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重症护理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2130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重症护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神经内科重症护理转运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床板本体、支撑架和设置在床板本体底部的底座,该床板本体中,床板本体底部四个拐角的位置均设有第一转动架,第一转动架底部设有支撑杆,支撑杆底部设有防护罩,防护罩内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轮,第一转动架顶部设有转动片,转动片底部设有卡块,转动片受到重力作用转动,然后卡块与棘轮周围的棘卡接固定,然后通过第二滚轮减小与地面接触的摩擦力,达到便于对患者转运的目的,支撑架前端设有限位板,限位板后侧设有吸铁块,床板本体接触到吸铁块,然后受到吸力作用固定,固定后的床板本体可供患者当病床使用,转运时不需将患者移出病床。转运时不需将患者移出病床。转运时不需将患者移出病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重症护理转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重症护理
,具体为一种神经内科重症护理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这些重症患者都存在生活不能自理的症状,但在医院做各项检查以及做手术时转运非常不便,而且医护人员将患者移出病床也非常小心,避免造成二次伤害,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神经内科重症护理转运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重症护理转运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这些重症患者都存在生活不能自理的症状,但在医院做各项检查以及做手术时转运非常不便,而且医护人员将患者移出病床也非常小心,避免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神经内科重症护理转运装置,包括床板本体、支撑架和设置在床板本体底部的底座,所述床板本体底部四个拐角的位置均设有第一转动架,所述第一转动架底部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部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内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轮,所述支撑杆顶部设有棘轮,所述床板本体底部靠近所述棘轮的位置设有第二转动架,所述第二转动架底部设有套杆,所述套杆内部设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设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顶部设有第三弹簧,所述底座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部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前端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顶部设有连接板,所述第一转动架顶部设有转动片,所述转动片底部设有卡块,所述底座底部设有若干个第一滚轮。
[0006]优选的,所述床板本体左右两侧均设有防护板,所述床板本体后端设有推杆。
[0007]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前端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后侧设有吸铁块,所述吸铁块和所述限位板之间通过第一弹簧连接固定。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后端设有弧形块,所述弧形块两侧设有滚柱,所述支撑架左右两侧壁底部设有若干个固定片。
[0009]优选的,所述滑动杆远离所述第三空腔的端部开设有限位孔,所述支撑杆中间位置设有限位栓,所述限位栓穿过所述限位孔与所述滑动杆转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套杆顶部设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与所述第二转动架转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棘轮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转动架底部设有转动轴,所述棘轮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转动轴同轴转动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架顶部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片中间位置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所述转动槽转动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1、该床板本体中,床板本体底部四个拐角的位置均设有第一转动架,第一转动架底部设有支撑杆,支撑杆底部设有防护罩,防护罩内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轮,第一转动架顶部设有转动片,转动片底部设有卡块,转动片受到重力作用转动,然后卡块与棘轮周围的棘卡接固定,然后通过第二滚轮减小与地面接触的摩擦力,达到便于对患者转运的目的。
[0015]2、该床板本体中,支撑架前端设有限位板,限位板后侧设有吸铁块,床板本体接触到吸铁块,然后受到吸力作用固定,固定后的床板本体可供患者当病床使用,转运时不需将患者移出病床。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床板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支撑杆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套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的棘轮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的底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技术的底座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9为本技术的棘轮卡接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床板本体;11、防护板;12、推杆;13、第一转动架;131、转动槽;132、转动片;133、转动杆;134、卡块;135、转动轴;14、第二转动架;2、支撑架;21、限位板;211、吸铁块;212、第一弹簧;22、限位槽;221、弧形块;23、滚柱;24、固定片;3、底座;31、第一空腔;311、第二弹簧;32、活动板;321、连接板;33、第一滚轮;4、支撑杆;41、棘轮;411、通孔;42、套杆;421、转动环;422、第三空腔;423、第三弹簧;424、滑动杆;425、限位孔;43、限位栓;44、防护罩;441、第二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中心线”、“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深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另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8]实施例1
[0029]一种神经内科重症护理转运装置,为了解决这些重症患者都存在生活不能自理的
症状,但在医院做各项检查以及做手术时转运非常不便,而且医护人员将患者移出病床也非常小心,避免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包括床板本体1、支撑架2和设置在床板本体1底部的底座3,床板本体1底部四个拐角的位置均设有第一转动架13,第一转动架13底部设有支撑杆4,支撑杆4底部设有防护罩44,在第二滚轮441滚动时防护罩44包裹在第二滚轮441外部,防止外部人员脚部触碰到第二滚轮441造成伤害,防护罩44内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轮441,支撑杆4顶部设有棘轮41,床板本体1底部靠近棘轮41的位置设有第二转动架14,第二转动架14底部设有套杆42,套杆42内部设有第三空腔422,第三空腔422内设有滑动杆424,滑动杆424顶部设有第三弹簧423,底座3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31,第一空腔31内部设有第二弹簧311,第二弹簧311前端设有活动板32,活动板32顶部设有连接板321,第一转动架13顶部设有转动片132,转动片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重症护理转运装置,包括床板本体(1)、支撑架(2)和设置在床板本体(1)底部的底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本体(1)底部四个拐角的位置均设有第一转动架(13),所述第一转动架(13)底部设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底部设有防护罩(44),所述防护罩(44)内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轮(441),所述支撑杆(4)顶部设有棘轮(41),所述床板本体(1)底部靠近所述棘轮(41)的位置设有第二转动架(14),所述第二转动架(14)底部设有套杆(42),所述套杆(42)内部设有第三空腔(422),所述第三空腔(422)内设有滑动杆(424),所述滑动杆(424)顶部设有第三弹簧(423),所述底座(3)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31),所述第一空腔(31)内部设有第二弹簧(311),所述第二弹簧(311)前端设有活动板(32),所述活动板(32)顶部设有连接板(321),所述第一转动架(13)顶部设有转动片(132),所述转动片(132)底部设有卡块(134),所述底座(3)底部设有若干个第一滚轮(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内科重症护理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本体(1)左右两侧均设有防护板(11),所述床板本体(1)后端设有推杆(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内科重症护理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前端设有限位板(21),所述限位板(21)后侧设有吸铁块(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姝高岚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