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建筑废料的再生混凝土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2032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含建筑废料的再生混凝土及其生产工艺,该再生混凝土包括以下百分含量组分:水泥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建筑废料的再生混凝土及其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
,具体涉及一种含建筑废料的再生混凝土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再生混凝土是指将废弃的混凝土块经过破碎、清洗、分级后,按一定比例与级配混合,部分或全部代替砂石等天然集料(主要是粗集料),再加入水泥、水等配而成的新混凝土。再生混凝土按集料的组合形式可以有以下几种情况:集料全部为再生集料;粗集料为再生集料、细集料为天然砂;粗集料为天然碎石或卵石、细集料为再生集料;再生集料替代部分粗集料或细集料。
[0003]将废混凝土作为再生骨料开发利用,一方面解决了大量废弃混凝土处理困难以及由此造成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建筑业对天然骨料的消耗,从而减少对细骨料石的开采,从根本上解决了天然骨料日益匮乏和大量砂石开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综合效益显著。
[0004]众所周知,混凝土的强度取决于水泥石强度、骨料强度和水泥石与骨料的界面粘结强度。对普通混凝土而言,在所有影响强度的这些因素中,骨料中的粗骨料与水泥石的界面粘结强度对混凝土的强度起决定性作用。此外,由于骨料自身强度一般较高,因此其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可以不予考虑,但是当骨料本身不够坚硬时,偶尔也发生骨料自身的破坏,因此骨料的强度也要予以考虑。尤其对于配制掺有再生骨料的混凝土,尽管普通骨料有足够高的强度,但因为再生骨料的掺入,其破坏形态与再生骨料和水泥石的界面过渡区以及再生骨料自身强度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0005]实际上,再生骨料用于混凝土制备再生骨料混凝土时,因再生骨料表面多孔的特性,导致再生骨料具有较高的吸水率,虽然再生骨料吸水后,再生骨料与水泥石的界面区水化产物有充分水化的条件,但由于较大的充水空间,导致水化产物在界面区不密实,且较为宽厚,这些因素的存在影响了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强度,由于再生骨料内部存在微裂缝及初始损伤,也可引起再生混凝土强度的下降。关于再生骨料高吸水的特征及自身缺陷对强度的影响行为,目前难从微观结构上描述清楚。因此,在配制再生骨料混凝土时,尤其是在利用低品质再生骨料制备再生骨料混凝土时,合理的实行配合比设计对其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0006]现有技术中,采用再生骨料配制再生骨料混凝土时,配合设计比一般采用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而该标准只是针对普通骨料的混凝土设计,对于再生骨料,特别是低品质再生骨料配制的混凝土,由于再生骨料的特殊性,按照该标准设计的配合比,在配制强度、用水量、混凝土标准差等,特别是加入了再生微粉,不能设计出合适的配合比。因此,需要进一步研制出新的用于混凝土的再生骨料配方,以减轻添加再生骨料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等性能的影响,甚至提高混凝土的性能数据,拓展原材料的应用范围,提高综合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含建筑废料的再生混凝土及其生产工艺,通过合理的原料选配和针对性的工艺优化,组分间辅配协作效果强,物料间混合联结性显著改善,结构、性能稳定性提高了一倍以上,保坍型和易性也具有显著的改善,28d抗压强度可达56MPa以上。
[0008]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含建筑废料的再生混凝土,包括以下百分含量组分:水泥15-25wt%、改性建筑废料2-10wt%、矿物掺合料5-12wt%、天然骨料15-30wt%、再生细骨料15-30wt%、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0.1-0.5wt%、水余量。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纳米氮化铝晶须0.2-4wt%、纳米氧化锌0.3-2wt%。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改性建筑废料包括基料、改性剂,其中,改性剂添加量为基料质量的3-5%。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基料为质量比1:0.2-0.4:0.05-0.1的废弃建筑颗粒、海绵铁、废弃塑料颗粒,改性剂为质量比0.3-0.4:1的两用表面活性剂和硅烷偶联剂混合物。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矿物掺合料包括粉煤灰、萤石粉、硅粉,三者质量比为5:3-4:1-2,矿物掺合料粒径小于0.5mm。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含建筑废料的再生混凝土,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按比例称取原料,先将改性建筑废料废料、再生细骨料混合,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得混料一;2)将除水泥、天然骨料的剩余其他物料共混,保温搅拌搅拌15-20min,然后在搅拌条件下与混料一共混,混匀后保温低速搅拌3-5min,得混料二;3)将水泥、天然骨料与混料二共混,混合均匀后即得含建筑废料的再生混凝土。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步骤1)中高速剪切混合转速为3500-5000rpm,时间为10-15min。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步骤2)中保温搅拌为50-60℃,保温低速搅拌为50-60℃、10-15rpm。
[0016]由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合理的原料选配和针对性的工艺优化,组分间辅配协作效果强,物料间混合联结性显著改善,结构、性能稳定性提高了一倍以上,保坍型和易性也具有显著的改善,28d抗压强度可达56MPa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实施例1:
一种含建筑废料的再生混凝土,包括以下百分含量组分:水泥15-25wt%、改性建筑废料2-10wt%、矿物掺合料5-12wt%、天然骨料15-30wt%、再生细骨料15-30wt%、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0.1-0.5wt%、水余量。
[0019]进一步的,还包括纳米氮化铝晶须0.2-4wt%、纳米氧化锌0.3-2wt%。
[0020]其中,改性建筑废料包括基料、改性剂,改性剂添加量为基料质量的3-5%。且,基料为质量比1:0.2-0.4:0.05-0.1的废弃建筑颗粒、海绵铁、废弃塑料颗粒,改性剂为质量比0.3-0.4:1的两用表面活性剂和硅烷偶联剂混合物。
[0021]矿物掺合料包括粉煤灰、萤石粉、硅粉,三者质量比为5:3-4:1-2,矿物掺合料粒径小于0.5mm。
[0022]实施例2:基于实施例1提出的含建筑废料的再生混凝土,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按比例称取原料,先将改性建筑废料废料、再生细骨料混合,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得混料一;2)将除水泥、天然骨料的剩余其他物料共混,保温搅拌搅拌15-20min,然后在搅拌条件下与混料一共混,混匀后保温低速搅拌3-5min,得混料二;3)将水泥、天然骨料与混料二共混,混合均匀后即得含建筑废料的再生混凝土。
[0023]其中,步骤1)中高速剪切混合转速为3500-5000rpm,时间为10-15mi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建筑废料的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百分含量组分:水泥15-25wt%、改性建筑废料2-10wt%、矿物掺合料5-12wt%、天然骨料15-30wt%、再生细骨料15-30wt%、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0.1-0.5wt%、水余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建筑废料的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纳米氮化铝晶须0.2-4wt%、纳米氧化锌0.3-2wt%。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建筑废料的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建筑废料包括基料、改性剂,其中,改性剂添加量为基料质量的3-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建筑废料的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料为质量比1:0.2-0.4:0.05-0.1的废弃建筑颗粒、海绵铁、废弃塑料颗粒,改性剂为质量比0.3-0.4:1的两用表面活性剂和硅烷偶联剂混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建筑废料的再生混凝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杰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市凯利特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