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曲轴轴颈的抗疲劳强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40862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曲轴轴颈的抗疲劳强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曲轴轴颈表面加工出表面结构,所述表面结构为存在6~40微米峰谷高度差的凹凸纹理;S2:滚压强化处理,以挤压凹凸纹理产生剪切变形,促使凹凸纹理的峰谷高度差降低至1~8微米,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进行滚压强化处理之前先加工表面结构,使得采用滚压强化处理后,可在曲轴轴颈表面产生更大、更深的残余压应力层以及产生具有预设方向性的残余压应力,增大最表面的残余压应力值,从而加强滚压强化的效果,使曲轴轴颈表层更易产生剧烈塑性变形和晶粒细化,便于制备超细晶或纳米晶表层材料。料。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曲轴轴颈的抗疲劳强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曲轴处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曲轴轴颈的抗疲劳强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发动机排放标准已成为全球汽车业关注的焦点,低排放、少污染是汽车发动机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发动机增压及增压中冷技术应运而生,随着发动机增压及增压中冷技术的发展,对发动机曲轴疲劳强度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曲轴强化工艺近年来得到了较快发展,其中效果最为显著的就是曲轴滚压强化工艺。
[0003]滚压强化技术存在以下特点:一、受赫兹接触变形的限制,所能产生的强化层的深度较小。二、最大残余压应力一般并不处于最表面,而是在一定深度的次表面,但疲劳裂纹往往产生于材料表面。三、残余应力在与表面平行的平面内是各向同性的,但实际零件和结构的工作应力一般具有方向性。四、由于赫兹接触的三向压应力效应,使得基于剧烈塑性变形机制的晶粒细化困难。上述特点使滚压强化技术所能达到的强化效果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曲轴轴颈的抗疲劳强化方法。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曲轴轴颈的抗疲劳强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在曲轴轴颈表面加工出表面结构,所述表面结构为存在6~40微米峰谷高度差的凹凸纹理;
[0008]S2:滚压强化处理,以挤压凹凸纹理产生剪切变形,促使凹凸纹理的峰谷高度差降低至1~8微米。
[0009]优选的,所述凹凸纹理具有同向性且按规律排列,或具有各同向性且随机排列。
[0010]优选的,所述凹凸纹理为平行直波纹或平行曲波纹,且波长为峰谷高度差的2~5倍。
[0011]优选的,所述波形为正弦波、余弦波、锯齿波、倒梯形波、正梯形波、双梯形波、倒弧型波和/或正弧型波。
[0012]优选的,所述凹凸纹理为凸体或刻痕。
[0013]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将一端的曲轴轴颈与轴颈夹紧工装固定连接,曲轴曲拐用平衡重夹具夹紧,所述轴颈夹紧工装通过主轴卡盘夹紧,将另一端的曲轴轴颈通过顶针顶紧,并保证曲轴回转中心、顶针及轴颈夹紧工装回转中心一致,用滚刀对曲轴轴颈外圆进行滚压加工。
[0014]优选的,所述滚刀切削速度为155m/min~165m/min,滚刀进给速度为0.08mm/转~0.12mm/转,滚刀刀头为钻石刀头。
[0015]优选的,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对曲轴轴颈表面进行除油、除锈、清洗和干燥处理。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在进行滚压强化处理之前先加工表面结构,使得采用滚压强化处理后,可在曲轴轴颈表面产生更大、更深的残余压应力层以及产生具有预设方向性的残余压应力,增大最表面的残余压应力值,从而加强滚压强化的效果,使曲轴轴颈表层更易产生剧烈塑性变形和晶粒细化,便于制备超细晶或纳米晶表层材料。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平行直波纹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平行曲波纹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表面结构的纵截面波形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凸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刻痕的结构意图;
