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非牛顿流体的冲击地压矿井防护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19288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非牛顿流体的冲击地压矿井防护服,包括防护服主体和非牛顿流体层,所述非牛顿流体层均匀填充在所述防护服主体的夹层中,所述非牛顿流体层的外部均匀包覆有超高强纤维层,所述防护服主体的肩部对称固定连接有肩带,两侧所述肩带上分别安装有无线通讯器和无线定位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在所述防护服主体上安装有所述无线通讯器和无线定位装置,提高安全保障,通过在所述防护服主体的内部均匀填充有所述非牛顿流体层,具有较高的整体性,大大增强了抗冲击能力和安全防护能力。力。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非牛顿流体的冲击地压矿井防护服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矿井安全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非牛顿流体的冲击地压矿井防护服。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煤炭资源强国之一,煤矿工人数也是全球最多,然而煤矿的井下作业是一种环境特殊的工作。由于受地质环境的影响,大多数煤矿现场作业条件差,黑暗潮湿、工作面狭窄,还伴随着瓦斯、煤尘、水、火、顶板等灾害的时刻威胁。因此,为保障广大煤矿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使用有效预防职业危害的防护用品显得尤为重要。
[0003]冲击地压是指煤矿井巷或工作面周围煤(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的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冲击地压发生时,常有煤岩块体的抛出、矿井支护材料的崩断弹出,抛出的煤岩块一旦击中人体,将对人员造成极大的伤害。
[0004]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冲击地压问题越来越突出,冲击地压的发生严重威胁煤矿职工的人身安全。现有的矿井防护服在设计上多考虑防火隔热或是防烟雾颗粒等方面的实用性,但是针对工人自身或设备的安全防护较少,而且防护功能十分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防护功效较高的基于非牛顿流体的冲击地压矿井防护服。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非牛顿流体的冲击地压矿井防护服,包括防护服主体和非牛顿流体层,所述非牛顿流体层均匀填充在所述防护服主体的夹层中,所述非牛顿流体层的外部均匀包覆有超高强纤维层,所述防护服主体的肩部对称固定连接有肩带,两侧所述肩带上分别安装有无线通讯器和无线定位装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超高强纤维层采用超高强超高密度聚乙烯短切纱和芳纶短切纱混纺合成材料。
[0008]进一步地,所述超高强纤维层的内外侧均固定贴附有纯棉层,且所述纯棉层位于所述防护服主体外表面的一侧设置有绝缘防静电层。
[0009]进一步地,所述无线定位装置内部设置有蓝牙芯片,且所述无线定位装置的正端面安装有冷光灯。
[0010]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服主体的腰部设置有腰带,所述腰带的正前端安装有卡接活扣,且所述卡接活扣呈一键式按压结构。
[0011]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服主体的后背面下摆处设有仪器保护袋,且所述仪器保护袋通过外部设有的拉链呈隐式口带结构,且所述仪器保护袋内部设置有自救装置。
[0012]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服主体外部设置有反光条,且所述反光条具有多个,均匀分布在所述防护服主体正面和背面的中部位置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14]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所述防护服主体上安装有所述无线通讯器和无线定位装置,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实时沟通,有效提高远程高精准度定位准确性,实时跟踪定位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准确位置,提高安全保障;通过在所述防护服主体的内部均匀填充有所述非牛顿流体层,具有较高的整体性,非牛顿流体具有遇强则强的特性,当受到剧烈冲击时其剪切增稠特性使得抵抗力急剧增大,因此所述非牛顿流体层大大增强了抗冲击能力和安全防护能力,同时当所述非牛顿流体层在不受冲击时可以更好的贴合人体,提高舒适性,同时对发生事故时的人员随身所携带的电气设备能够起到保护作用,对事故后救援起到有效的帮助。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防护服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防护服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防护服的剖视图。
