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猪喂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40865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猪喂养系统,包括猪场、第一伸缩汽缸、称重器、第二伸缩汽缸、旋转电机和第三伸缩汽缸,多个过孔从左至右内径依次减小,第一伸缩汽缸连接竖板,第一伸缩汽缸伸出时竖板上端伸入限位槽堵住过孔,第一伸缩汽缸收缩时竖版下移打开过孔,传感器和配合器相配合识别是否有猪高度高于传感器和配合器连线,称重器设置在安装座内,第二伸缩汽缸连接能夹持猪的支撑板,第三伸缩汽缸连接机器手。本发明专利技术当生猪体积变大高度达到传感器和配合器连线时被传感器检测到后第一伸缩汽缸控制竖板打开左侧的过孔将高度达到传感器和配合器连线的生猪驱赶到左侧的养殖区中,最后启动第二伸缩汽缸通过支撑板顶起生猪。动第二伸缩汽缸通过支撑板顶起生猪。动第二伸缩汽缸通过支撑板顶起生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猪喂养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畜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猪喂养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畜牧领域当中,有时候需要对猪进行大量养殖,而目前养殖猪都是集中养殖,很多大大小小的猪都集中养殖,即使分开也需要人工去拉走,再放入另外一个地方养殖,没有规范,从而浪费了很多人力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生猪喂养系统方便将不同大小的猪分开养殖的同时还能监测猪生长情况便于分类。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生猪喂养系统,包括猪场、第一伸缩汽缸、称重器、第二伸缩汽缸、旋转电机和第三伸缩汽缸,所述猪场设有多个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过孔,多个所述过孔从左至右内径依次减小,所述猪场安装多个与所述隔板相对应的所述第一伸缩汽缸,所述第一伸缩汽缸连接竖板,所述过孔上壁设有与所述竖板相对应的限位槽,所述第一伸缩汽缸伸出时所述竖板上端伸入所述限位槽堵住所述过孔,所述第一伸缩汽缸收缩时所述竖版下移打开所述过孔,每两个相邻的所述隔板相对的面分别设有传感器和配合器,所述传感器和配合器相配合识别是否有猪高度高于所述传感器和所述配合器连线,所述猪场底部设有安装座,所述称重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内,所述称重器上设置一对所述第二伸缩汽缸,所述第二伸缩汽缸连接能夹持猪的支撑板,所述猪场上壁设置所述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连接所述第三伸缩汽缸,所述第三伸缩汽缸连接机器手,所述机器手与所述支撑板上下对应。
[0005]进一步,所述隔板上安装水枪,所述水枪位于所述传感器上方。
[0006]进一步,所述支撑板上方设置开口朝上的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内设置水平板,所述水平板将所述条形槽分割成上空间和下空间,所述条形槽内壁与所述水平板之间形成条形缝,所述水平板上表面设置相对的台阶面,所述台阶面每个台面设置竖直通孔,所述竖直通孔内设置竖杆,所述竖杆上端连接水平支撑板,所述下空间设置第四汽缸,所述第四汽缸连接顶板,当所述第四汽缸伸长时所述顶板穿过所述条形缝顶起多个所述水平支撑板在同一水平面上与所述猪场底面平行,当所述第四汽缸收缩时所述顶板离开所述水平支撑板使所述水平支撑板在自重下置于所述台阶面上,多个位于所述台阶面上的所述水平支撑板形成凹面,所述凹面与成年猪肚皮相适配。
[000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所述隔板将所述猪场分割成多个养殖区,多个所述养殖区从左向右依次针对猪体大小逐渐变小的生猪,幼猪从最右侧的所述养殖区放入,当生猪体积变大高度达到所述传感器和配合器连线时被所述传感器检测到后所述第一伸缩汽缸控制所述竖板打开左侧的所述过孔将高度达到所述传感器和配合器连线的生猪驱赶到左侧的所述养殖区中,当生猪长大达到最大时被驱赶到最左侧
的所述养殖区喂养一段时间后通过所述第三伸缩汽缸与所述旋转电机配合将所述机器手移到生猪上方将其引导至所述支撑板下方,然后启动所述第二伸缩汽缸通过所述支撑板顶起生猪,同时所述称重器计量生猪的重量。
[0008]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生猪喂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专利技术水平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本专利技术水平支撑板与水平板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阐述:
