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佳铭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工程环境检测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2373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环境检测支架,包括第一横板和车轮,所述第一横板的下表面固接有车轮,所述第一横板的上方安装有动力装置。该建筑工程环境检测支架,通过电机、第一皮带轮、第一横杆和转盘等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通过电机等带动转盘进行转动,从而使转盘带动检测器进行转动,通过车轮、第一横板、第一竖板、转盘和第二横板等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通过车轮带动此装置进行移动,从而可以方便对更多地方进行检测,通过电动推杆、竖杆、弹簧、第一方形块和第二横杆等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通过电动推杆带动第二横板进行移动,第二横板带动检测器进行移动,从而对检测器的高度进行调节。测器的高度进行调节。测器的高度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环境检测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环境检测支架。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施工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类建筑工程积极促进城市的完善和发展,但是,建筑行业存在施工复杂,施工材料、能源消耗量大等特点,施工过程中往往会不可避免的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因此便需要通过检测设备来进行实时检测,检测设备通常需要通过检测支架进行固定,例如专利号为CN 209430969 U的一种建筑工程环境监测支架,通过底座、第一滑槽和第一滑块的配合,使第一滑块能够在底座顶端沿第一滑槽方向滑动,通过卡块带动转杆转动,转杆转动时,在螺纹的作用下使第二滑块沿第二滑槽方向滑动,进而使底座和基座卡接,虽然现有技术中可以对检测装置进行安装,但是在使用时无法对检测角度进行调节,存在单一性,同时现有技术中也无法使检测装置移动,而且对检测装置的高度调节也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环境检测支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虽然现有技术中可以对检测装置进行安装,但是在使用时无法对检测角度进行调节,存在单一性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环境检测支架,包括第一横板和车轮,所述第一横板的下表面固接有车轮,所述第一横板的上方安装有动力装置;
[0005]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第一竖板、电机、第一皮带轮、第二竖板、皮带、第二皮带轮和第一横杆;
[0006]左右所述第一竖板的下表面与第一横板固定相连,所述第一竖板的内侧上方开设有弧形凹槽,所述第一竖板的内部固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竖板的外侧设有第二竖板,左右所述第二竖板的下表面与第一横板固定相连,所述第一皮带轮的外壁通过皮带转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左右所述第二皮带轮的内部固接有第一横杆,左右所述第一横杆通过轴承分别与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转动相连。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横杆与电机的输出轴相互平行,这样可以使第一横杆转动的更稳定。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竖板与第一横板相互垂直,这样可以提高第一竖板对第一横杆的支撑效果。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横杆的内侧安装有转动装置;
[0010]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第一斜齿轮、第二斜齿轮、转盘、电动推杆和第二横板;
[0011]左右所述第一斜齿轮与第一横杆固定相连,所述第一斜齿轮的内侧安装有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斜齿轮的上表面固接有转盘,所述
转盘的外壁与第一竖板的弧形滑槽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转盘的上表面固接有多个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推杆处固接有第二横板,通过电动推杆可以带动检测器进行升降。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的啮合比为1:1,这样可以提高第二斜齿轮的转动效果。
[0013]优选的,所述转盘的中点与第二斜齿轮的中点在同一竖直线上,这样可以使转盘转动的更稳定。
[0014]优选的,所述转盘的上方安装有弹力装置;
[0015]所述弹力装置包括竖杆、斜板、第二横杆、第一方形块、弹簧、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二方形块;
