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ESD死灯移动终端液晶显示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2372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防ESD死灯移动终端液晶显示屏组件,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CG盖板、LCD组件、背光源组件与主FPC,所述背光源组件包括LED FPC、LED灯及LED FPC灯口位置,所述LED FPC设有正极、负极及GND引脚Ⅰ,所述LED FPC灯口位置弯折后朝外侧的GND线路为裸铜设计,所述主FPC上设置有连接器和GND引脚Ⅱ,所述GND引脚Ⅰ通过GND线路与主PFC的地铜连通,所述主FPC通过连接器与移动终端设备的主板连接。该液晶显示屏组件,能够导走聚集在灯口位置处LED FPC上的静电,防止静电跑至LED灯上,避免死灯。避免死灯。避免死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防ESD死灯移动终端液晶显示屏组件


[0001]本技术属于移动终端设备液晶显示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防ESD死灯移动终端液晶显示屏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移动终端的液晶显示屏,主要由CG盖板、LCD、背光源组件、主FPC四大部件组成。背光源组件里含有LED、LED FPC等。之前,在进行“显示功能ESD测试”时,不打LEDFPC灯口位置,故在LED FPC设计上只有简单点亮LED灯的正负极设计,没有任何的消除静电措施设计,导致此处如果静电聚集时没法导走,传到LED灯,导致LED灯击穿死灯。而今,为了提升产品品质,进行“显示功能ESD测试”时,选择打灯口位置,造成灯口位置测试时死灯,呈现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防ESD死灯移动终端液晶显示屏组件,能够导走聚集在灯口位置处LED FPC上的静电,防止静电跑至LED灯上,避免死灯。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防ESD死灯移动终端液晶显示屏组件,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CG盖板、LCD组件、背光源组件与主FPC,所述背光源组件包括LED FPC、LED灯及LED FPC灯口位置,所述LED FPC设有正极、负极及GND引脚Ⅰ,所述LED FPC灯口位置弯折后朝外侧的GND线路为裸铜设计,所述主FPC上设置有连接器和GND引脚Ⅱ,所述GND引脚Ⅰ通过GND线路与主PFC的地铜连通,所述主FPC通过连接器与移动终端设备的主板连接。
[0005]优选的,所述LED FPC为包括正面铜层线路与反面铜层线路的双层结构。
[0006]优选的,所述LED FPC具体包括基材,所述基材两侧对称设置铜层,所述铜层外侧通过PI胶粘附有覆盖膜。
[0007]优选的,所述LED FPC的正面铜层线路包括正极、负极与GND引脚Ⅰ,其反面铜层线路包括正极、负极与GND线。
[0008]优选的,所述LED FPC的正面铜层线路的GND引脚Ⅰ连接的GND线在LED FPC灯口位置弯折后朝外侧为去覆盖膜的裸铜设计。
[0009]优选的,所述背光源组件的LED FPC灯口位置弯折后朝外侧的裸铜GND线路走到LED FPC中间位置。
[0010]优选的,所述背光源组件的LED FPC灯口位置弯折区正面的正面铜层线路去掉,其反面铜层线路的GND线路与整个LED FPC的地铜导通。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移动终端液晶显示屏组件,在LED FPC上增加GND引脚,且LED FPC灯口位置弯折后GND线路为裸铜设计,同时主 FPC上也增加GND引脚,当进行“显示功能ESD测试”空气放电打灯口位置时,静电会选择走阻
抗最小的道路,即会优先选择从LED FPC弯折后GND线路裸铜处沿着整条GND线路导入主FPC的地铜,再由主FPC的连接器的GND引脚导入移动终端设备。如此,静电则不会聚集再LED FPC上,避免静电无法导走传至LED灯上,可防止LED灯击穿。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主FPC结构图;
[0015]图4为本技术LED FPC的双层铜线结构图;
[0016]图5为本技术LED FPC第一实施例的正面铜线结构图;
[0017]图6为本技术LED FPC第一实施例的反面铜线结构图;
[0018]图7为本技术LED FPC第二实施例的正面铜线结构图;
[0019]图8为本技术LED FPC第二实施例的反面铜线结构图。
