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政府购买服务的公共交通服务系统的联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41428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政府购买服务的公共交通服务系统的联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公交运营服务标准;2)、建立基于公交服务标准的公交运营成本规制法则;3)、建立公交票款收入与人次票价联动;4)、构建服务考核成绩与绩效的关系;5)、测算基于公交服务标准、成本、考核、票价的公交财政补贴。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是从实践规制法则上理清行业管理部门与公交企业各自的责任,考虑公交财政承受能力和运营效率;二是通过成本规制要求公交运营成本的合法、合规,并结合公交运营服务标准制定;三是公交票价的定制和调整与成本水平挂钩;四是公交考核绩效与公交服务数量与质量标准的完成情况挂钩;五是公交财政实发补贴考虑公交考核绩效。五是公交财政实发补贴考虑公交考核绩效。五是公交财政实发补贴考虑公交考核绩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政府购买服务的公共交通服务系统的联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政府购买城市公共交通服务
,特别是一种基于政府购买服务的公共交通服务系统的联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政府购买服务,是指各级国家机关将属于自身职责范围且适合通过市场化方式提供的服务事项,按照政府采购方式和程序,交由符合条件的服务供应商承担,并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等因素向其支付费用的行为。城市公共交通作为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出行需求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属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范围。
[0003]随着人工、物价等成本的上涨和我国多数城市持续的低票价政策实施,我国的绝大多数公交企业仅凭借票款收入已难以覆盖成本,需要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弥补公交运营亏损。我国传统的公交财政补贴包括:一事一议式补贴、讨价还价式补贴、专项补贴、兜底式补贴等几种模式,但普遍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服务标准由行业管理部门或公交企业自行决定,考虑公交财政可承受能力、满足基本公共出行服务等问题不全面;二是公交成本标准由公交企业自行决定,在年度审计的约束下,基本上合法、合规,但不一定合理;三是公交财政补贴与服务水平缺少关联性,公交企业缺少主动提质、增效的积极性;四是公交财政补贴与公交客运量和票制票价决定的票款收入关系不明确,一定程度上把因各种原因导致客运量上升或下降的变化压力都压到了公交企业身上。
[0004]综上所述,在传统公交财政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公交企业认为财政补贴的不到位,导致公交企业亏损严重;政府财政部门认为公交财政补贴过多,资金压力过大。随着公交运营资金缺口的越来越大,政府和公交企业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因此,有必要通过一定的方法调和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矛盾。目前,针对购买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的研究没有实现公共交通服务标准、成本、考核、票价、补贴联动,相关的专利也没有形成。需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理念建立规则,形成公共交通服务标准、成本、考核、票价、补贴联动方法,解决现存的公交运力与财政承受能力、公共出行服务需求不匹配、成本标准不明确导致的成本不合理,公交企业提质、增效积极性不高,与票款收入关系不清晰等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建立公交运营服务标准,构建服务考核成绩与绩效的关系,测算与人次票价联动的公交票款收入以及各项成本的费用,从而确定公交财政补贴的基于政府购买服务的公共交通服务系统的联动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基于政府购买服务的公共交通服务系统的联动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1)、建立公交运营服务标准:
[0008]通过城市公交企业历年数据和客流需求预测,结合政府财政预算,设置各城市公
交企业的公交总量要求和数量标准,包括公交线路计划运营总里程和载客时间,并预留应急预算;
[0009]2)、建立基于公交服务标准的公交运营成本规制法则:
[0010]核算出公交运营成本如下:
[0011]Cg=Rg+Gg+Zg+Jg
[0012]式中,
[0013]Rg——规制年度人员工资及工资性支出,其费用与提供的公交运营数量标准相关,公式如下:
[0014][0015]其中,S指驾驶员工作总时间,包含载客工作时间和空驶工作时间,Tg指驾驶员标准工作时间,W指驾驶员的参考工资基准,vg指管理辅助人员与驾驶员的配比,a指驾驶员工资系数,b管理辅助人员工资系数,s至少包括五险一金、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这些参数根据法律或当地企业前三年的数据进行设置。
[0016]Gg——固定资产投入的年度折旧,具体包括企业提供与公共汽电车运营服务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固定资产的折旧额,由政府或社会无偿投入形成的固定资产和评估增值固定资产不计入固定资产折旧费,固定资产盘亏、毁损、闲置、自主提前报废和处置净损失不计入固定资产折旧费;
