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渔网机的自动控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1373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渔网机领域内的一种渔网机的自动控制结构,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设置有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经线预抽机构,所述经线预抽机构配合设置有经线张力机构,所述经线张力机构配合设置有送经机构,所述送经机构配合设置有编织机构和纬线送线机构,所述编织机构配合设置有主卷网机构,所述主卷网机构配合设置有后卷网机构;只需要通过自动控制柜调整送经伺服电机以及卷网伺服电机转动的时间即可,无需人工进行换卷网凸轮以及换链轮,极大减小了操作强度,降低了停机次数,提升了织网效率,使得渔网机能够编织的渔网的网目不受限制,增加了网目的多样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渔网机。渔网机。渔网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渔网机的自动控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焊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公告号:CN 204917455 U,公告日期:2015.12.30一种有结渔网机电子送经装置,它包括:控制器;经线辊,经线辊上衔接经线;经线辊驱动机构,经线辊驱动机构与经线辊传动连接,经线辊驱动机构的控制输入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相连接;送经速度检测机构,送经速度检测机构与经线辊上的经线接触,以便其用于检测经线辊的实际送经速度信号;比较器,比较器的一输入端接收给定送经速度信号,比较器的另一输入端与送经速度检测机构的信号输出端相连接,以便比较器的另一输入端接收实际送经速度信号。本技术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反应灵敏可靠,对于经线速度的变化能够做出迅速而准确的调整,从而准确和均匀地送出经线,提高网片质量。但是,当需要改网目时需要人工换卷网凸轮、换链轮,同时在换线盘过结时需要人为转动主卷网以改变速度,织网效率低,并且会出现网目大小不一致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渔网机的自动控制结构,能够提高网片质量,减小操作强度,提升织网效率,并且增加网目的多样性。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渔网机的自动控制结构,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设置有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经线预抽机构和主传动机构,所述经线预抽机构配合设置有经线张力机构,所述经线张力机构配合设置有送经机构,所述送经机构配合设置有编织机构和纬线送线机构,所述编织机构配合设置有主卷网机构,所述主卷网机构配合设置有后卷网机构;所述主传动机构包括主轴,所述主轴的左侧与主减速机相连,所述主减速机与主电机相连,所述主轴的右侧端头连接有主编码器;所述卷网机构包括主卷网辊,所述主卷网辊的一端与卷网减速机相连,所述卷网减速机与卷网伺服电机相连,所述主卷网辊的下方设置有主卷网压辊,所述主卷网压辊与主卷网辊传动连接;所述送经机构包括前送经辊,所述前送经辊的两端与支架相连,所述前送经辊的下方设置有主送经压辊,所述主送经压辊的下方设置有主送经辊,所述主送经辊的一端与送经减速机相连,所述送经减速机与送经伺服电机相连。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经线从经线预抽机构绕设至经线张力机构,之后再通过送经机构至编织机构,同时纬线也送至编织机构,通过编织机构将经线与纬线进行编制成网,渔网经卷网机构卷绕成筒,其中主轴保持转动,主送经辊在送经伺服电机的带动下间歇转动,主卷网辊在卷网伺服电机的带动下间隙转动,主轴转动至设定的角度,主编码器记录主轴转动的信息,并发出信号至自动控制柜,通过自动控制柜发出指令使得送经伺服电机带动主送经辊转动,进而将经线朝着编制机构抽出,与纬线一同编织成网,当主轴转动至下一个设定角度,该角度意味着一排网目的编制成功,此时主编码器相
自动控制柜发出信号,使得自动控制柜发出指令,则送经伺服电机停止运行,同时卷网伺服电机转动,带动主卷网辊和主卷网压辊转动,使得编制好的渔网向绕卷送出,这样送经和卷网依次交替停顿,实现渔网的编织绕卷,使得网目大小能够保持一致,避免大小网目的出现,提高网片质量,并且当需要调整渔网的网目大小时,只需要通过自动控制柜调整送经伺服电机以及卷网伺服电机转动的时间即可,无需人工进行换卷网凸轮以及换链轮,极大减小了操作强度,降低了停机次数,提升了织网效率,使得渔网机能够编织的渔网的网目不受限制,增加了网目的多样性,本技术用于渔网机。