[0020]图中:1-CG盖板;2-LCD组件;3-背光源组件,3.1-LED FPC,3.11-基材,3.12-铜层,3.13-PI胶,3.14-覆盖膜,3.2-LED灯,3.3-LED FPC灯口位置,3.4-正极,3.5-负极, 3.6-GND引脚Ⅰ,3.7-GND线,3.8-裸铜线;4-主FPC,4.1-GND引脚Ⅲ,4.2-地铜,4.3-负极,4.4-正极,4.5-GND引脚Ⅱ,4.6-GND线,4.7-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3所示:一种新型防ESD死灯移动终端液晶显示屏组件,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CG盖板1、LCD组件2、背光源组件3与主FPC4,所述背光源组件3包括LED FPC3.1、 LED灯3.2及LED FPC灯口位置3.3,所述LED FPC3.1设有正极3.4、负极3.5及GND引脚Ⅰ3.6,所述LED FPC灯口位置3.3弯折后朝外侧的GND线路为裸铜设计,所述主FPC4上设置有连接器4.7、正极4.4、负极4.3及GND引脚Ⅱ4.5,所述GND引脚Ⅱ4.5通过GND线路与主PFC4的地铜4.2连通,地铜4.2与连接器的GND引脚Ⅲ4.1连通,所述主FPC4通过连接器4.7与移动终端设备的主板连接。
[0024]具体的,如图4-6所示:所述背光源组件3的LED FPC3.1为包括正面铜层线路与反面铜层线路的双层结构。
[0025]如图4所示:所述背光源组件3的LED FPC3.1具体包括基材3.11,所述基材3.11 两侧对称设置铜层3.12,所述铜层3.12外侧通过PI胶3.13粘附有覆盖膜3.14。
[0026]如图5所示:所述背光源组件3的LED FPC3.1的正面铜层线路包括正极3.4、负极 3.5与GND引脚Ⅰ3.6,如图6、8所示:其反面铜层线路包括正极3.4、负极3.5与GND线 3.7。
[0027]如图2、5所示:所述背光源组件3的LED FPC3.1的正面铜层线路的GND引脚Ⅰ3.6 连接的GND线在LED FPC灯口位置3.3弯折后朝外侧为去覆盖膜3.14的裸铜设计。
[0028]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液晶显示屏组件的原理:当进行“显示功能ESD测试”空气放电打灯口位置时,静电会选择走阻抗最小的道路,即会优先选择从LED FPC3.1弯折后GND线
路裸铜处沿着整条GND线路导入主FPC4的地铜,再由主FPC4的连接器4.7的GND引脚Ⅲ4.1 导入移动终端设备。如此,静电则不会聚集再LED FPC3.1上,避免静电无法导走传至LED灯 3.2上,可防止LED灯3.2击穿。
[0029]实施例2
[0030]如图7、8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防ESD死灯移动终端液晶显示屏组件与实施例 1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1)所述LED FPC灯口位置3.3弯折后朝外侧的裸铜GND 线路走到LED FPC中间位置。(2)所述LED FPC灯口位置3.3弯折区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ESD死灯移动终端液晶显示屏组件,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CG盖板(1)、LCD组件(2)、背光源组件(3)与主FPC(4),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组件(3)包括LEDFPC(3.1)、LED灯(3.2)及LED FPC灯口位置(3.3),所述LED FPC(3.1)设有正极(3.4)、负极(3.5)及GND引脚Ⅰ(3.6),所述LED FPC灯口位置(3.3)弯折后朝外侧的GND线路为裸铜设计,所述主FPC(4)上设置有连接器(4.1)和GND引脚Ⅱ(4.5),所述GND引脚Ⅰ(3.6)通过GND线路与主FPC(4)的地铜(4.2)连通,所述主FPC(4)通过连接器(4.1)与移动终端设备的主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ESD死灯移动终端液晶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LED FPC(3.1)为包括正面铜层线路与反面铜层线路的双层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防ESD死灯移动终端液晶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LED FPC(3.1)具体包括基材(3.11),所述基材(3.11)两侧对称设置铜层(3.12),所述铜层(3.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柏红李云海仇泽军陈诚陈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德普特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