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疏水改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0875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23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疏水改性装置,该疏水改性装置包括烧瓶、隔板、改性材料、加热组件和冷凝组件,所述烧瓶的底部设置有疏水改性流体,所述疏水改性流体的体积小于所述烧瓶容积的一半,所述隔板水平设置于所述烧瓶的中部,所述隔板高于所述疏水改性流体的表面,所述改性材料放置于所述隔板远离所述疏水改性流体的一侧,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烧瓶的底部,所述烧瓶的顶端具有第一开口,所述冷凝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疏水改性流体在所述加热组件的加热作用下通过所述通孔后对所述改性材料进行改性,提高了改性材料的改性效率。提高了改性材料的改性效率。提高了改性材料的改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疏水改性装置


[0001]本申请属于材料改性
,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一种疏水改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质量运动鞋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运动不仅在竞技场上如火如荼的演绎,更是渗入大众的业余休闲生活中。现代运动鞋已不只是满足耐用舒适的功用,还要求轻便、耐磨、吸能、不变形、高回弹、材料环保等,从不同运动中寻找运动特点、达到最佳缓震性能和最佳稳定性。
[0003]目前运动鞋的鞋底缓震大多使用橡胶、塑料、海绵等,这些材料虽具备一定的柔性,但由于其本身结构的限制,在人体运动过程中,材料受到冲击载荷的作用后地面对人体的冲击力得不到很有效的吸收和转化,不能对脚底起到长时间很好的保护。
[0004]专利CN104839932B提供一种缓震舒适的泡泡按摩运动鞋,包括固定连接为一体的鞋帮和鞋底,该鞋底设有容置腔,该容置腔内设有至少一层缓震组,该缓震组由复数个独立设置的呈球形的缓震单元构成。该专利技术的缓震组的结构设置能够有效增强鞋底缓震性能并有效起到良好的足底按摩的作用,提供持久的运动稳定性能;另外,该专利技术的缓震组的结构设置能够提供全方位易折功能,而坚固的橡胶外底耐磨耐用并可在各种表面上提供抓地力,具备良好的防滑性能。但该结构在受到冲击作用后对冲击能量不能很有效的吸收和转化,吸能密度较低,导致回弹的冲击力较大。
[0005]纳米科技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前沿、交叉性的学科领域,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纳米材料已经作为一种新兴材料在材料领域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纳米多孔材料是纳米材料发展以来的第三代材料,它巨大的比表面积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能量转换平台。当固体和流体耦合时,该材料巨大的内表面得以被充分利用,使得纳米多孔材料和功能流体的结合成为新型的有巨大潜力的多功能能量转换系统。
[0006]目前纳米多孔能量吸收材料领域对纳米多孔材料专业系统的研究较少,通常具有以下缺点:
[0007](1)普遍使用价格便宜、结构简单的分子筛材料;
[0008](2)材料的处理也基本以高温焙烧处理为主,这样得到的纳米多孔材料比表面积和固液界面特性可调范围有限,应用范围存在局限性;
[0009](3)吸能较明显的纳米多孔材料就需要较大的孔容,这样的材料孔径相对也较大,所以吸能主要以单次为主,不能达到多次重复吸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疏水改性装置。
[0011]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疏水改性装置,包括:
[0012]烧瓶,所述烧瓶的底部设置有疏水改性流体,所述疏水改性流体的体积小于所述烧瓶容积的一半;
[0013]隔板和改性材料,所述隔板水平设置于所述烧瓶的中部,所述隔板高于所述疏水改性流体的表面,所述改性材料放置于所述隔板远离所述疏水改性流体的一侧,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
[0014]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烧瓶的底部;
[0015]冷凝组件,所述烧瓶的顶端具有第一开口,所述冷凝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口;
[0016]所述疏水改性流体在所述加热组件的加热作用下形成蒸汽,所述蒸汽通过所述通孔后对所述改性材料进行改性,所述蒸汽通过所述第一开口进入所述冷凝组件后凝结成所述疏水改性流体并回流到所述烧瓶的底部。
[0017]可选地,所述烧瓶包括相互卡接的底瓶和顶瓶。
[0018]可选地,所述通孔31的直径范围为0.2-1μm。
[0019]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
[002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疏水改性装置,包括烧瓶、隔板、改性材料、加热组件和冷凝组件,所述烧瓶的底部设置有疏水改性流体,所述疏水改性流体的体积小于所述烧瓶容积的一半,所述隔板水平设置于所述烧瓶的中部,所述隔板高于所述疏水改性流体的表面,所述改性材料放置于所述隔板远离所述疏水改性流体的一侧,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烧瓶的底部,所述烧瓶的顶端具有第一开口,所述冷凝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疏水改性流体在所述加热组件的加热作用下通过所述通孔后对所述改性材料进行改性,提高了改性材料的改性效率。
[0021]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0022]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002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疏水改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疏水改性装置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纳米多孔能量吸收材料的活塞实验曲线图。
[0026]其中:1-烧瓶;11-第一开口;2-疏水改性流体;3-隔板;31-通孔; 4-改性材料;5-加热组件;6-冷凝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7]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0028]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0029]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0030]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
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0031]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0032]参照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疏水改性装置,包括:
[0033]烧瓶1、隔板3、改性材料4、加热组件5和冷凝组件6,所述烧瓶1 的底部设置有疏水改性流体2,所述疏水改性流体2的体积小于所述烧瓶1 容积的一半,所述隔板3水平设置于所述烧瓶1的中部,所述隔板3高于所述疏水改性流体2的表面,所述改性材料4放置于所述隔板3远离所述疏水改性流体2的一侧,所述隔板3上设置有多个通孔31,所述加热组件 5设置于所述烧瓶1的底部,所述烧瓶1的顶端具有第一开口11,所述冷凝组件6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口11。
[0034]所述疏水改性流体2在所述加热组件5的加热作用下形成蒸汽,所述蒸汽通过所述通孔31后对所述改性材料4进行改性,所述蒸汽通过所述第一开口11进入所述冷凝组件6后凝结成所述疏水改性流体2并回流到所述烧瓶1的底部。
[003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疏水改性装置可以充分利用所述疏水改性流体2 的改性作用,所述疏水改性流体2的蒸汽通过所述第一开口11进入所述冷凝组件6后凝结成所述疏水改性流体2并回流到所述烧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疏水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烧瓶(1),所述烧瓶(1)的底部设置有疏水改性流体(2),所述疏水改性流体(2)的体积小于所述烧瓶(1)容积的一半;隔板(3)和改性材料(4),所述隔板(3)水平设置于所述烧瓶(1)的中部,所述隔板(3)高于所述疏水改性流体(2)的表面,所述改性材料(4)放置于所述隔板(3)远离所述疏水改性流体(2)的一侧,所述隔板(3)上设置有多个通孔(31);加热组件(5),所述加热组件(5)设置于所述烧瓶(1)的底部;冷凝组件(6),所述烧瓶(1)的顶端具有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和平陈曦胥志刚王甲世李有才高尚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市陕研新材料装备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