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梅兰专利>正文

一种一次性医用扩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1293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医用扩阴器,其包括上扩张翼、下扩张翼以及将上述两者后端一角相连的弯弓部;弯弓部外部固定有螺套,螺套中设有螺杆;上扩张翼前端内侧固定有穿线环,弯弓部上开设有穿线孔;下扩张翼前端内侧与牵引线前端连接;牵引线尾端穿过穿线环与经穿线孔并与螺杆的前端连接;旋转螺杆可通过牵引线调节上扩张翼和下扩张翼的张开状态。本一次性医用扩阴器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廉,极其适合一次性使用;其在临床使用时能够获得开阔的术野,可减少对临床诊治操作造成的妨碍;本一次性医用扩阴器的扩张力度是趋于均衡且可调节的,适用性好,调节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应用前景。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次性医用扩阴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适于一次性使用的医用扩阴器。

技术介绍

[0002]扩阴器,又称阴道扩张器,其常用于妇科疾病的常规检查和手术治疗中,对阴道实施扩张以获得更佳的检查视野或术野,是妇科较为常用的医疗器械之一。目前常用的扩阴器通常由上扩张翼、下扩张翼、把手以及锁紧机构等部件构成,上扩张翼和下扩张翼的后端铰接,把手分别设置在上扩张翼和下扩张翼的尾端用以调节上扩张翼、下扩张翼的张开角度,锁紧机构用于锁定上扩张翼、下扩张翼的相对位置以维持预期的扩张度。目前这种常用的扩阴器结构较为复杂,加工难度大,加之通常采用强度较高的优质医用塑料制成,制作成本较高,作为一次性医疗器械使用会大大增加疾病的诊治成本,同时,用完即弃也造成严重的资料浪费。此外,由于上扩张翼和下扩张翼后端两侧是铰接的,使得扩阴器后端的开口为闭环状,影响术野的开阔性,铰接部位往往会对器械操作和医生视线造成一定的妨碍,影响诊治效果与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临床使用中术野更加开阔,可减少对诊治操作造成妨碍,且安全卫生的一次性医用扩阴器。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一次性医用扩阴器,其包括用于对阴道实施扩张的上扩张翼和下扩张翼,上扩张翼和下扩张翼形状一致,均呈曲面状且由前向后宽度渐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扩张翼和下扩张翼后端位于同一侧的两角部经一弯弓部相连,使得上扩张翼和下扩张翼在弯弓部的支撑下呈鸭嘴状分布且呈张开状态,弯弓部位于上扩张翼和下扩张翼的侧后方且三者为一体结构;所述的弯弓部外部经支座固定有一螺套,螺套中设有螺杆,螺杆的后端设有旋柄;所述的上扩张翼前端内侧固定有一穿线环,弯弓部与上扩张翼相连的一端开设有穿线孔;所述的下扩张翼前端内侧与一牵引线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牵引线尾端穿过穿线环,而后沿上扩张翼的内侧向后延伸,最终经穿线孔延伸至弯弓部的外部后与螺杆的前端连接;旋转螺杆后移,上扩张翼和下扩张翼两者的前端将在牵引线的牵引下而基于弯弓部的弹性弯曲进行靠拢,最终可使上扩张翼和下扩张翼两者的前端靠拢至扣合状态;旋转螺杆前移,弯弓部将利用弹性势能驱使上扩张翼和下扩张翼的前端逐渐远离,最终复位至张开状态。
[0006]本一次性医用扩阴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为:
[0007]在临床使用时,首先旋转旋柄使螺杆拉动牵引线向后移动,上扩张翼和下扩张翼两者前端将在牵引线的牵引作用下,驱使弯弓部发生弹性弯曲而向中间靠拢,最终使上扩张翼和下扩张翼两者的前端靠拢至扣合状态;停止旋转旋柄后,螺杆与螺套将基于自身具备的自锁特性为牵引线尾端提供稳定的支撑,牵引线呈绷紧状态而使上扩张翼和下扩张翼
将维持扣合状态,由此便可安全顺畅的将上扩张翼和下扩张翼放入患者体内;将扩阴器放入适宜位置后,旋转旋柄使螺杆前移,弯弓部将利用其蓄积的弹性势能驱使上扩张翼和下扩张翼逐渐张开,同时牵引线将被迫向前移动,待阴道扩张程度达到理想状态后,停止旋转旋柄,牵引线将呈绷紧状态而使上扩张翼和下扩张翼维持当前的张开角度,使阴道扩张程度保持恒定,此后便可进行相应的临床诊治操作;待临床诊治操作完成后,再次利用旋转旋柄的方式,使上扩张翼和下扩张翼两者的前端靠拢至扣合状态,最后即可安全顺畅的将上扩张翼和下扩张翼从患者体内取出。
[0008]进一步而言,本一次性医用扩阴器在初始状态时,螺杆位于行程后端,牵引线呈绷紧状态而使上扩张翼和下扩张翼两者的前端保持扣合状态。
[0009]进一步而言,在本一次性医用扩阴器中,所述的牵引线为尼龙线。
