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曝气MBR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2215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41
一种螺旋曝气MBR装置,包括位于MBR池上的曝气主管,曝气主管外端连接曝气风机,所述曝气主管内端连接电动/气动三通阀第一端口,电动/气动三通阀第二端口连接末端带弯头的弯头支管,电动/气动三通阀第三端口连接第一下竖支管,弯头支管的弯头连接第二下竖支管,第一下竖支管底部连接“口”字型的第一曝气底管,第二下竖支管底部连接“口”字型的第二曝气底管,第一曝气底管和第二曝气底管构成“回”字型,组成第一曝气底管和第二曝气底管的四条管路上均匀分布有一定数量的曝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污水处理效率,降低MBR设备运行能耗,延缓了MBR膜清洗周期,保证了膜的长期稳定运行,降低设备运行维护成本。设备运行维护成本。设备运行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曝气MBR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螺旋曝气MBR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现代化和工业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也随之带来了许多水环境染污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的正常生活水平,所以水污染治理已经迫在眉睫。
[0003]由于近年来我国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对现有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已是大势所趋。
[0004]MBR膜生物反应器技术是将膜分离技术引进废水生物处理系统,是将膜分离技术与污泥生物处理法有机结合的生物化学放映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它不同于活性污泥法,不适用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而是使用中空纤维膜替代传统的二沉池,因此具有高效固液分离性能,出水水质良好、稳定、出水细菌、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
[0005]为了保证MBR膜生物反应器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对其进行曝气。曝气系统一般包括曝气风机、曝气管路、曝气盘。鼓风机将空气通过曝气管路输送至曝气盘,利用曝气盘上的开孔方式释放空气,实现曝气功能。
[0006]曝气装置是通过曝气产生的气泡对MBR膜进行连续性冲洗,从而清除MBR膜表面吸附的污泥。目前,MBR反应器还普遍存在运行能耗搞和膜污染严重的问题。同时膜污染的清除需要通过曝气、反洗、在线清洗以及离线清洗等方式进行解决,这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增加了系统能耗成本、药剂成本、人工成本以及时间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要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螺旋曝气MBR装置,有效解决污水处理效率低, MBR设备运行能耗及成本高等问题。
[000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一种螺旋曝气MBR装置,包括位于MBR池上的曝气主管,曝气主管外端连接曝气风机,所述曝气主管内端连接电动/气动三通阀第一端口,电动/气动三通阀第二端口连接末端带弯头的弯头支管,电动/气动三通阀第三端口连接第一下竖支管,弯头支管的弯头连接第二下竖支管,第一下竖支管底部连接“口”字型的第一曝气底管,第二下竖支管底部连接“口”字型的第二曝气底管,第一曝气底管和第二曝气底管构成“回”字型,组成第一曝气底管和第二曝气底管的四条管路上均匀分布有一定数量的曝气管。“回”字型曝气底管的置于MBR膜反应器底部,在电动/气动三通阀的控制下,可实现第一曝气底管和第二曝气底管的同时曝气或间隔曝气。
[0010]作为优选,所述曝气管侧壁开设有轴向成列的若干个曝气孔,且侧壁周向分布有若干列曝气孔,增加曝气的气泡数量。
[0011]作为优选,所述曝气孔的孔径为Φ4 mm
ꢀ-
Φ10mm,同列的曝气孔间距为50 mm
ꢀ-
150mm。
[0012]作为优选,所述曝气孔的列数为三列,位于曝气管侧壁的三等分位置,不同列之间的曝气孔交错分布,即横向相邻的曝气孔错位排列,形成MBR膜两侧错开的上升气泡,从而使MBR膜在气泡作用下成波浪形抖动,对MBR膜形成擦洗作用。
[0013]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曝气底管的边长为800 mm
ꢀ-
1500mm,第二曝气底管的边长为300 mm
ꢀ-
800mm。
[0014]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曝气底管和第二曝气底管的水平高度不同,垂直高度相差150 mm
ꢀ-
250mm。第一曝气底管和第二曝气底管上下具有间隔,同时曝气时由于有距离的差距存在,会产生同一时间的上下两种高度的气泡,造成错位曝气。
