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膨支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
,具体涉及一种自膨支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管腔狭窄及堵塞、血管粥样硬化、钙化病变和夹层等是常见管疾病,没有及时治疗和手术就会导致严重的心脑血管系统、呼吸、消化、泌尿和内分泌系统损伤,必要时危及生命。而管腔支架术是治疗这类疾病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治疗工具和手段。
[0003]传统的支架系统采用单个长支架压缩在输送系统中,然后由输送系统输送至病灶。支架系统能够撑开闭塞血管达到恢复血管管腔和血液流动的目的,并预防血管收缩引起的再狭窄。但是,一般情况下下肢动脉的病变较长,且包含了拉伸、弯曲、扭转、压缩、脉动等复杂和严苛的生理载荷,并且由于下肢动脉的闭塞病变长且夹层数量多,现有技术中,一般是植入一个长支架或多个短支架以覆盖所有夹层。但是,若植入长支架,则会增加金属植入量,且难以应对多种复杂和严苛的生理载荷,远期疗效不佳;若植入多个短支架,则需要多套器械多次植入,大大增加手术时间和费用。
[0004]公开号为CN108852575A的中国专利申请中,其公开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自膨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端;内管组件(2),包括内管(21)和套设于所述内管(21)外侧的中层管(22),所述内管(21)与所述控制端相连接并在所述中层管(22)内滑动;分割头(3),设于所述中层管(22)的外部,且所述分割头(3)与所述中层管(22)固定连接,所述分割头(3)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支架(5)和第二支架(6),且所述第一支架(5)和所述第二支架(6)套设于所述中层管(22)的外部;以及外管组件(4),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架(5)外侧的第一外管(41)和套设于所述第二支架(6)外侧的第二外管(42),且所述第一外管(41)的一端与所述内管(21)固定连接,另一端套接于所述分割头(3)上;所述第二外管(42)的一端套接于所述分割头(3)上,另一端与所述控制端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膨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21)的内部具有供导丝穿过的空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膨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21)的远端设有连接端(23),且所述连接端(23)与所述内管(21)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外管(41)与所述连接端(23)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膨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23)在远离所述内管(21)的一端具有引导锥面(231)。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自膨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管(22)的外侧分别还设有第一挂头件(7)和第二挂头件(8),所述第一支架(5)的端部挂设于所述第一挂头件(7)上,所述第二支架(6)的端部挂设于所述第二挂头件(8)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膨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头件(7)和所述第一支架(5)一一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川,刘鹏飞,张昱昕,张宇,
申请(专利权)人: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