[0010]进一步而言,在本一次性医用扩阴器中,所述的上扩张翼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引导牵引线走向的导向环。
[0011]进一步而言,在本一次性医用扩阴器中,所述的上扩张翼、下扩张翼及弯弓部三者由同一平面板材裁切后经定型形成。
[0012]进一步而言,在本一次性医用扩阴器中,所述的上扩张翼、下扩张翼及弯弓部三者由同一平面板材定型后经裁切形成。
[0013]本一次性医用扩阴器相比现有技术,其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4]本一次性医用扩阴器的结构非常简单,主体部分可一体成型,制作容易,所需制作材料较少,价格较以往扩阴器更为低廉,非常适合一次性使用,有利于保证临床操作的无菌卫生;由于上扩张翼与下扩张翼的后端不存在铰接部位,加之弯弓部不位于上扩张翼和下扩张翼的正后方,使得本一次性医用扩阴器在临床使用时能够获得更开阔的术野,以此提高手术或检查效果;本一次性医用扩阴器中的上扩张翼和下扩张翼的结构是一致的,并不存在真正的上下之分,在临床使用中可根据临床实际需要灵活调换上扩张翼与下扩张翼的上下位置,以使弯弓部不对临床操作造成妨碍,尤其在疣体、息肉去除术等局部操作中,对弯弓部位置合理调整后,会使得位于阴道壁一侧的病灶部位暴露更加充分,更利于观察或手术操作;本一次性医用扩阴器在临床使用时,由弯弓部提供扩张动力,扩张力度是趋于均衡的,当上扩张翼和下扩张翼张开至一定角度后无法继续扩张,相比以往扩阴器手动提供扩张力更为安全,可避免过度扩张而对患者造成伤害;本一次性医用扩阴器具备扩张程度调节功能,能够适用于个体差异较大的不同患者,满足不同的临床操作需求,由于扩张程度通过旋转旋柄的方式进行调节控制,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一次性医用扩阴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6]图2为一次性医用扩阴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7]图3为通过旋转螺杆调节上扩张翼和下扩张翼张开状态的原理示意图。
[0018]图4为上扩张翼和下扩张翼前端扣合时的状态示意图。
[0019]图5为上扩张翼和下扩张翼实施阴道扩张时的状态示意图。
[0020]图6为上扩张翼上增设导向环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螺杆与牵引线采用可相对旋转的方式进行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牵引线,2、下扩张翼,3、穿线孔,4、弯弓部,5、支座,6、旋柄,7、螺套,8、螺杆,9、上扩张翼,10、穿线环,11、导向环,12、端帽,13、端孔,14、旋转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参看图1-5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医用扩阴器,其包括上扩张翼9和下扩张翼2,所述的上扩张翼9和下扩张翼2形状一致,均呈曲面状且由前向后宽度渐增,两者配合用于对阴道实施扩张;所述的上扩张翼9和下扩张翼2后端位于同一侧的两角部经一弯弓部4相连,上扩张翼9和下扩张翼2在弯弓部4的支撑下呈鸭嘴状上下分布,且上扩张翼9、下扩张翼2及弯弓部4三者不受外力时上扩张翼9和下扩张翼2呈张开状态;所述的弯弓部4位于上扩张翼9和下扩张翼2的侧后方且三者为一体结构,即在制作时弯弓部4、上扩张翼9及下扩张翼2三者可一体成型;所述的弯弓部4外部经支座5固定有一螺套7,螺套7中穿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螺杆8,所述的螺杆8的后端设有旋柄6,利用旋柄6可手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医用扩阴器,其包括用于对阴道实施扩张的上扩张翼和下扩张翼,上扩张翼和下扩张翼形状一致,均呈曲面状且由前向后宽度渐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扩张翼和下扩张翼后端位于同一侧的两角部经一弯弓部相连,使得上扩张翼和下扩张翼在弯弓部的支撑下呈鸭嘴状分布且呈张开状态,弯弓部位于上扩张翼和下扩张翼的侧后方且三者为一体结构;所述的弯弓部外部经支座固定有一螺套,螺套中设有螺杆,螺杆的后端设有旋柄;所述的上扩张翼前端内侧固定有一穿线环,弯弓部与上扩张翼相连的一端开设有穿线孔;所述的下扩张翼前端内侧与一牵引线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牵引线尾端穿过穿线环,而后沿上扩张翼的内侧向后延伸,最终经穿线孔延伸至弯弓部的外部后与螺杆的前端连接;旋转螺杆后移,上扩张翼和下扩张翼两者的前端将在牵引线的牵引下而基于弯弓部的弹性弯曲进行靠拢,最终可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梅兰杨庆军
申请(专利权)人:王梅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