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冰点取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15577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给出一种冰点取热装置,它的结构包括:壳体、联动装置、可变形换热单元、电机、底座。可变形换热单元由两片不锈钢薄板组成,两组换热单元中间的空间形成冰浆流道,并安装在壳体内。可变形换热单元内流通乙二醇溶液。电机通过联动装置带动可变形换热单元产生规律性的微变形;低温水在壳程流动,两种流体通过可变形换热单元壁面换热。在规律性的微变形下,不断促使刚刚放热结成的薄冰脱落,并与未结冰的低温水混合形成冰浆,冰浆在水泵的推动下排出换热器。下排出换热器。下排出换热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冰点取热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运动及物态变化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冰点取热装置,属于低温热能利用


技术介绍

[0002]水的凝固热为336kJ/kg,即1kg、0℃水凝固成0℃冰时释放336kJ的热量,而1kg的水降低1℃所释放的热量是4.2kJ,即水的凝固热大约是水比热容的80倍,水的凝固热大,因此水凝固放热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0003]近几年,许多研究都在尝试提取水的凝固热作为热泵的低温热源,因为我国的水资源短缺、北方气温寒冷,水源热泵的应用不但受到水源的限制也受到水温的限制,如果能顺利提取凝固热将会创造良好的应用价值。
[0004]水在凝固放热后会结冰,而一项取热装置的关键技术是能将冰除掉并排出,凝固热才能得到持续不断的提取。目前国内采取的相关技术有机械刮冰、撞击除冰、热熔冰等方式,机械刮冰刮刀会磨损,同时刮刀与换热壁面存在一定间隙,除冰效果较差;撞击除冰法采用固液流化床和旋流除砂工艺,但砂的撞击在冰层达到一定厚度时很难及时将并除掉,而且会有局部撞击不到的死角;热熔冰的方式为定时加热壁面除冰,采用一种高温热源,瞬时加热换热壁面,使与壁面接触的冰融化,这样冰层便整体剥落,但对于热源的需热量相对较大,运行成本变高。
[0005]上述凝固热提取技术存在实际应用的缺陷,因此需要研究出一项切实可行的提热技术才能使热泵在水源少、水温低的条件下仍可以制热,实现供暖、供热水等重要功能,因此这一技术值得深入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水凝固放热时结冰需要除冰、排冰的问题,本技术给出一种能以较低运行费用获得水的凝固热的装置“一种冰点取热装置”。它适用于温度接近零度的污水、地表水等水质,可以实现低成本连续运行。
[0007]一种冰点取热装置的结构主要包括:壳体、联动装置、可变形换热单元、电机、底座。可变形换热单元由两片不锈钢薄板组成,两组换热单元中间的空间形成冰浆流道,并安装在壳体内。可变形换热单元内流通乙二醇溶液。电机通过联动装置带动可变形换热单元产生规律性的微变形。
[0008]低温水在壳程流动,乙二醇溶液在可变形换热单元内流动,两种流体通过可变形换热单元壁面换热。电机通过联动装置带动可变形换热单元产生规律性的微变形,不断促使刚刚放热结成的薄冰脱落,并与未结冰的低温水混合形成冰浆,冰浆在水泵的推动下排出换热器。
[0009]所述联动装置包括:凸轮、连杆、轴和斜铁;电机缓慢转动,电机轴的一端固定一个凸轮,通过凸轮转动,推动上下两个连杆做竖直方向的往复运动,连杆的另一端安装有带滑
槽的斜铁。换热器内有一根固定换热单元板的轴,在伸出壳体的一端带有滑动轮,滑动轮嵌在滑槽内运动。在连杆往复运动时轴就被推动做横向运动。
[0010]所述可变形换热单元包括:两片不锈钢薄板、固定轴套;不锈钢薄板压制成波纹,有助于在轴的推动下变形而不被撕裂。轴套由聚四氟乙烯制作,安装在每片换热板间,轴从板片和轴套间穿过。
[0011]所述壳体包括:上封头、下封头、侧板、端板、低温水进口、冰浆出口、乙二醇溶液进出口;封头和侧板、端板采用碳钢材质,并有防腐涂层。
[0012]低温水由下封头的低温进口进入,流经每一个流道时部分低温水凝固放热,并在机械力的作用下脱冰,然后以冰水混合的冰浆状态由上封头排出;
