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列腺癌根治术引流专用导尿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1211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列腺癌根治术引流专用导尿管,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为管状,本体内设有引流通道、进水通道;所述本体上设有球囊,所述球囊靠近本体前端;在所述本体上设有第一引流孔和第二引流孔,所述第一引流孔和所述第二引流孔分别位于所述球囊的两侧;所述本体后端设有导尿口、进水口;所述第一引流孔、所述第二引流孔和所述导尿口通过所述引流通道连通;所述球囊和所述进水口通过所述进水通道连通。通过设置第二引流孔将膀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列腺癌根治术引流专用导尿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前列腺癌根治术引流专用导尿管。

技术介绍

[0002]前列腺癌(PCA)为>50岁男性最常见恶性肿瘤,根治性切除是局限性PCA主要治疗方式,术后10年癌症特异性存活可达99%。PCA根治术需要吻合膀胱尿道以重建尿道连续性,尿道内尿管留置2-3周为常规操作,其目的在于:1、吻合口愈合之前引流尿液,减少吻合口尿漏、积血积液漏、炎症发生,2、支撑吻合口促进尿道愈合,3、防止吻合口尿道狭窄,4、并冲洗膀胱之用。
[0003]然而,由于PCA根治时切除整个前列腺,原有形态结构发生一定缺失,其近端膀胱颈及远端尿道均被重建,膀胱-尿道吻合口自然闭合,而近端三角区的输尿管开口受到尿管球囊压迫距离吻合口更接近,加之吻合口愈合过程中会出现分泌物、甚或炎症,常规尿管仅为球囊尖端有引流孔,出现相当部分病例术后出现尿液、积血、积液或分泌物引流不彻底而潴留。文献报道吻合口漏发病率高达33%,最终导致液体在吻合口处积聚,自吻合口溢漏到盆腔,继发尿路、盆腔术区炎症,发生尿瘘及吻合口狭窄,并影响患者术后尿控功能。需要进一步外科处理,增加患者痛苦及费用,并发尿瘘或狭窄,严重损害患者远期生活质量,降低PCA根治术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现有导尿管用于前列腺癌根治术引流时,尿液和分泌物在膀胱和尿道连接的吻合口处积聚,无法彻底排出的问题,提供一种前列腺癌根治术引流专用导尿管。该导尿管通过在导尿管对应吻合口的位置设置引流孔,尿液和分泌物能够进入引流孔并通过导流通道排出,提升了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前列腺癌根治术引流专用导尿管,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为管状,本体内设有引流通道、进水通道;
[0007]所述本体上设有球囊,所述球囊靠近本体前端;
[0008]在所述本体上设有第一引流孔和第二引流孔,所述第一引流孔和所述第二引流孔分别位于所述球囊的两侧;
[0009]所述本体后端设有导尿口、进水口;
[0010]所述第一引流孔、所述第二引流孔和所述导尿口通过所述引流通道连通;所述球囊和所述进水口通过所述进水通道连通。
[0011]通过设置第二引流孔将膀胱-尿道吻合口处的尿液或者分泌物导入到引流通道中,进而通过导尿口排出。避免了尿液和分泌物引发的尿路和盆腔术区炎症,提升了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效果。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引流通道,包括第一引流通道和第二引流通道;所述第一引流孔和所述导尿口通过所述第一引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引流孔和所述导尿口通过所述第二引流通道连通。
[0013]通常情况下,导尿口位于患者体位下方,第一引流孔和第二引流孔的尿液均在重力的作用下导流至导尿口,但对于部分病人,因卧床等原因,第一引流孔的尿液会导入到第二引流孔排出,通过设置两个独立的第一引流通道和第二引流通道分别将第一引流孔和第二引流孔的尿液导流至导尿口,能够避免此情况发生。但是两个引流通道的内径会受到影响,故根据实际患者实际情况选择使用两种导尿管。
[001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进水口连接有进水密封连接件,所述进水密封连接件用于连接外部注水装置。
[0015]用外部注水装置将生理盐水或无菌水注入到球囊中,实现球囊的充水。
[001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进水密封连接件连接有进水密封帽;所述密封帽和所述进水密封连接件配套连接。所述进水密封帽设有内螺纹,所述进水密封连接件设有外螺纹,所述内螺纹和所述外螺纹匹配。
[0017]在球囊注水前后,均用密封帽将进水密封连接件盖上,避免污染。
[001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引流孔位于所述球囊远离本体前端一侧3-7mm范围内。
[0019]使用导尿管时,膀胱-尿道吻合口的位置约在球囊远离本体前端3-7mm范围内,将第二引流孔设在此位置,更易将积液排出。
[002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引流孔的直径为2-4mm。
[002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引流孔为两个或四个,且在所述本体相对的两侧对称设置。即当第二引流孔为两个时,在本体上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二引流孔。当第二引流孔为四个时,在本体上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第二引流孔。
