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施工放线桩及放线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413986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沥青路面施工放线桩及放线施工方法,包括桩头和连接在所述桩头的下端的桩腿,在所述桩头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支撑杆,在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桩头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导向轴承,在所述导向轴承和所述桩头通过钢丝绳和紧绳器相连;其中,所述钢丝绳的末端绕过所述导向轴承后与所述紧绳器的一端相连,所述紧绳器远离所述导向轴承一端的连接线与所述桩头相连;并且,在所述支撑杆的下侧连接有可调斜撑,所述可调斜撑用于调节所述支撑杆上的导向轴承的高度。利用上述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基准线张拉受力不均匀或在钢桩上下滑动时使钢丝绳松弛而使基准线产生挠度,从而造成沥青路面最终平整度不好,甚至不合格,或使路面结构层的厚度出现错误的问题。厚度出现错误的问题。厚度出现错误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沥青路面施工放线桩及放线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具设计
,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沥青路面施工放线桩及放线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代化的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的沥青路面摊铺均采用现代化的大型摊铺机作业,无论是道路的水稳基层还是沥青路面中下面层均采用摊铺机左右挂基准进行施工,摊铺机的左右两个传感器触手在左右两侧的细钢丝绳上滑动前进,俗称“走钢丝”法,通常选用直径2-3mm的钢丝绳作为基准线,钢丝绳的两端与钢筋桩连接,两端装有紧绳器和测力器,张拉长度以150-200m为佳,且须在两端用紧绳器同时张拉紧,避免因钢丝绳不紧而产生挠度,张拉力以1KN为宜,中间有小刚钎并带有固定架,小钢钎选用直径16-18的圆钢筋,钢钎间距一般采用5-10m(直线不大于10m,曲线不大于5m),钢钎打设在距铺设面宽外30-40cm处,道路两侧路面均采用钢丝控制标高,标高误差控制在(-1mm,+2mm)之间,钢丝绳两端拉线钢桩必须埋设牢固,在整个作业期间均应有专人看管,严禁行人碰触钢丝绳,发现钢丝绳异常时,立即恢复钢丝绳基准线,测量人员紧盯施工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路面施工放线桩,包括桩头和连接在所述桩头的下端的桩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桩头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支撑杆,在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桩头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导向轴承,在所述导向轴承和所述桩头通过钢丝绳和紧绳器相连;其中,所述钢丝绳的末端绕过所述导向轴承后与所述紧绳器的一端相连,所述紧绳器远离所述导向轴承一端的连接线与所述桩头相连;并且,在所述支撑杆的下侧连接有可调斜撑,所述可调斜撑用于调节所述支撑杆上的导向轴承的高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路面施工放线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斜撑包括螺母套筒以及分别适配连接在所述螺母套筒两端的第一螺栓旋杆和第二螺栓旋杆;其中,所述第一螺栓旋杆远离所述螺母套筒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杆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栓旋杆远离所述螺母套筒的一端与所述桩头的下端转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沥青路面施工放线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通过第一铰链与所述桩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栓旋杆通过第二铰链与所述支撑杆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栓旋杆通过第三铰链与所述桩头的下端转动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沥青路面施工放线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桩头上开设有与所述紧绳器相对应的定位孔洞,所述紧绳器的连接线通过所述定位孔洞后与所述桩头远离所述紧绳器一侧的线卡相连结。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沥青路面施工放线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力器,其中,所述测力器设置在所述钢丝绳上处于所述导向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思谋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