[0023]图6为滚刀与曲轴轴颈光滑表面触碰撞产生塑性变形的示意图;
[0024]图7为滚刀与表面结构接触碰撞产生塑性变形的示意图;
[0025]图8为残余压应力分布曲线示意图。
[0026]附图中:1-曲轴轴颈、2-表面结构、3-波形、4-波峰、5-波谷、6-表面结构横向、7-表面结构纵向、8-滚刀、9-塑性变形、10-加工表面结构的曲轴轴颈在经滚压强化处理后产生的残余压应力曲线、11-未加工表面结构的曲轴轴颈在经滚压强化处理后产生的残余压应力曲线、12-残余压应力表面值、13-残余压应力最大值、14-峰谷高度差(h)、15-波长(L)、16-波形前倾角(d)、17-波形后倾角(β)、18-正弦/余弦波、19-锯齿波、20-倒梯形波、21-正梯形波、22-双梯形波、23-倒弧型波、24-正弧型波。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实施例一:
[0029]一种曲轴轴颈的抗疲劳强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首先,对曲轴轴颈表面进行除油、除锈、清洗和干燥处理,用砂纸打磨直至表面平整光洁且具有粗糙度。
[0031]其次,如图1和图2所示,在曲轴轴颈1表面加工出表面结构2,所述表面结构2为存在6~40微米峰谷高度差的凹凸纹理。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凹凸纹理具有同向性且按规律排列,优选的,所述凹凸纹理为平行直波纹,如图1所示,或所述凹凸纹理为平行曲波纹,如图2所示。也就是说,凹凸纹理为具有峰谷高度差14(即波峰4与波谷5的高度差)和波长15的波形3,波长15为峰谷高度差14的2~5倍。此外,如图3所示,所述凹凸纹理的波形3可以为正弦/余弦波18、锯齿波19、倒梯形波20、正梯形波21、双梯形波22、倒弧型波23和正弧型波24,但不限于上述波形3。所述表面结构2可采用车削、铣削、磨削、钢丝刷、喷砂、化学刻蚀、激光刻蚀获得,但不限于以上方法。
[0032]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凸纹理具有各同向性且随机排列,优选的,所述凹凸纹理为凸体,如图4所示,或所述凹凸纹理为刻痕,如图5所示。
[0033]最后,对加工出表面结构2的曲轴轴颈1进行滚压强化处理,将一端的曲轴轴颈1与轴颈夹紧工装固定连接,曲轴曲拐用平衡重夹具夹紧,所述轴颈夹紧工装通过主轴卡盘夹紧,将另一端的曲轴轴颈1通过顶针顶紧,并保证曲轴回转中心、顶针及轴颈夹紧工装回转中心一致,用滚刀8对曲轴轴颈外圆进行滚压加工,滚刀8挤压凹凸纹理产生剪切变形,促使凹凸纹理的峰谷高度差降低至1~8微米,以防止表面结构2残留,避免在应用时出现应力集中现象。
[0034]如图6所示,当滚刀8与曲轴轴颈1的光滑表面产生接触碰撞时,因赫兹接触和摩擦的联合作用,紧邻接触区下方的部位处于三向压应力状态,不利于使接触表面产生塑性变形。
[0035]如图7所示,当曲轴轴颈1表面加工有表面结构2时,滚刀8首先挤压表面结构的波峰4,促使波峰4处的材料试图被压入,而波谷5处的材料会在一定程度上被挤出,从而产生“消峰填谷”效应,降低或消除表面结构2所形成的初始粗糙度,使波峰4更易于产生剪切变形,使应力偏量增加,三向压应力降低,接触表面更易于产生塑性变形9,会增加表面滚压强化所产生的晶粒细化和加工硬化效果,更适于加工表面超细晶或纳米化层。
[0036]同时,当表面结构2为平行直波纹或平行曲波纹时,滚刀8与表面结构2产生接触碰撞时,与表面结构横向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曲轴轴颈的抗疲劳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曲轴轴颈表面加工出表面结构,所述表面结构为存在6~40微米峰谷高度差的凹凸纹理;S2:滚压强化处理,以挤压凹凸纹理产生剪切变形,促使凹凸纹理的峰谷高度差降低至1~8微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轴颈的抗疲劳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纹理具有同向性且按规律排列,或具有各同向性且随机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轴轴颈的抗疲劳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纹理为平行直波纹或平行曲波纹,且波长为峰谷高度差的2~5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曲轴轴颈的抗疲劳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形为正弦波、余弦波、锯齿波、倒梯形波、正梯形波、双梯形波、倒弧型波和/或正弧型波。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轴轴颈的抗疲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志海朱有利李静王燕礼侯帅刘军王思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