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胸腹腔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1255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胸腹腔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外表面的一侧设置有引流支管,所述引流管的外表面设置有密封伞,且位于所述引流支管的顶部;所述引流管的顶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位于所述密封伞的顶部;所述引流管设置有硬棒,所述硬棒的顶端铰链设置有橡胶棒,所述橡胶棒与所述密封伞的顶部的外表面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新型胸腹腔引流管,通过将传统的引流管侧壁的圆孔或者椭圆孔改为凹槽,对于腹腔手术多出需要引流时,可以达到多位置充分引流,以及通过腹腔及胸腔压力,可将伞状与腹壁紧贴,可以杜绝渗液的渗出,减少伤口的感染和不愈合。减少医务人员局部按压及反复局部换药。药。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胸腹腔引流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新型胸腹腔引流管。

技术介绍

[0002]临床工作中,胸外科、呼吸内科和肿瘤内科、普外科常有患者出现胸腔积液、腹腔积液或者气胸需要放置胸腔或者腹腔引流管。引流管的目的是引流积液、积血或者积气,促进肺复张及减轻压迫症状。
[0003]在临床上,我们常常见到引流管有很多渗液流出,现有的引流管没有流速控制装置,胸腹腔积液量大时易出现短时间放出大量胸腔积液或者腹腔积液,导致急性肺水肿或者诱发肝性脑病等,并没有解决管腔周围液体外渗的问题,给患者及医护带来了很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胸腹腔引流管,解决了管腔周围液体外渗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胸腹腔引流管包括引流管;
[0006]所述引流管的外表面的一侧设置有引流支管,所述引流管的外表面设置有密封伞,且位于所述引流支管的顶部;
[0007]所述引流管的顶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位于所述密封伞的顶部;
[0008]所述引流管设置有硬棒,所述硬棒的顶端铰链设置有橡胶棒,所述橡胶棒与所述密封伞的顶部的外表面连接。
[0009]包括由引流管及伞形装置构成的新型引流管,引流管截面为半圆形、伞型结构固定在距离引流管12cm处,在引流管侧壁设有6个凹槽,容放伞状支架,同时可以充分引流,流管的外缘管壁上设有长度刻度,通过腹腔及胸腔压力,可将伞状与腹壁紧贴,可以杜绝渗液的渗出,减少伤口的感染和不愈合。减少医务人员局部按压及反复局部换药;
[0010]所述引流管头端为圆柱状,便于引流管的置入及前移;所述流速控制阀卡装在引流管尾部,用于调节引流速度;该流速控制阀包括螺纹滚轮与承压板组成,主引流管从滚轮与承压板之间的间隙穿过,其构造与目前医院输液时输液管上所用的流量调节器相同;
[0011]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数量和所述橡胶棒的数量均为六个。
[0012]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伞采用硅胶薄膜,所述引流管材质为PVC塑料或硅胶。
[0013]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管的外缘管壁上设有长度刻纹。
[0014]进一步地,所述硬棒长度为12cm,所述密封伞的直径为45mm,所述橡胶棒的长度为3mm。
[0015]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两侧之间设置有通管,所述通管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相对的一侧之间设置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内表面设置有弹性防滑
垫。
[0016]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板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绑带。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该新型胸腹腔引流管,通过将传统的引流管侧壁的圆孔或者椭圆孔改为凹槽,对于腹腔手术多出需要引流时,可以将其撕开,可以达到多位置充分引流;此管引用硅胶及PVC 材质,可以显影,在X线或CT上很好的知道引流位置,更有利于调整引流位置,帮助引流;凹槽主要是容纳伞的支架,便于伞的开与收;同时伞状结构由于受腹腔压力的影响,可以紧贴腹壁,这样就不会因为腹腔压力过大,导致伤口直径扩大液体外渗,既减轻患者痛苦又减轻医务人员工作量;伞状结构打开后可以贴紧内壁,既能防止引流管脱出,又能避免伤口处向外渗液,避免再次穿刺置管的痛苦及减少渗液导致换药的工作;流速控制可以控制积液的流速,避免短时间大量排放积液导致急性肺水肿或者诱发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减少医务人员反复查看病人。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新型胸腹腔引流管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新型胸腹腔引流管的半打开状态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硬棒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新型胸腹腔引流管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固定套的结构侧视图。
[0025]图中:1-引流管、2-引流支管、3-密封伞、4-凹槽、5-硬棒、6-橡胶棒、7-固定结构、 71-弧形板、72-通管、73-螺纹块、74-连接块、75-固定套、76-弹性防滑垫、77-绑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胸腹腔引流管,包括引流管 1;
[0028]所述引流管1的外表面的一侧设置有引流支管2,所述引流管2的外表面设置有密封伞3,且位于所述引流支管2的顶部;
[0029]所述引流管1的顶端开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的底部位于所述密封伞3的顶部;
[0030]所述引流管1设置有硬棒5,所述硬棒5的顶端铰链设置有橡胶棒6,所述橡胶棒6 与所述密封伞3的顶部的外表面连接。
[0031]由引流管1及伞形装置构成的新型引流管,引流管截面为半圆形、伞型结构固定在距离引流管12cm处,在引流管1侧壁设有6个凹槽,容放伞状支架,同时可以充分引流,流管的外缘管壁上设有长度刻度,通过腹腔及胸腔压力,可将伞状与腹壁紧贴,可以杜绝渗液的渗出,减少伤口的感染和不愈合。减少医务人员局部按压及反复局部换药;
[0032]所述引流管1头端为圆柱状,便于引流管1的置入及前移;所述流速控制阀卡装在引流管1尾部,用于调节引流速度;该流速控制阀包括螺纹滚轮与承压板组成,主引流管1 从滚轮与承压板之间的间隙穿过,其构造与目前医院输液时输液管上所用的流量调节器相同;
[0033]引流管1长40cm,尾端分开并分别设有卡扣,卡扣可以封闭引流管1以避免积液外流以及外界空气进入胸腹腔;
[0034]所述凹槽4的数量和所述橡胶棒6的数量均为六个。
[0035]所述密封伞3采用硅胶薄膜,所述引流管1材质为PVC塑料或硅胶;
[0036]引流管1的材质为PVC塑料或硅胶,并符合医用标准。
[0037]所述引流管1的外缘管壁上设有长度刻纹。
[0038]所述硬棒5长度为12cm,所述密封伞3的直径为45mm,所述橡胶棒6的长度为3mm。
[0039]工作时,将引流管1前端通过导丝引导置入胸腔或者腹腔,引流管1前端为圆柱状状既方便置入又避免对胸腔或者腹膜的刺激,置管时可以通过管壁上刻度观察引流管1置入深度,待引流管1置入深度超过开伞装置时停止置管;进一步,将下端伞状柄硬棒5往前推直至将伞完全打开,轻轻将引流管1往外拉,当出现阻力时,说明伞完全打开并与内壁紧密贴合以避免胸腔或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胸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外表面的一侧设置有引流支管,所述引流管的外表面设置有密封伞,且位于所述引流支管的顶部;所述引流管的顶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位于所述密封伞的顶部;所述引流管设置有硬棒,所述硬棒的顶端铰链设置有橡胶棒,所述橡胶棒与所述密封伞的顶部的外表面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胸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数量和所述橡胶棒的数量均为六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胸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伞采用硅胶薄膜,所述引流管材质为PVC塑料或硅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胸腹腔引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帅易嘉宁罗锦琳刘玉方萌范培芝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