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的增效地膜铺设方法及地膜增效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41860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电站的增效地膜铺设方法,该铺设方法先清除光伏电站下方地面的表面植被及杂草,再铺上反光地膜,然后将拉结网覆盖在反光地膜的上方,最后通过多个地钉将拉结网固定在地面上,通过拉结网同时将反光地膜固定在地面上。该地膜铺设方法能够使反光地膜更为稳定的固定在光伏电站下方的地面上,用于抑制光伏电站下方地面的杂草生长,提高光伏电站的双面组件发电量;该光伏电站地膜增效检测系统能够检测该地膜铺设方法的实际效果,并作为相关性分析研究的数据基础。作为相关性分析研究的数据基础。作为相关性分析研究的数据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电站的增效地膜铺设方法及地膜增效检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电站的增效地膜铺设方法及地膜增效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双面组件是两面受光均可发电的晶体硅太阳电池组成的光伏组件,相对于常规的单面组件,双面组件发电量的多少受到地面反射的影响很大。一般情况下,地面杂草生长速度很快,若不加管理,杂草长高后会吸收更多的光照,导致地面反射光减少,影响电站发电量。若杂草进一步长高,高出光伏组件的高度,将形成正面遮挡,电站发电量进一步受到影响。
[0003]现有技术,申请号为CN201720551939.6的一种自重式双面光伏电池装置,其通过混凝土固定块将反光膜固定在地面上,混凝土固定块分布在反光膜的四周边缘。该反光膜通过混凝土固定块自身的自重压在地面上,该混凝土固定块只能安装在反光膜的四周边缘,所述混凝土固定块对反光膜的固定不稳定,特别是在风力大的地方,用混凝土固定块压在反光膜四周边缘的方法更加不稳定,而且在杂草比较多的地方,反光膜下方的杂草还会才反光膜顶高拱起,破坏反光膜的平整度及稳定性。
[0004]因此,需开发一种光伏电站的增效地膜铺设方法,使反光地膜更为稳定的固定在光伏电站下方的地面上,用于抑制光伏电站下方地面的杂草生长,提高光伏电站的双面组件发电量,以及开发一种评估系统,用于评估该铺设方法的实际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电站的增效地膜铺设方法及地膜增效检测系统,该增效地膜铺设方法能够使反光地膜更为稳定的固定在光伏电站下方的地面上,用于抑制光伏电站下方地面的杂草生长,提高光伏电站的双面组件发电量;该地膜增效检测系统能够检测该地膜铺设方法的实际效果。
[0006]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光伏电站的增效地膜铺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1)、制备用于采用双面光伏组件发电光伏电站的地面增效地膜机构,所述增效地膜机构包括反光地膜、拉结网、多个地钉;
[0009](2)、对双面光伏组件下方的地面进行作业,清除双面光伏组件下方地面的表面植被及杂草,并将双面光伏组件下方的地面整理,形成所需形状地表;
[0010](3)、将所述增效地膜机构的反光地膜,平整的覆盖在双面光伏组件下方的地表上方,所述反光地膜具有阻挡透光及向上反射光线的性能;
[0011](4)、将所述拉结网覆盖在所述反光地膜的上方,其中所述拉结网由多个横向拉结绳和多个竖向拉结绳组成;
[0012](5)、通过多个所述地钉将所述拉结网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地钉设置在所述横向拉
结绳与所述竖向拉结绳的交叉处,通过所述拉结网同时将所述反光地膜固定在地面上;
[0013](6)所述地面增效地膜机构的反光地膜的上表面,将到达该地膜的光线反射到双面光伏组件上,增加发电量。
[0014]所述光伏电站包括多个光伏阵列,所述增效地膜机构为多个,各所述光伏阵列包括多个双面光伏组件,两相邻的所述光伏阵列之间设有间隔,所述间隔的地面形成种植区,各所述光伏阵列的下方地面形成光伏区,各所述增效地膜机构铺设在所述光伏区;所述光伏区的地面高度,均高出种植区。
[0015]所述的双面光伏组件下方地面的地表形状,为向上凸起的半圆弧面,利于在其形状的引导下、形成局部气流将双面光伏组件的热量导向种植区,增大种植区的蒸发降低光伏区及双面光伏组件的温度;同时将自然降水或人工喷洒的水分引导到种植区,避免水分停留在反光地膜的上表面、蒸发后形成水渍。
[0016]所述反光地膜的底面涂覆黑色涂层,所述反光地膜的顶面涂覆银色涂层。
[0017]所述地钉为带倒钩型地钉或U型地钉。
[0018]一种采用上述地膜铺设方法的光伏电站地膜增效检测系统,包括二个组串式逆变器、光伏电缆、二个辐照仪、通讯线、监控后台、第一光伏阵列、第二光伏阵列以及采用上述地膜铺设方法的增效地膜机构,所述增效地膜机构铺设在所述第一光伏阵列的下方,所述第一光伏阵列包括第一双面发电光伏组件,所述第二光伏阵列包括第二双面发电光伏组件,所述第一双面发电光伏组件、第二双面发电光伏组件分别通过所述辐照仪与所述监控后台通讯连接,所述第一双面发电光伏组件、第二双面发电光伏组件分别通过所述组串式逆变器与所述监控后台电性连接。
[0019]二个所述辐照仪包括第一辐照仪、第二辐照仪,所述第一辐照仪包括第一正面传感器、第一背面传感器,所述第二辐照仪包括第二正面传感器、第二背面传感器,所述第一双面发电光伏组件包括第一正面光伏组件、第一背面光伏组件,所述第一正面光伏组件、第一背面光伏组件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正面传感器、第一背面传感器与所述监控后台通讯连接,所述第二双面发电光伏组件包括第二正面光伏组件、第二背面光伏组件,所述第二正面光伏组件、第二背面光伏组件分别通过所述第二正面传感器、第二背面传感器与所述监控后台通讯连接。
