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流动水体或深水区的生态修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生态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流动水体或深水区的生态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生态修复技术主要是利用原位水下沉水植物的恢复作为基础进行构建,沉水植物作为食物链恢复中最重要的一环,由于其以恢复原始生态为手段,效果好、维护成本低、生态可持续,目前广泛应用于封闭性湖体或者可降水施工进行生态修复的水体,但是由于水下沉水植物对光照、水体透明度、底泥、水深等均有一定的要求,目前的修复技术对于长期进行水体流动的河道(流速小于0.5m/s)、水位变幅较大水体及水深较深且透明度较低(因悬浮物引起的透明度低)的水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沉水植物可能无法存活生长。
[0003]随着生态修复的力度不断加大,人类对周边水体的生态修复意识不断加强,原有的封闭性湖体修复技术也进行到了一定的阶段,对于流动性河道(流速小于0.5m/s)、水位变幅较大水体及水深较深且透明度较低的水体生态修复还停留在比较前期的单纯的提升水质及水体透明度的阶段,而仅提升水质指标及水体透明度,无法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流动水体或深水区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固定支架,所述主体固定支架从下至上分别设有块石层、水体透明度修复层、水生植物修复层,所述水体透明度修复层、水生植物修复层活动安装在主体固定支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流动水体或深水区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固定支架的上端活动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端设有滑轮组,所述滑轮组包括水体透明度修复层滑轮和水生植物修复层滑轮;所述水体透明度修复层和水体透明度修复层滑轮之间通过绳索连接;所述水生植物修复层和水生植物修复层滑轮之间通过绳索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流动水体或深水区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块石层包括若干粒径为10-50cm的石块,若干石块堆叠在主体固定支架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流动水体或深水区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体透明度修复层包括金属网,所述金属网内设有陶粒。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娟,唐利,刘新静,郑如霞,马奇峰,石普霖,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