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车客车漂移伸展式上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0805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火车客车漂移伸展式上水机,包括轨道、行走机构、旋转座体、水管推送机构、水管和机器视觉系统,轨道设置于火车轨道一侧地表,并相互平行,行走机构可移动的安装于轨道上,旋转座体通过旋转机构安装于行走机构的上部,水管推送机构安装于旋转座体上,水管一端设置有出水嘴,水管推送机构与水管连接,用于驱使出水嘴移动至与客车接水管口插入对接或分离,机器视觉系统具有视觉传感器和定位传感器,机器视觉系统分别与行走机构、旋转机构和水管推送机构电连接,视觉传感器安装于旋转座体的上方,并跟随旋转座体旋转,定位传感器安装于水管推送机构的伸缩端。优点:能够实现自动上水,效率高,解放劳动力,降低成本。降低成本。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车客车漂移伸展式上水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铁路火车客车供水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火车客车漂移伸展式上水机。

技术介绍

[0002]铁路客运专线运量大,客运专列最小行车间隔可达三分钟,客车密度可达每小时20列,理论上每小时最大输运能力可达72000人,能够实现大量、快速和高密度运输。但是,完成这一目标的障碍之一就是火车站上水问题,因为客车用水量大,需要在停靠的火车站及时给予上水,利用旅客上下车的几分钟内上完水比军人战斗还紧张,遇到暴风雨或严冬大雪,工人露天手动上水十分困难和艰辛,将人工手动上水改为自动上水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家铁路相关规定要求火车站双向火车道间最小轨间距是4米,如果在4米至5米之间同时对两列客车一齐自动上水,不但解放了生产力,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火车客车漂移伸展式上水机,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火车客车漂移伸展式上水机,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车客车漂移伸展式上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1)、行走机构(2)、旋转座体(3)、水管推送机构(4)、水管(5)和机器视觉系统,所述轨道(1)设置于火车轨道一侧地表,并相互平行,所述行走机构(2)可移动的安装于所述轨道(1)上,所述旋转座体(3)通过旋转机构安装于所述行走机构(2)的上部,所述水管推送机构(4)安装于所述旋转座体(3)上,所述水管(5)一端设置有出水嘴(51),所述水管推送机构(4)与所述水管(5)连接,用于驱使所述水管(5)的一端出水嘴(51)移动至与客车接水管口插入对接或分离,所述机器视觉系统具有视觉传感器(6)和定位传感器(7),所述机器视觉系统分别与所述行走机构(2)、旋转机构和水管推送机构(4)电连接,所述视觉传感器(6)安装于所述旋转座体(3)的上方,并跟随所述旋转座体(3)旋转,用于拍照搜索客车接水管口的位置,所述定位传感器(7)安装于所述水管推送机构(4)的伸缩端,用于定位客车接水管口的中心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车客车漂移伸展式上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推送机构(4)包括竖向设置的圆盘状壳体(41)、旋转动力机构(42)、卷轴(43)和伸缩链(44),所述圆盘状壳体(41)竖直安装于所述旋转座体(3)的上端,其一侧的上部开有伸缩出口,所述卷轴(43)水平置于所述圆盘状壳体(41)内部的中部,其两端与所述圆盘状壳体(41)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旋转动力机构(42)装配于所述圆盘状壳体(41)的任意一侧外部,所述卷轴(43)的对应端穿过所述圆盘状壳体(41)的对应侧,并与所述旋转动力机构(42)传动连接,所述伸缩链(44)包括多节端部相互铰接的半圆管状的管托块(441),多节所述管托块(441)可向所述伸缩链(44)的一侧转动至相互呈夹角,所述伸缩链(44)的一端卷绕与所述卷轴(43)上,且其另一侧背离所述卷轴(43),所述伸缩链(44)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伸缩出口,并构成所述水管推送机构(4)的伸缩端,所述水管(5)容纳装配于所述伸缩链(44)的一侧,并置于每节所述管托块(441)的一侧半圆内腔中,所述水管(5)的一端伸出所述水管推送机构(4)的伸缩端的一节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仁听李宏刘国成王倩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铁路机械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