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定位系统、定位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41440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施工定位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定位系统、定位方法。所述定位系统包括吊装现场测算装置和控制台,所述吊装现场测算装置包括姿态控制模块、信息收集模块和信息处理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台、姿态控制模块、信息收集模块和信息处理模块等电子信息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上的应用,让操作人员能够在远程清楚识别需要吊装操作的位置以及吊装部件离安装位置的距离,极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操作风险,保证施工质量,降低人力和施工运营成本,改善施工散乱的现状,提高施工的安全性,为装配式施工提供科学的依据,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所述定位方法利用该定位系统实施,具有同样的优点。具有同样的优点。具有同样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定位系统、定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施工定位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定位系统、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是指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将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而建成的建筑。由于其采用了工业化的生产方式,质量和精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传统的“空鼓、裂缝、渗漏、蜂窝麻面”等质量通病得到了根治,再加上实现装配式装修,能够为业主提供完整的建筑成品,总体的建筑品质有了质的提高。除此之外,绿色节能和减少人力成本也会产生非常良好的社会效益。
[0003]最近10年的发展,我国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装配式住宅体系,即形成了以轻钢结构为主,以木结构、轻钢-木结构,轻钢-钢筋混凝土结构和轻钢-钢结构为补充的装配式住宅结构体系。并且,在住宅集成方面也有了进一步的探索。比如现在的远大住工,万科现在推行的装配式住宅的建设等等。改变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向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工业化方向转型已是大势所趋。
[0004]然而装配式建筑施工时还存在诸多技术难题,导致施工质量不高。尤其装配式的竖向构件定位问题,在施工中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传统吊装全靠塔吊操作员远距离观察、操作面人员对讲指挥和施工平面工作人员的配合,对塔吊操作员要求高,施工速度慢、安全风险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定位系统,旨在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定位系统,包括吊装现场测算装置和控制台,所述吊装现场测算装置包括姿态控制模块、信息收集模块和信息处理模块;
[0007]所述控制台用于发出第一控制指令;
[0008]所述姿态控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控制指令,以调整吊装现场测算装置的姿态,并向信息收集模块发出第二控制指令;
[0009]所述信息收集模块用于接收第二控制指令,以对装配式建筑进行激光扫描以及测量所述吊装现场测算装置的倾斜角度,并将扫描数据和倾斜角度数据发送至姿态控制模块和信息处理模块;所述姿态控制模块接收扫描数据和倾斜角度数据以进行姿态校准;
[0010]所述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扫描数据和倾斜角度数据,以及用于采集装配式建筑的单目图像和双目图像,并将所接收的扫描数据和倾斜角度数据与双目图像采用三维重构技术汇总至单目图像中,汇总数据发送至所述控制台;所述控制台接收汇总数据,并进行显示。
[0011]优选的,所述控制台包括:
[0012]第一无线数据传输模块;
[0013]控制模块,用于发出第一控制指令;所发出的第一控制指令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发送至所述姿态控制模块;
[0014]图像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汇总数据;
[0015]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汇总数据。
[0016]优选的,所述姿态控制模块包括:
[0017]第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
[0018]微处理器A;所述微处理器A通过所述第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接收第一控制指令,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发出姿态调整指令;并用于发出第二控制指令;并用于接收扫描数据和倾斜角度数据以发出姿态校准指令;
[0019]横向舵机;所述横向舵机根据所述姿态调整指令调整所述吊装现场测算装置的横向姿态,根据所述姿态校准指令校准所述吊装现场测算装置的横向姿态;
[0020]纵向舵机;所述纵向舵机根据所述姿态调整指令调整所述吊装现场测算装置的纵向姿态,根据所述姿态校准指令校准所述吊装现场测算装置的纵向姿态。
[0021]优选的,所述信息收集模块包括:
[0022]微处理器B,用于接收第二控制指令,并发出驱动指令;并用于将扫描数据和倾斜角度数据发送至姿态控制模块和信息处理模块;
[0023]精密舵机,用于接收驱动指令,以驱动激光雷达发生位移;
[0024]激光雷达,用于对装配式建筑进行激光扫描,以获得扫描数据;
[0025]陀螺仪,用于测量所述吊装现场测算装置的倾斜角度,以获得倾斜角度数据。
[0026]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收集模块还包括:
[0027]定位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吊装现场测算装置的定位信息;所述定位信息至少包括经度纬度、海拔高度、模块角度以及时间。
[0028]优选的,所述控制台还用于显示所述定位模块所获取的定位信息。
[0029]优选的,所述信息处理模块包括:
[0030]微处理器C,用于接收扫描数据和倾斜角度数据;用于将所接收的扫描数据和倾斜角度数据与双目图像采用三维重构技术汇总至单目图像中;
[0031]双目摄像头,用于采集双目图像;
[0032]单目摄像头,用于采集单目图像;
[0033]图传模块,用于将汇总数据发送至所述控制台。
[003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方法利用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定位系统实施,包括以下步骤:
[0035]调整吊装现场测算装置的姿态;
[0036]对装配式建筑进行激光扫描以及测量所述吊装现场测算装置的倾斜角度;
[0037]根据扫描数据和倾斜角度数据对吊装现场测算装置进行姿态校准;
[0038]采集装配式建筑的单目图像和双目图像,并将扫描数据和倾斜角度数据与双目图像采用三维重构技术汇总至单目图像中;
[0039]显示汇总数据。
[0040]优选的,所述三维重构技术依赖立体匹配算法,是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将现实三维信息获取到计算机的过程,所述三维重构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0041]图像获取:使用摄像机获取三维物体的二维图形;
[0042]摄像机的标定:求解出摄像机的内外参数,结合图像的匹配结果得到空间中的三维点坐标,进行三维重建,使用棋盘格,利用张氏标定法进行标定;
[0043]特征提取:以特征点为匹配基元,匹配算法采用BM算法,提取特征;
[0044]立体匹配:根据所提取的特征来建立图像对之间对应关系,将同一物理空间点在两幅不同图像中的成像点进行一一对应:
[0045]三维重建:根据以上所得信息恢复出三维场景信息。
[004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定位系统,包括吊装现场测算装置和控制台,所述吊装现场测算装置包括姿态控制模块、信息收集模块和信息处理模块。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台、姿态控制模块、信息收集模块和信息处理模块等电子信息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上的应用,让操作人员能够在远程清楚识别需要吊装操作的位置以及吊装部件离安装位置的距离,极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操作风险,保证施工质量,降低人力和施工运营成本,改善施工散乱的现状,提高施工的安全性,为装配式施工提供科学的依据,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004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调整吊装现场测算装置的姿态;对装配式建筑进行激光扫描以及测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定位系统,包括吊装现场测算装置和控制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现场测算装置包括姿态控制模块、信息收集模块和信息处理模块;所述控制台用于发出第一控制指令;所述姿态控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控制指令,以调整吊装现场测算装置的姿态,并向信息收集模块发出第二控制指令;所述信息收集模块用于接收第二控制指令,以对装配式建筑进行激光扫描以及测量所述吊装现场测算装置的倾斜角度,并将扫描数据和倾斜角度数据发送至姿态控制模块和信息处理模块;所述姿态控制模块接收扫描数据和倾斜角度数据以进行姿态校准;所述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扫描数据和倾斜角度数据,以及用于采集装配式建筑的单目图像和双目图像,并将所接收的扫描数据和倾斜角度数据与双目图像采用三维重构技术汇总至单目图像中,汇总数据发送至所述控制台;所述控制台接收汇总数据,并进行显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台包括:第一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控制模块,用于发出第一控制指令;所发出的第一控制指令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发送至所述姿态控制模块;图像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汇总数据;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汇总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姿态控制模块包括:第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微处理器A;所述微处理器A通过所述第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接收第一控制指令,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发出姿态调整指令;并用于发出第二控制指令;并用于接收扫描数据和倾斜角度数据以发出姿态校准指令;横向舵机;所述横向舵机根据所述姿态调整指令调整所述吊装现场测算装置的横向姿态,根据所述姿态校准指令校准所述吊装现场测算装置的横向姿态;纵向舵机;所述纵向舵机根据所述姿态调整指令调整所述吊装现场测算装置的纵向姿态,根据所述姿态校准指令校准所述吊装现场测算装置的纵向姿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收集模块包括:微处理器B,用于接收第二控制指令,并发出驱动指令;并用于将扫描数据和倾斜角度数据发送至姿态控制模块和信息处理模块;精密舵机,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松朱军郭磊李杰徐东升周杰段勇邱锐陈胜召朱丰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设集团中南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