[0013]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生猪喂养系统,包括猪场1、第一伸缩汽缸2、称重器3、第二伸缩汽缸4、旋转电机5和第三伸缩汽缸6,所述猪场1建设在场地上,所述猪场1设有多个隔板7,所述隔板7将所述猪场1分割成多个养殖区,多个所述养殖区从左至右依次为尾区域19、多个中间养殖区21和进场区20,所述尾区域19、多个中间养殖区21和进场区20从左至右依次养殖大小逐渐变小的生猪,所述隔板7上设有过孔8,多个所述过孔8从左至右内径依次减小,所述猪场1安装多个与所述隔板7相对应的所述第一伸缩汽缸2,所述第一伸缩汽缸2连接竖板9,所述过孔8上壁设有与所述竖板9相对应的限位槽10,所述第一伸缩汽缸2伸出时所述竖板9上端伸入所述限位槽10堵住所述过孔8,所述第一伸缩汽缸2收缩时所述竖版9下移打开所述过孔8,每两个相邻的所述隔板7相对的面分别设有传感器11和配合器12,所述传感器11和配合器12相配合识别是否有猪高度高于所述传感器11和所述配合器12连线,所述传感器11和所述配合器12连线到所述猪场1底部的高度等于所述过孔8的高度,所述过孔8下壁与所述猪场1底部相同,所述过孔8的孔径大小适合经过一个右侧所述传感器11和所述配合器12连线高度对应的生猪,所述猪场1底部设有安装座13,所述安装座13内具有安装腔14,所述称重器3位于安装腔14内,所述猪场1底面设置连通所述安装腔14的通孔16,所述称重器3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3内,所述称重器3上设置一对所述第二伸缩汽缸4,所述第二伸缩汽缸4连接能夹持猪的支撑板15,所述通孔16与所述支撑板15相适配使所述支撑板15能从所述通孔16穿出,所述猪场1上壁设置所述旋转电机5,所述旋转电机5连接所述第三伸缩汽缸6,所述第三伸缩汽缸6连接机器手17,所述机器手17与所述支撑板15上下对应,所述猪场1底部设置多个安装端22,所述安装端22和所述安装座13埋设在地下,所述安装端22位于所述隔板7正下方,所述第一伸缩汽缸2安装在所述安装端22内,所述安装端22具有连通所述过孔8的滑腔,所述竖版9与所述滑腔相适配,所述竖版9在没有搬运猪之前始终伸入所述限位槽10内,当位于所述过孔8右侧的所述养殖区内的生猪高度达到所述传感器11和所述配合器12连线高度时,控制所述第一伸缩汽缸2收缩所述竖版9收回到所述滑腔内;生猪幼年时,从所述进场区20进入,当生猪个体逐渐变大时逐步向左边的所述养殖区移动直到最左侧的所述养殖区即所述区域19,每相邻两个所述过孔8的高度差为5cm~10cm。
[0014]作为实施例,所述隔板7上安装水枪18,所述水枪18位于所述传感器11上方,当所述第一伸缩汽缸2收缩所述竖版9收回到所述滑腔内时,所述水枪18开启冲洗所述养殖区的同时将高度达到所述传感器11和所述配合器12连线高度的生猪驱赶之左侧的所述养殖区。
[0015]作为实施例,为了方便将生猪顶起,所述支撑板15上方设置开口朝上的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内设置水平板23,所述水平板23将所述条形槽分割成上空间和下空间,所述条形槽内壁与所述水平板23之间形成条形缝,所述水平板23上表面设置相对的台阶面,所述台阶面每个台面设置竖直通孔25,所述竖直通孔25内设置竖杆,所述竖杆上端连接水平支撑板24,所述下空间设置第四汽缸27,所述第四汽缸27连接顶板26,当所述第四汽缸27伸长时所述顶板26穿过所述条形缝顶起多个所述水平支撑板24在同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猪喂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猪场(1)、第一伸缩汽缸(2)、称重器(3)、第二伸缩汽缸(4)、旋转电机(5)和第三伸缩汽缸(6),所述猪场(1)设有多个隔板(7),所述隔板(7)上设有过孔(8),多个所述过孔(8)从左至右内径依次减小,所述猪场(1)安装多个与所述隔板(7)相对应的所述第一伸缩汽缸(2),所述第一伸缩汽缸(2)连接竖板(9),所述过孔(8)上壁设有与所述竖板(9)相对应的限位槽(10),所述第一伸缩汽缸(2)伸出时所述竖板(9)上端伸入所述限位槽(10)堵住所述过孔(8),所述第一伸缩汽缸(2)收缩时所述竖版(9)下移打开所述过孔(8),每两个相邻的所述隔板(7)相对的面分别设有传感器(11)和配合器(12),所述传感器(11)和配合器(12)相配合识别是否有猪高度高于所述传感器(11)和所述配合器(12)连线,所述猪场(1)底部设有安装座(13),所述称重器(3)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3)内,所述称重器(3)上设置一对所述第二伸缩汽缸(4),所述第二伸缩汽缸(4)连接能夹持猪的支撑板(15),所述猪场(1)上壁设置所述旋转电机(5),所述旋转电机(5)连接所述第三伸缩汽缸(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红跃何道领张科王震朱燕蒋林峰韦艺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