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送经辊的下方配合设置有压结辊,所述压结辊经压结摆臂与压结轴相连,所述压结轴配套设置有压结压杆,所述压结拉杆与主轴相连,所述压结轴的端头设置有送经编码器,所述压结辊的上方设置有与编织机构相匹配的导线辊,这样在压结辊在经线的拉动下未能升到或者超过设定高度时,压结轴往复转动的位移不满足设定值,则与压结轴连接的送经编码器会发出信号给自动控制柜,通过自动控制柜发出送经补偿指令,使得送经伺服电机调大或者调小转速,使得绕在压结辊上的经线的送线量变大或者变小,进而调节压结辊的上升高度,使得压紧辊的最大上升高度达到设置值,实现了自动补偿功能,避免因为送经量发生改变导致网片上的网目大小发生变化,进一步提升了网片质量。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轴包括左主轴和右主轴,所述左主轴和右主轴同心同轴相对设置,所述左主轴与主减速机相连,所述右主轴与主编码器相连,所述右主轴经右传动结构与主减速机相连,所述压结拉杆与右主轴相连,这样可以将主轴一分为二,分别安装在支架的两侧,使得中间的位置能够空出来,得以安装渔网机的其它机构,能够有效地节约渔网机的空间,使得各机构能够安装更加紧凑。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经线预抽机构包括预抽辊,所述预抽辊的两端与预抽摆臂相连,所述预抽摆臂与预抽连杆相连,所述预抽连杆与右主轴相连,这样可以通过预抽连杆在主轴的带动下,使得预抽摆臂不断摆动,进而带动预抽辊上下移动,使得经线能够不断被预先抽出,避免主送经辊在送经时将经线拉断。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经线张力机构包括张力压辊,所述张力压辊两端设置在机架的两侧,所述张力压辊与预抽辊之间设置有分线板,所述张力压辊的下方设置有张力辊,所述张力辊与前送经辊配合设置,这样可以通过分线板将每根经线都分开,避免经线之间出现交叉打结的现象,同时通过张力压辊和压力辊的配合,确保经线张力出现张紧状态,避免经线松弛,影响后续编织。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卷网机构包括设置在主卷网压辊下方的前过网辊,所述前过网辊设置在机架的前侧,所述前过网辊配合设置有后过网辊,所述后过网辊设置在机架的后侧,所述后过网辊配合设置有后卷网辊,所述后卷网辊设置在后过网辊的上方,这样编织完成的渔网能够通过前过网辊运送至后过网辊,在经过后卷网辊绕卷成筒,并且渔网从支架的下方穿过,与送经以及编织机构互不干扰,有效地降低渔网机的整体空间。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过网辊的配合设置有后卷网压辊,所述后卷网压辊设置有一对并且位于后卷网辊的上方,这样可以通过两个后卷网压辊更好地将渔网绕卷并且转送出去,避免渔网在绕卷过程中出现松弛等情况。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主体结构立体图。
[0013]图2为本技术正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侧视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图2中A-A的向视图。
[0017]其中,1主减速机,2主电机,3主送经辊,4分线板,5张力压辊,6编织机构,7前送经辊,8预抽辊,9主送经压辊,10送经伺服电机,11送经减速机,12送经编码器,13自动控制柜,14左主轴,15主卷网辊,16主卷网压辊,17机座,18卷网减速机,19卷网伺服电机,20右主轴,21支架,22主编码器,23压结轴,24后卷网辊,25后过网辊,26预抽连杆,27预抽摆臂,28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渔网机的自动控制结构,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设置有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经线预抽机构和主传动机构,所述经线预抽机构配合设置有经线张力机构,所述经线张力机构配合设置有送经机构,所述送经机构配合设置有编织机构和纬线送线机构,所述编织机构配合设置有主卷网机构,所述主卷网机构配合设置有后卷网机构;所述主传动机构包括主轴,所述主轴的左侧与主减速机相连,所述主减速机与主电机相连,所述主轴的右侧端头连接有主编码器;所述卷网机构包括主卷网辊,所述主卷网辊的一端与卷网减速机相连,所述卷网减速机与卷网伺服电机相连,所述主卷网辊的下方设置有主卷网压辊,所述主卷网压辊与主卷网辊传动连接;所述送经机构包括前送经辊,所述前送经辊的两端与支架相连,所述前送经辊的下方设置有主送经压辊,所述主送经压辊的下方设置有主送经辊,所述主送经辊的一端与送经减速机相连,所述送经减速机与送经伺服电机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渔网机的自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送经辊的下方配合设置有压结辊,所述压结辊经压结摆臂与压结轴相连,所述压结轴配套设置有压结压杆,所述压结拉杆与主轴相连,所述压结轴的端头设置有送经编码器,所述压结辊的上方设置有与编织机构相匹配的导线辊。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才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鑫渔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