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室内装修施工抹灰物料混合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1242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室内装修施工抹灰物料混合处理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收集槽、粉碎仓和搅拌仓,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一侧的装置主体顶部安装有进料斗,所述第一观察窗一侧的装置主体表面通过螺栓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装置主体另一侧的表面下端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粉碎仓的内部通过轴承安装有粉碎轴,所述电池安装空腔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组,所述搅拌仓的内部通过轴承安装有搅拌轴,所述搅拌仓的内壁设置有电加热层,所述收集槽的内部放置有抹灰物料收集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通过设置一系列的结构使得本装置具有高效混合、便于使用以及使用范围广等特点。及使用范围广等特点。及使用范围广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室内装修施工抹灰物料混合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室内装修
,具体为一种建筑室内装修施工抹灰物料混合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室内装修抹灰工程指用抹面砂浆涂抹在基底材料的表面,具有保护基层和增加美观的作用,为建筑物提供特殊功能的系统施工过程。抹灰工程具有两大功能:一是防护功能,保护墙体不受风,雨,雪的侵蚀,增加墙面防潮,防风化,隔热的能力,提高墙身的耐久性能,热工性能;二是美化功能,改善室内卫生条件,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提高居住舒适度。
[0003]而抹灰物料在混合制备过程中,有些物料粒径较大,容易结块,在混合处理时,无法有效混合以及融合,无法获得更好的性能,不利于抹灰物料混合均匀。因此十分需要一种具有有效粉碎搅拌使抹灰物料有效混合和融合的装置诞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室内装修施工抹灰物料混合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室内装修施工抹灰物料混合处理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收集槽、粉碎仓和搅拌仓,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一侧的装置主体顶部安装有进料斗,所述装置主体表面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观察窗,且第一观察窗一侧的装置主体表面通过螺栓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面板下方的装置主体表面设置有充电插孔,所述充电插孔下方的装置主体表面设置有第二观察窗,所述装置主体另一侧的表面下端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装置主体内部的上端设置有粉碎仓,所述粉碎仓的内部通过轴承安装有粉碎轴,所述粉碎轴的输入端与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粉碎轴的表面设置有分布均匀的粉碎浆,所述粉碎仓一侧的装置主体内部设置有电池安装空腔,所述电池安装空腔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组,所述蓄电池组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伺服电机、控制面板和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蓄电池组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充电插孔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粉碎仓下方的装置主体内部设置有搅拌仓,且搅拌仓与粉碎仓之间通过通料管连接,所述搅拌仓的内部通过轴承安装有搅拌轴,且搅拌轴的输入端与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搅拌轴的表面设置有分布均匀的搅拌桨,所述搅拌仓的内壁设置有电加热层,所述电加热层的输入端通过导线分别与控制面板和蓄电池组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搅拌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搅拌仓下方的装置主体内部设置有收集槽,且收集槽的顶部通过通料管与搅拌仓的出料口连接,且通料管上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输入端通过导线分别与控制面板和蓄电池组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收集槽的内部放置有抹灰物料收集盒,所述抹灰物料收集盒的底部设置有滑轮。
[0006]进一步的,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且万向轮上设置有刹车固定件。
[0007]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面板上依次设置有LED数显屏、电源启动按钮、电磁阀控制按钮和电加热层启动按钮。
[0008]进一步的,所述装置主体两侧表面的上端皆设置有手推部件。