[0020]还包括第一通讯线、第二通讯线,所述第一辐照仪、第二辐照仪分别通过所述第一通讯线、第二通讯线与所述监控后台通讯连接。
[0021]还包括第一光伏电缆、第二光伏电缆,二个所述组串式逆变器包括第一组串式逆变器、第二组串式逆变器,所述第一组串式逆变器、第二组串式逆变器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光伏电缆、第二光伏电缆与所述监控后台电性连接。
[0022]所述第一光伏阵列还包括第一光伏组件支架、多个第一混凝土管桩,所述第一光伏组件支架通过多个所述第一混凝土管桩安装在地面上,所述第一双面发电光伏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光伏组件支架上;所述第二光伏阵列还包括第二光伏组件支架、多个第二混凝土管桩,所述第二光伏组件支架通过多个第二混凝土管桩安装在地面上,所述第二双面发电光伏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光伏组件支架上。
[0023]需要说明的是:
[0024]前述“第一、第二
…”
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本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6]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0027]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光伏电站的增效地膜铺设方法,该增效铺设方法先将清除双面光伏组件下方地面的表面植被及杂草,并形成所需形状地表,方便反光地膜的铺设,再将反光地膜平整的覆盖在光伏电站下方的地表上方,反光地膜具有阻挡透光及反射光线的性能,阻挡透光的性能可避免光照透过反光地膜,起到抑制反光地膜下方杂草生长的作用,反射光线的性能可将照射在反光地膜上的光照反射回光伏电站的双面发电光伏组件,以提高双面发电光伏组件的背面光照强度,增加电转换效率,提高光伏电站的双面组件发电量;然后将拉结网覆盖在反光地膜的上方,最后再采用多个地钉将拉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电站的增效地膜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用于采用双面光伏组件发电光伏电站的地面增效地膜机构,所述增效地膜机构包括反光地膜、拉结网、多个地钉;(2)、对双面光伏组件下方的地面进行作业,清除双面光伏组件下方地面的表面植被及杂草,并将双面光伏组件下方的地面整理,形成所需形状地表;(3)、将所述增效地膜机构的反光地膜,平整的覆盖在双面光伏组件下方的地表上方,所述反光地膜具有阻挡透光及向上反射光线的性能;(4)、将所述拉结网覆盖在所述反光地膜的上方,其中所述拉结网由多个横向拉结绳和多个竖向拉结绳组成;(5)、通过多个所述地钉将所述拉结网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地钉设置在所述横向拉结绳与所述竖向拉结绳的交叉处,通过所述拉结网同时将所述反光地膜固定在地面上;(6)所述地面增效地膜机构的反光地膜的上表面,将到达该地膜的光线反射到双面光伏组件上,增加发电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伏电站的增效地膜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电站包括多个光伏阵列,所述增效地膜机构为多个,各所述光伏阵列包括多个双面光伏组件,两相邻的所述光伏阵列之间设有间隔,所述间隔的地面形成种植区,各所述光伏阵列的下方地面形成光伏区,各所述增效地膜机构铺设在所述光伏区;所述光伏区的地面高度,均高出种植区。3.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伏电站的增效地膜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面光伏组件下方地面的地表形状,为向上凸起的半圆弧面,利于在其形状的引导下、形成局部气流将双面光伏组件的热量导向种植区,增大种植区的蒸发降低光伏区及双面光伏组件的温度;同时将自然降水或人工喷洒的水分引导到种植区,避免水分停留在反光地膜的上表面、蒸发后形成水渍。4.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伏电站的增效地膜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地膜的底面涂覆黑色涂层,所述反光地膜的顶面涂覆银色涂层。5.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伏电站的增效地膜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钉为带倒钩型地钉或U型地钉。6.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地膜铺设方法的光伏电站地膜增效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二个组串式逆变器、光伏电缆、二个辐照仪、通讯线、监控后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理刘圣成李冠峰姚文杰华林青罗智超陈树伟刘佳柯潮彬练成雄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开发区粤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