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立式车床工件主轴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0507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轴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控立式车床工件主轴密封结构。包括上套筒、中间环形板、下套筒;所述上套筒底部与中间环形板内径固定,中间环形板外径与下套筒上部固定;所述上套筒可拆卸套装在数控立式车床卡盘上,所述中间环形板与下套筒组成的结构罩住数控立式车床的主轴上端盖与床体连接位置。其避免了因冷却水渗入到机床的液压系统,排除了机床的此类故障,节省了液压油、工件废品、维修周期和备件费用,保证了机床的连续生产加工。工。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控立式车床工件主轴密封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轴承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数控立式车床工件主轴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操作的数控立车设备,承担着大型轴承套圈各个工序的加工,在加工过程中,必须用冷却水对车刀及工件进行冷却,由于原机床工件主轴密封结构的缺陷,使冷却水渗入到机床的主轴内部,渗漏的冷却水经过主轴流进油池,再经过回油管流回油箱,污染了液压油,造成液压系统的各种故障,而且频繁出现;当冷却水混入较多时,液压系统就会产生压力波动,造成压力不稳定,如果此时正在加工工件,会使卡盘的卡紧压力降低,当切削力大于卡紧力时,会产生工件转动、翻转飞出,并造成刀夹掉落、工件废品、甚至造成人身和设备事故。
[0003]出现上述情况,维修时需要把液压油换掉、清理油箱、调整好压力再工作。液压油污染时间在2到6个月左右就需要更换,每年因为此类故障发生的备件费用、液压油、维修周期、工件废品等在上万元,造成浪费和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数控立式车床工件主轴密封结构,其避免了因冷却水渗入到机床的液压系统,排除了机床的此类故障,节省了液压油、工件废品、维修周期和备件费用,保证了机床的连续生产加工。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数控立式车床工件主轴密封结构,其包括上套筒、中间环形板、下套筒;所述上套筒底部与中间环形板内径固定,中间环形板外径与下套筒上部固定;所述上套筒可拆卸套装在数控立式车床卡盘上,所述中间环形板与下套筒组成的结构罩住数控立式车床的主轴上端盖与床体连接位置。
[0006]进一步的,所述数控立式车床卡盘外径开若干螺纹孔,上套筒通过若干螺钉与数控立式车床卡盘固定。
[0007]优选的,所述上套筒上开设12个圆周均布的螺钉孔,螺钉孔位置与所述螺纹孔一一对应。
[0008]优选的,所述螺钉孔为沉头螺钉孔,螺钉为M8沉头螺钉。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中间环形板上部为由数控立式车床卡盘一侧向远离数控立式车床卡盘一侧倾斜的坡面。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上套筒底部与数控立式车床的主轴上端盖边缘接触,上套筒底部、上套筒与中间环形板内径连接位置与数控立式车床的主轴上端盖边缘之间设有密封胶涂层。
[0011]进一步的,所述数控立式车床的主轴上端盖与床体连接位置设有密封胶涂层。
[0012]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数控立式车床工件主轴密封方法,其具体步骤包括:
卷制上套筒,卷制下套筒,制成一块中间环形板,上套筒底部与中间环形板内径固定,中间环形板外径与下套筒上部固定;在上套筒上加工出若干个螺钉孔,制得帽型密封圈;将帽型密封圈安装至数控立式车床卡盘,上套筒底部与数控立式车床的主轴上端盖接触定位,用沉头螺钉固定。
[0013]对以上方法进一步说明,具体步骤包括:步骤1:用铁板卷制成上套筒,再用铁板卷制成下套筒,然后车削一块中间环形板,将上套筒下部与中间环形板内径焊接,将下套筒上部与中间环形板外径焊接,并在上套筒上加工出若干个圆周均布的沉头螺钉孔,制得帽型密封圈;步骤2:将数控立式车床卡盘拆卸吊下放置在平台上,拆下数控立式车床的主轴上端盖,打上密封胶涂层后再安装回上端盖;步骤3:把步骤1制成的帽型密封圈套装在卡盘上,帽型密封圈底面与数控立式车床的主轴上端盖接触定位,然后在卡盘上以上套筒上的沉头螺钉孔为基准,配做若干个螺纹孔;步骤4:将帽型密封圈拆下,把卡盘装回主轴上,在卡盘下端、主轴上端盖端面处打上密封胶涂层,再将帽型密封圈套装在卡盘上,用沉头螺钉固定。