[0016]左右所述竖杆的下表面与转盘固定相连,所述竖杆的外侧固接有斜板,左右所述斜板的下表面与转盘固定相连,左右所述竖杆的内侧固接有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的外壁安装有多个第一方形块,所述第一方形块的通孔处内壁与第二横杆的外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二横杆的外壁安装有多个弹簧,所述弹簧的内侧与第一方形块相贴合,所述第一方形块的前端面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杆,左右所述第一连杆的内侧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上方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第二方形块,左右所述第二方形块的上表面与第二横板固定相连,通过弹簧的弹力性能可以使第二横板移动的更平稳。
[0017]优选的,左右所述第一方形块以第二横杆的中点为中心呈对称分布,这样可以使第二横杆的受力更均匀。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建筑工程环境检测支架,通过电机、第一皮带轮、皮带、第二皮带轮、第一横杆和转盘等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通过电机等带动转盘进行转动,从而使转盘带动检测器进行转动,这样便提高了此装置的使用性能。
[0019]通过车轮、第一横板、第一竖板、转盘和第二横板等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通过车轮带动此装置进行移动,从而可以方便对更多地方进行检测。
[0020]通过电动推杆、竖杆、第二横板、弹簧、第一方形块和第二横杆等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通过电动推杆带动第二横板进行移动,第二横板带动检测器进行移动,从而对检测器的高度进行调节,增加了此装置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中皮带、第一皮带轮和电机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图1中第一斜齿轮、第二斜齿轮和转盘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图1中竖杆、斜板和弹簧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第一横板,2、车轮,3、动力装置,301、第一竖板,302、电机,303、第一皮带轮,304、第二竖板,305、皮带,306、第二皮带轮,307、第一横杆,4、转动装置,401、第一斜齿轮,402、第二斜齿轮,403、转盘,404、电动推杆,405、第二横板,5、弹力装置,501、竖杆,502、斜板,503、第二横杆,504、第一方形块,505、弹簧,506、第一连杆,507、第二连杆,508、第二方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环境检测支架,包括第一横板1和车轮2,第一横板1的下表面固接有车轮2,第一横板1的上方安装有动力装置3,动力装置3包括第一竖板301、电机302、第一皮带轮303、第二竖板304、皮带305、第二皮带轮306和第一横杆307,左右第一竖板301的下表面与第一横板1固定相连,第一竖板301的内侧上方开设有弧形凹槽,第一竖板301的内部固接有电机302,电机302的型号为ECMA-E11320RS,电机302的输出轴固接有第一皮带轮303,第一竖板301的外侧设有第二竖板304,左右第二竖板304的下表面与第一横板1固定相连,第一皮带轮303的外壁通过皮带305转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306,第一皮带轮303通过皮带305可以带动第二皮带轮306进行转动,左右第二皮带轮306的内部固接有第一横杆307,左右第一横杆307通过轴承分别与第一竖板301和第二竖板304转动相连,通过第一竖板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环境检测支架,包括第一横板(1)和车轮(2),所述第一横板(1)的下表面固接有车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板(1)的上方安装有动力装置(3);所述动力装置(3)包括第一竖板(301)、电机(302)、第一皮带轮(303)、第二竖板(304)、皮带(305)、第二皮带轮(306)和第一横杆(307);左右所述第一竖板(301)的下表面与第一横板(1)固定相连,所述第一竖板(301)的内侧上方开设有弧形凹槽,所述第一竖板(301)的内部固接有电机(302),所述电机(302)的输出轴固接有第一皮带轮(303),所述第一竖板(301)的外侧设有第二竖板(304),左右所述第二竖板(304)的下表面与第一横板(1)固定相连, 所述第一皮带轮(303)的外壁通过皮带(305)转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306),左右所述第二皮带轮(306)的内部固接有第一横杆(307),左右所述第一横杆(307)通过轴承分别与第一竖板(301)和第二竖板(304)转动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环境检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杆(307)与电机(302)的输出轴相互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环境检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板(301)与第一横板(1)相互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环境检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杆(307)的内侧安装有转动装置(4);所述转动装置(4)包括第一斜齿轮(401)、第二斜齿轮(402)、转盘(403)、电动推杆(404)和第二横板(405);左右所述第一斜齿轮(401)与第一横杆(307)固定相连,所述第一斜齿轮(401)的内侧安装有第二斜齿轮(402),所述第一斜齿轮(401)与第二斜齿轮(402)相互啮合,所述第二斜齿轮(402)的上表面固接有转盘(403),所述转盘(403)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铭
申请(专利权)人:李佳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