[0015]作为优选,所述曝气管分别与第一曝气底管和第二曝气底管呈一定角度倾斜结构,且第一曝气底管和第二曝气底管上的曝气管倾斜方向竖直镜像对称,相邻曝气管间距200 mm
ꢀ-
400mm。第一曝气底管和第二曝气底管无论是同时曝气还是错开曝气,水体在气流的作用力下形成顺时针和逆时针两种螺旋状紊流,两种相反的螺旋水体相遇形成强烈的紊流混乱状态,将会使MBR膜剧烈抖动,进一步去除MBR膜表面的污泥。
[0016]作为优选,所述曝气管与第一曝气底管及第二曝气底管通过斜三通相连。
[001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曝气底管、第二曝气底管及曝气管通过UPVC材料或ABS材料一次性注塑而成。
[001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曝气底管、第二曝气底管及曝气管通过碳钢或不锈钢管焊接而成。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的装置具有交替曝气、错位曝气等多种曝气方式,水体在气流的作用力下形成顺时针或逆时针的螺旋状紊流,两种相反的螺旋水体相遇形成强烈的紊流混乱状态,将会使MBR膜剧烈抖动,进一步去除MBR膜表面的污泥,延缓了MBR膜清洗周期,保证了膜的长期稳定运行,节约曝气量,因此降低了装置的运行能耗。
[0020](2)本技术的曝气孔为有规律的在曝气管上错位分布,这样就形成MBR膜两侧错开的上升气泡,从而使MBR膜在气泡作用下成波浪形抖动,对MBR形成擦洗,提高了气泡对MBR膜的擦洗效率,延迟了MBR膜堵塞时间并减少了曝气量,从而降低了装置运行能耗。
[0021](3)本技术相比起微孔曝气盘,本技术在曝气时气泡上升存在时间差,抖膜效果更好,能耗更低。
[0022](4)本技术相比起传统穿孔曝气管,本技术曝气孔稳压、均匀释放气泡,避免穿孔管因震动等原因造成的漏气等情况。
[0023](5)本技术清洗维护方便,具有较长的实用寿命,设备运行维护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技术中第一曝气底管和第二曝气底管的平面示意图;
[0026]图3是本技术中曝气管的主视图。
[0027]图中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曝气主管;2、电动/气动三通阀;3、弯头支管;4、第一下竖支管;5、第二下竖支管;6、第一曝气底管;7、第二曝气底管;8、曝气管;9、曝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9]实施方式为:如图1-2所示,一种螺旋曝气MBR装置,包括位于MBR池上的曝气主管1,曝气主管1外端连接曝气风机,曝气主管1内端连接电动/气动三通阀2第一端口,电动/气动三通阀2第二端口连接末端带弯头的弯头支管3,电动/气动三通阀2第三端口连接第一下竖支管4,弯头支管3的弯头连接第二下竖支管5,第一下竖支管4底部连接“口”字型的第一曝气底管6,第二下竖支管5底部连接“口”字型的第二曝气底管7,第一曝气底管6和第二曝气底管7构成“回”字型,组成第一曝气底管6和第二曝气底管7的四条管路上均匀分布有一定数量的曝气管8。曝气管8分别与第一曝气底管6和第二曝气底管7呈一定角度倾斜结构,且第一曝气底管6和第二曝气底管7上的曝气管8倾斜方向竖直镜像对称,相邻曝气管8间距200 mm
ꢀ-
400mm。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曝气MBR装置,包括位于MBR池上的曝气主管(1),曝气主管(1)外端连接曝气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主管(1)内端连接电动/气动三通阀(2)第一端口,电动/气动三通阀(2)第二端口连接末端带弯头的弯头支管(3),电动/气动三通阀(2)第三端口连接第一下竖支管(4),弯头支管(3)的弯头连接第二下竖支管(5),第一下竖支管(4)底部连接“口”字型的第一曝气底管(6),第二下竖支管(5)底部连接“口”字型的第二曝气底管(7),第一曝气底管(6)和第二曝气底管(7)构成“回”字型,组成第一曝气底管(6)和第二曝气底管(7)的四条管路上均匀分布有一定数量的曝气管(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曝气MBR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8)侧壁开设有轴向成列的若干个曝气孔(9),且侧壁周向分布有若干列曝气孔(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旋曝气MBR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孔(9)的孔径为Φ4 mm
ꢀ-
Φ10mm,同列的曝气孔(9)间距为50 mm
ꢀ-
150mm。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螺旋曝气MBR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孔(9)的列数为三列,位于曝气管(8)侧壁的三等分位置,不同列之间的曝气孔(9)交错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曝气MBR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侨治李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牛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