[0009]进一步的,所述粉碎仓的顶部设置有注水口,所述粉碎仓顶部远离注水口的一端设置有进料口。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建筑室内装修施工抹灰物料混合处理装置,通过安装有进料斗能够便于使用者进料,通过安装有控制面板能够使本装置整体便于使用者使用,通过设置有第一观察窗和第二观察窗,可以在本装置工作过程中便于使用者实时观察装置内部的工作情况,通过安装设有粉碎浆的粉碎轴,能够使本装置在入料后能够有效的将抹灰物料中颗粒较大、容易结块的物料进行精细的粉碎,方便于混合处理,避免了传统装置无法将中颗粒较大、容易结块的物料有效混合的问题发生,通过安装有蓄电池组使得本装置可以实现自主供电,这就使得本装置的使用范围大大增加,实际使用性能更高,通过设有独特Y字型且带有搅拌浆的搅拌轴,能够使进行粉碎和初步混合的物料进行更进一步的充分混合处理,使得混合处理的效果更好,通过在搅拌仓的内壁设置有电加热层,能够使得搅拌混合时的抹灰物料在高温的作用下更方便于混合,使得混合的效果更显著,通过设置有注水口可以方便于使用者向粉碎仓的内部进行注水,这也方便于某些特定需要水源才能充分混合处理的物料进行混合,方便于实际的物料混合工作,通过在收集槽的内部放置有抹灰物料收集盒能够使得抹灰物料实现统一收集,便于取出,最后通过一系列的设置使得本装置不仅可以实现高效混合,更便于使用,且使用范围更广,更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的内部剖视图;
[0013]图3是本技术的控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标记中:1-装置主体;2-进料斗;3-第一伺服电机;4-注水口;5
-ꢀ
控制面板;6-手推部件;7-第一观察窗;8-充电插孔;9-第二观察窗;10-第二伺服电机;11-收集槽;12-抹灰物料收集盒;13-滑轮;14-万向轮;15-刹车固定件;16-进料口;17-粉碎仓;18-粉碎轴;19-粉碎浆;20-电池安装空腔;21-蓄电池组;22-通料管;23-搅拌仓;24-搅拌轴;25-搅拌桨;26-轴承;27-电加热层;28-出料口;29-电磁阀;30-LED数显屏;31-电源启动按钮;32-电磁阀控制按钮;33-电加热层启动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室内装修施工抹灰物料混
合处理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收集槽11、粉碎仓17和搅拌仓23,装置主体1的顶部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3,第一伺服电机3一侧的装置主体1 顶部安装有进料斗2,通过安装有进料斗2能够便于使用者进料,装置主体1 表面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观察窗7,且第一观察窗7一侧的装置主体1表面通过螺栓安装有控制面板5,此控制面板5的型号可为BN-JD-K04-86控制面板,通过安装有控制面板5能够使本装置整体便于使用者使用,控制面板5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第一伺服电机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面板5下方的装置主体1表面设置有充电插孔8,充电插孔8下方的装置主体1表面设置有第二观察窗9,通过设置有第一观察窗7和第二观察窗9,可以在本装置工作过程中便于使用者实时观察装置内部的工作情况,装置主体1另一侧的表面下端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10,此第一伺服电机3和第二伺服电机10的型号可为 130ST-M10015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10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5的输出端电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室内装修施工抹灰物料混合处理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收集槽(11)、粉碎仓(17)和搅拌仓(2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3),所述第一伺服电机(3)一侧的装置主体(1)顶部安装有进料斗(2),所述装置主体(1)表面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观察窗(7),且第一观察窗(7)一侧的装置主体(1)表面通过螺栓安装有控制面板(5),所述控制面板(5)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第一伺服电机(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面板(5)下方的装置主体(1)表面设置有充电插孔(8),所述充电插孔(8)下方的装置主体(1)表面设置有第二观察窗(9),所述装置主体(1)另一侧的表面下端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10),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0)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5)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的上端设置有粉碎仓(17),所述粉碎仓(17)的内部通过轴承(26)安装有粉碎轴(18),所述粉碎轴(18)的输入端与第一伺服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粉碎轴(18)的表面设置有分布均匀的粉碎浆(19),所述粉碎仓(17)一侧的装置主体(1)内部设置有电池安装空腔(20),所述电池安装空腔(20)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组(21),所述蓄电池组(2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伺服电机(3)、控制面板(5)和第二伺服电机(1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蓄电池组(21)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充电插孔(8)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粉碎仓(17)下方的装置主体(1)内部设置有搅拌仓(23),且搅拌仓(23)与粉碎仓(17)之间通过通料管(22)连接,所述搅拌仓(23)的内部通过轴承(26)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林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旭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