[002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本体内还设有冲洗通道;所述本体上设有冲洗孔,所述冲洗孔位于所述球囊和本体前端之间;所述本体后端设有冲洗口,所述冲洗孔和所述冲洗口通过所述冲洗通道连通。
[0023]通过设置冲洗孔、冲洗通道和冲洗口,方便进行对膀胱的用药冲洗。同时该冲洗口也可作为额外的导尿口使用。
[002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冲洗口连接有冲洗密封连接件,所述冲洗密封连接件用于连接外部冲洗装置;所述冲洗密封连接件连接有冲洗密封帽。
[002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本体的长度为250-450mm。
[0026]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1、本技术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引流专用导尿管,通过在本体上位于球囊前后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引流孔和第二引流孔,尿液能够通过第一引流孔导出,渗入到膀胱-尿道吻合口的尿液和吻合口的分泌物可以通过第二引流孔导出,避免了尿液和分泌物引发的尿路和盆腔术区炎症,提升了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效果。
[0028]2、本技术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引流专用导尿管,通过用两个独立的第一引流通道和第二引流通道分别将第一引流孔和第二引流孔的尿液、积血、积液和/或分泌物导至导尿口,实现了分别引流,避免了第一引流孔的尿液通过引流通道进入第二引流孔,避免了交
叉感染的风险。
[0029]3、本技术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引流专用导尿管,通过将第二引流孔设置在所述球囊远离本体前端一侧3-7mm范围内,使得吻合口的分泌物更易排出。
[0030]4、本技术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引流专用导尿管,通过将两个或四个第二引流孔相对设置在本体的两侧,充分利用了导尿管空间,保证导流效果,且保证了导尿管的强度。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本技术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引流专用导尿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是图1在B-B处的剖视图示意图。
[0033]图3是本技术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引流专用导尿管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0034]图4是图2中圈A处的放大图。
[0035]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导尿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内部结构连接关系剖视图示意图。
[0037]图7是图5在C-C处的剖视图示意图。
[0038]图标:101-膀胱;102-尿管;103-吻合口;1-本体;11-前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列腺癌根治术引流专用导尿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为管状,本体(1)内设有引流通道(12)、进水通道(13);所述本体(1)上设有球囊(2),所述球囊(2)靠近本体前端(11);在所述本体(1)上设有第一引流孔(3)和第二引流孔(5),所述第一引流孔(3)和所述第二引流孔(5)分别位于所述球囊(2)的两侧;所述本体(1)后端设有导尿口(31)、进水口(21);所述第一引流孔(3)、所述第二引流孔(5)和所述导尿口(31)通过所述引流通道(12)连通;所述球囊(2)和所述进水口(21)通过所述进水通道(13)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引流专用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通道(12)包括第一引流通道(121)和第二引流通道(122);所述第一引流孔(3)和所述导尿口(31)通过所述第一引流通道(121)连通;所述第二引流孔(5)和所述导尿口(31)通过所述第二引流通道(122)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引流专用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21)连接有进水密封连接件(22),所述进水密封连接件(22)用于连接外部注水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引流专用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密封连接件(22)连接有进水密封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国兵马志伟李利军龚百生冯强廖勇邱明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