[0017]Zg——其他直接运营费用,具体包括燃料及电力消耗、保修费、轮胎费、保险费、安全事故损失费、租赁费、安全生产费、IC卡使用费、信息化设备费,即:
[0018]Zg=Bg
×
L
[0019]其中,Bg代表每公里的费用标准,L代表公交运营数量标准,即运营里程;
[0020]Jg——年度间接运营成本,包括管理费用;
[0021]综上,基于公交服务标准的公交运营成本为:
[0022][0023]3)、建立公交票款收入与人次票价联动:
[0024]Ps=Pr
×
N
[0025]其中,Ps代表票款收入,Pr代表人次票价,人次票价受票价与成本比例、财政补贴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居民公交通勤支出占可支配收入比例多个因素影响;N代表客运量;
[0026]4)、构建服务考核成绩与绩效的关系:
[0027]建立公交运营服务考核的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并设定相应的考核标准;考核指标根据城市特点会有所不同,数量指标包括:高峰时段出车率、高峰时段正点发车率、计划载客里程完成率;质量指标包括:服务设施完备率、运营服务合格率、车辆整洁合格率、驾驶员实际配置率、驾驶员工资实发率、线路运行首末班时间达标率、公交车辆中途故障率、公共汽电车责任事故死亡率、公共汽电车责任事故率、公共汽电车信息实时预报率、投诉案件数占运营里程比率、投诉处理完结率、车载智能终端使用率、企业基础管理;
[0028]根据当地企业前三年数据和服务质量考核情况,设定公交运营服务数量指标和质
量指标,分别建立数量考核结果、质量考核结果与绩效的关系;即:
[0029]Jk=Jks+Jkz
[0030]其中,Jk代表考核绩效;Jks代表数量考核绩效;Jkz代表质量考核绩效;
[0031]数量考核绩效的考核内容包括:“计划载客里程完成率”、“高峰发车计划完成率”、“高峰正点发车率”,是对公交运营服务数量标准要求的服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数量考核绩效与考核成绩逆向挂钩,即:
[0032]当Sc-Sct≥0,Jks=0;
[0033]当Sc-Sct<0,Jks=(Sc-Sct)
×
(Cg-Ps)
×
c
[0034]其中,Jks代表数量考核绩效;Sc代表数量考核成绩;Sct代表数量考核成绩合格标准;c代表数量绩效与规制成本及实际收入差额的挂钩比例;
[0035]质量考核绩效的考核内容包括:服务水平、服务效率、安全水平,是对公交运营质量情况进行的考核,质量考核绩效与考核成绩正向与逆向双重挂钩,即:
[0036]当Zc>Zct1,Jks=(Zc-Zct1)
×
(Cg-Ps)
×
d
[0037]当Zct2≤Zc≤Zct1,Jks=0
[0038]当Zc<Zct2,Jks=(Zc-Zct2)
×
(Cg-Ps)
×
d
[0039]其中,Jks代表质量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政府购买服务的公共交通服务系统的联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公交运营服务标准:通过城市公交企业历年数据和客流需求预测,结合政府财政预算,设置各城市公交企业的公交总量要求和数量标准,包括公交线路计划运营总里程和载客时间,并预留应急预算;2)、建立基于公交服务标准的公交运营成本规制法则:核算出公交运营成本如下:Cg=Rg+Gg+Zg+Jg式中,Rg——规制年度人员工资及工资性支出,其费用与提供的公交运营数量标准相关,公式如下:其中,S指驾驶员工作总时间,包含载客工作时间和空驶工作时间,Tg指驾驶员标准工作时间,W指驾驶员的参考工资基准,vg指管理辅助人员与驾驶员的配比,a指驾驶员工资系数,b管理辅助人员工资系数,s至少包括五险一金、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Gg——固定资产投入的年度折旧,具体包括企业提供与公共汽电车运营服务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固定资产的折旧额,由政府或社会无偿投入形成的固定资产和评估增值固定资产不计入固定资产折旧费,固定资产盘亏、毁损、闲置、自主提前报废和处置净损失不计入固定资产折旧费;Zg——其他直接运营费用,具体包括燃料及电力消耗、保修费、轮胎费、保险费、安全事故损失费、租赁费、安全生产费、IC卡使用费、信息化设备费,即:Zg=Bh
×
L其中,Bg代表每公里的费用标准,L代表公交运营数量标准,即运营里程;Jg——年度间接运营成本,包括管理费用;综上,基于公交服务标准的公交运营成本为:3)、建立公交票款收入与人次票价联动:Ps=Pr
×
N其中,Ps代表票款收入,Pr代表人次票价,人次票价受票价与成本比例、财政补贴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居民公交通勤支出占可支配收入比例多个因素影响;N代表客运量;4)、构建服务考核成绩与绩效的关系:建立公交运营服务考核的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并设定相应的考核标准;数量指标包括:高峰时段出车率、高峰时段正点发车率、计划载客里程完成率;质量指标包括:服务设施完备率、运营服务合格率、车辆整洁合格率、驾驶员实际配置率、驾驶员工资实发率、线路运行首末班时间达标率、公交车辆中途故障率、公共汽电车责任事故死亡率、公共汽电车责任
事故率、公共汽电车信息实时预报率、投诉案件数占运营里程比率、投诉处理完结率、车载智能终端使用率、企业基础管理;根据当地企业前三年数据和服务质量考核情况,设定公交运营服务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分别建立数量考核结果、质量考核结果与绩效的关系;即:Jk=Jks+Jkz其中,Jk代表考核绩效;Jks代表数量考核绩效;Jkz代表质量考核绩效;数量考核绩效的考核内容包括:“计划载客里程完成率”、“高峰发车计划完成率”、“高峰正点发车率”,是对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江平钟朝晖姜仙童吴艳平杜光远余坤胡爱秀王昌李韫慧钟志敏
申请(专利权)人:交科院技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