衬板安装在所述下盒体上,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优先实施例的蓝牙耳机充电舱的壳体结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优先实施例的蓝牙耳机充电舱的壳体结构中控制组件与内衬板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优先实施例的蓝牙耳机充电舱的壳体结构中下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图3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优先实施例的蓝牙耳机充电舱的壳体结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上盖体;2.下盒体;3.内衬板;4.第一耳塞槽;5.第二耳塞槽;6.第一把柄槽;7.第二把柄槽;8.连接支柱;9.控制板;10.充电接头;11.发光件;12.电池;13.第一定位支柱;14.第二定位支柱;15.第一支撑板;16.第二支撑板;17.限位板;18.充电口;19.导向斜面;20.扣合件;21.扣合槽;22.第一磁性件;23.第二磁性件;24.固定件;25.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中采用术语“相连”、“连接”、

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焊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蓝牙耳机充电舱的壳体结构,包括上盖体1、下盒体2以及内衬板3,所述内衬板3设于所述下盒体2上,所述上盖体1与所述内衬板3相盖合,
[0028]所述内衬板3设有第一耳塞槽4、第二耳塞槽5、与所述第一耳塞槽4相通的第一把柄槽6以及与第二耳塞槽5相通的第二把柄槽7,所述第一耳塞槽4位于所述内衬板3的一端,所述第二耳塞槽5位于所述内衬板3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一耳塞槽4和所述第二耳塞槽5延伸至所述下盒体2的底部,所述第一把柄槽6和所述第二把柄槽7位于所述内衬板3的中间位置,以使所述第一把柄槽6和所述第二把柄槽7与所述下盒体2的底部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控制组件的空腔,所述内衬板3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控制组件的连接支柱8。
[0029]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的蓝牙耳机充电舱的壳体结构,其中所述内衬板3设置在所述下盒体2上,在所述内衬板3的两端设置用于放置耳机的耳塞部位的第一耳塞槽4和第二耳塞槽5,并延伸到所述下盒体2的底部,将所述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把柄槽6和所述第二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蓝牙耳机充电舱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体、下盒体以及内衬板,所述内衬板设于所述下盒体上,所述上盖体与所述内衬板相盖合,所述内衬板设有第一耳塞槽、第二耳塞槽、与所述第一耳塞槽相通的第一把柄槽以及与第二耳塞槽相通的第二把柄槽,所述第一耳塞槽位于所述内衬板的一端,所述第二耳塞槽位于所述内衬板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一耳塞槽和所述第二耳塞槽延伸至所述下盒体的底部,所述第一把柄槽和所述第二把柄槽位于所述内衬板的中间位置,以使所述第一把柄槽和所述第二把柄槽与所述下盒体的底部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控制组件的空腔,所述内衬板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控制组件的连接支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充电舱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板设有若干条第一定位支柱,所述下盒体设有若干条第二定位支柱,所述第一定位支柱与所述第二定位支柱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蓝牙耳机充电舱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支柱的数量为四条,四条所述第一定位支柱分别位于所述控制组件的四个边角位置,所述第二定位支柱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定位支柱的数量相同且二者的位置一一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充电舱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遗进吴永国李伟陈忠达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云仕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