[0018]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为:1、无线通讯器;2、肩带;3、防护服主体;4、腰带;401、卡接活扣;5、无线定位装置;501、冷光灯;6、反光条;7、仪器保护袋;701、拉链;8、纯棉层;9、超高强纤维层;10、非牛顿流体层;11、绝缘防静电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20]参见图1至图3。
[0021]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非牛顿流体的冲击地压矿井防护服,包括防护服主体3和非牛顿流体层10,所述非牛顿流体层10均匀填充在所述防护服主体3的夹层中,所述非牛顿流体层10的外部均匀包覆有超高强纤维层9,所述防护服主体3的肩部对称固定连接有肩带2,两侧所述肩带2上分别安装有无线通讯器1和无线定位装置5。
[002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所述防护服主体上安装有所述无线通讯器和无线定位装置,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实时沟通,有效提高远程高精准度定位准确性,实时跟踪定位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准确位置,提高安全保障;通过在所述防护服主体的内部均匀填充有所述非牛顿流体层,具有较高的整体性,非牛顿流体具有遇强则强的特性,当受到剧烈冲击时其剪切增稠特性使得抵抗力急剧增大,因此所述非牛顿流体层大大增强了抗冲击能力和安全防护能力,同时当所述非牛顿流体层在不受冲击时可以更好的贴合人体,提高舒适性,同时对发生事故时的人员随身所携带的电气设备能够起到保护作用,对事故后救援起到有效的帮助。
[002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超高强纤维层9采用超高强超高密度聚乙烯短切纱和芳纶短切纱混纺合成材料。这样设计,具有较高的防刺功能,有断裂强度高、弹性模量大等特点,进一步保护人体安全,从而免受到剧烈刺伤撞击带来的伤害。
[002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超高强纤维层9的内外侧均固定贴附有纯棉层8,且所述纯棉层8位于所述防护服主体3外表面的一侧设置有绝缘防静电层11。这样设计,一方面使得所述防护服主体3与人体贴合度增高,穿着舒适,另一方面又避免工作人员在地下工作时衣服吸附大量灰尘粉尘,减少静电摩擦带来的危险,提高安全可靠性。
[002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定位装置5内部设置有蓝牙芯片,且所述无线定位装置5的正端面安装有冷光灯501,不仅有效提高远程高精准度定位准确性,实时跟踪定位每一个
工作人员的准确位置,还便于工作人员在地下工作时进行照明,提供良好的光线视角。
[002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服主体3的腰部设置有腰带4,所述腰带4的正前端安装有卡接活扣401,且所述卡接活扣401呈一键式按压结构。这样设计,便于工作人员根据自身身材情况进行调节,提高贴合度,且一键式开关,方便快捷,便于工作人员及时穿戴或脱下。
[002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服主体3的后背面下摆处设有仪器保护袋7,且所述仪器保护袋7通过外部设有的拉链701呈隐式口带结构,且所述仪器保护袋7内部设置有自救装置。这样设计,可以有效保护自救装置不受损坏,且在其不需要时,可以将所述仪器保护袋7通过所述拉链701折叠翻转至内部,形成隐式口带状,便捷麻利,减少工作阻碍。
[002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服主体3外部设置有反光条6,且所述反光条6具有多个,均匀分布在所述防护服主体3正面和背面的中部位置。这样设计,符合煤矿安全要求,有效给予工作人员彼此醒目的安全提示。
[0029]应当理解本文所述的例子和实施方式仅为了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它做出各种修改或变化,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非牛顿流体的冲击地压矿井防护服,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服主体(3)和非牛顿流体层(10),所述非牛顿流体层(10)均匀填充在所述防护服主体(3)的夹层中,所述非牛顿流体层(10)的外部均匀包覆有超高强纤维层(9),所述防护服主体(3)的肩部对称固定连接有肩带(2),两侧所述肩带(2)上分别安装有无线通讯器(1)和无线定位装置(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地压矿井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强纤维层(9)采用超高强超高密度聚乙烯短切纱和芳纶短切纱混纺合成材料。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击地压矿井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强纤维层(9)的内外侧均固定贴附有纯棉层(8),且所述纯棉层(8)位于所述防护服主体(3)外表面的一侧设置有绝缘防静电层(11)。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击地压矿井防护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浩王磊张明郑强强孙天宇李志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