[0013]乙二醇溶液的进出口在壳体的端板侧,溶液在板片间流动,可根据工况设计多个流程。封头端盖可以拆卸,便于清理低温水所携带的污杂物。
[0014]本技术的优点是:
[0015]1,通过较小的机械力可使换热板微变形达到除冰的作用;
[0016]2,污水通道进出封头有可拆卸的端盖,方便清洗污水通道;
[0017]3,在换热板的往复变形运动中,换热器污水侧壁面也不容易结污垢,保证了换热器的较高传热系数。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一种冰点取热装置实施例的总体图主视图;
[0019]图2是本技术一种冰点取热装置实施例的总体图右视图;
[0020]图3是本技术一种冰点取热装置实施例的换热板结构图;
[0021]图4是本技术一种冰点取热装置实施例的换热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3]图1和图2给出了本技术一种冰点取热装置实施例的总体图。
[0024]本技术一种冰点取热装置实施例的总体结构,它的构造包括:上封头10、下封头11、低温水进口12、冰浆出口13、侧板20、乙二醇溶液进口21、乙二醇溶液出口22、前后端板 24、联杆30、电机31、支架32、底座40
[0025]工作流程为
[0026]1,低温水从低温水进口12流入下封头11,然后分别流入各冰浆流道,放出凝固热后结冰与未结冰的低温水混合,以冰浆的形式从冰浆出口13排出;
[0027]2,乙二醇溶液从乙二醇溶液进口21流入可变形换热单元内,吸收低温水中的热量后升温,由乙二醇溶液出口22流出;低温水降温至零度结冰放出凝固热;
[0028]3,电机通过联杆30、轴33构成的联动装置,带动可变形换热单元规律性的产生微变形,不断促使刚刚放热结成的薄冰脱落,并与未结冰的低温水混合形成冰浆。
[0029]图3给出了本实用微形变冰点取热装置实施例的换热板结构图。
[0030]它的构造包括:换热单元23、轴33、短轴套34、长轴套35、上封板14、下封板15。
[0031]两片不锈钢薄板组成换热单元23,不锈钢薄板压制成波纹,有助于在轴的推动下
变形而不被撕裂。由短轴套34和长轴套35固定流道,轴套采用聚四氟乙烯制作,安装在每片换热板间,轴33从板片和轴套间穿过;上封板14和下封板15在冰浆流道处开孔,由低温水进口 12进入的低温水由此进入流道进行换热。
[0032]图4给出了本实用微形变冰点取热装置实施例的换热结构图。
[0033]本实用微形变冰点取热装置实施例的低温水由低温水进口12进入下封头11,然后进入各冰浆流道,放出凝固热后以冰浆的状态流入上封头10,然后由冰浆出口13排出换热器;乙二醇溶液由位于端板24上的乙二醇溶液进口21进入端板内腔,然后分别流进上排换热单元,换热后由另一侧端板内腔换向后再进入下排换热单元,最后由乙二醇溶液出口22排出;两种流体通过可变形换热单元23壁面换热,乙二醇溶液吸收热量,温度升高,低温水不断放热结冰放出凝固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冰点取热装置,它的结构包括:壳体、联动装置、换热单元、电机、底座;换热单元由两片不锈钢薄板组成,两组换热单元中间的空间形成冰浆流道,并安装在壳体内,低温水在壳程流动,乙二醇溶液在换热单元内流动,两种流体通过换热单元壁面换热,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单元为可变形换热单元,电机通过联动装置带动可变形换热单元产生规律性的微变形,不断促使刚刚放热结成的薄冰脱落,并与未结冰的低温水混合形成冰浆排出。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点取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装置是一套机械运动装置,包括:凸轮、连杆、轴和斜铁;电机缓慢转动,电机轴的一端固定一个凸轮,通过凸轮转动,推动上下两个连杆做竖直方向的往复运动,连杆的另一端安装有带滑槽的斜铁,换热器内有一根固定换热单元板的轴,在伸出壳体的一端带有滑动轮,滑动轮嵌在滑槽内运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雁秋李强肖开乐罗最稳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大金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