[0014]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避免了因冷却水渗入到机床的液压系统,排除了机床的此类故障,节省了液压油、工件废品、维修周期和备件费用,保证了机床的连续生产加工。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帽型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数控立式车床卡盘, 2、帽型密封圈,2.1、上套筒,2.2、中间环形板,2.3、下套筒,3、M8沉头螺钉,4、主轴上端盖,5、主轴,6.1、第一密封胶涂层,6.2、第二密封胶涂层,7、床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晰,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例进行阐述。
[0017]实施例1如图1所示,数控立式车床工件主轴密封结构,其包括上套筒2.1、中间环形板2.2及下套筒2.3;所述上套筒2.1底部与中间环形板2.2内径固定,中间环形板2.2外径与下套筒2.3上部固定;所述上套筒2.1可拆卸套装在数控立式车床卡盘1上,所述中间环形板2.2与下套筒2.3组成的结构罩住数控立式车床的主轴上端盖4与床体7连接位置。
[0018]进一步的,所述数控立式车床卡盘1外径开若干螺纹孔,上套筒2.1通过若干螺钉与数控立式车床卡盘1固定。
[0019]优选的,所述上套筒2.1上开设12个圆周均布的螺钉孔,螺钉孔位置与所述螺纹孔一一对应。
[0020]优选的,所述螺钉孔为沉头螺钉孔,螺钉为M8沉头螺钉3。
[0021]进一步的,所述中间环形板2.2上部为由数控立式车床卡盘1一侧向远离数控立式车床卡盘1一侧倾斜的坡面。
[0022]进一步的,所述上套筒2.1底部与数控立式车床的主轴上端盖4边缘接触,上套筒2.1底部、上套筒2.1与中间环形板2.2内径连接位置、数控立式车床的主轴上端盖4边缘三者之间设有第一密封胶涂层6.1。
[0023]进一步的,所述数控立式车床的主轴上端盖4与床体7连接位置设有第二密封胶涂层6.2。
[0024]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数控立式车床工件主轴密封方法,其具体步骤包括:步骤1:帽型密封圈2用三块铁板制作而成,首先,用铁板卷制成上套筒2.1,再用铁板卷制成下套筒2.3,然后车削一块中间环形板2.2,将上套筒2.1下部与中间环形板2.2内径焊接,将下套筒2.3上部与中间环形板2.2外径焊接,并在上套筒2.1上加工出若干个圆周均布的沉头螺钉孔,制得帽型密封圈2;此过程中保证尺寸和加工精度。
[0025]步骤2:将数控立式车床卡盘1拆卸吊下放置在平台上,拆下数控立式车床的主轴上端盖4,打上密封胶涂层后再安装回主轴上端盖4;步骤3:把步骤1制成的帽型密封圈2套装在数控立式车床卡盘1上,帽型密封圈2底面与数控立式车床的主轴上端盖4接触定位,然后在数控立式车床卡盘1上以上套筒2.1上的沉头螺钉孔为基准,配做若干个螺纹孔;步骤4:将帽型密封圈2拆下,把数控立式车床卡盘1装回主轴5上,在数控立式车床卡盘1下端、主轴上端盖4端面处打上密封胶涂层,再将帽型密封圈2套装在数控立式车床卡盘1上,用M8沉头螺钉3固定。
[0026]需要说明的是,选M8沉头螺钉3是为了固定密封圈时没有突出高点,卡盘旋转时不会发生剐蹭现象,待密封胶涂层凝固后,完成了数控立式车床工件主轴密封结构改进工作。
[0027]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数控立式车床工件主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套筒、中间环形板、下套筒;所述上套筒底部与中间环形板内径固定,中间环形板外径与下套筒上部固定;所述上套筒可拆卸套装在数控立式车床卡盘上,所述中间环形板与下套筒组成的结构罩住数控立式车床的主轴上端盖与床体连接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立式车床工件主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控立式车床卡盘外径开若干螺纹孔,上套筒通过若干螺钉与数控立式车床卡盘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控立式车床工件主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套筒上开设12个圆周均布的螺钉孔,螺钉孔位置与所述螺纹孔一一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控立式车床工件主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孔为沉头螺钉孔,螺钉为M8沉头螺钉。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立式车床工件主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环形板上部为由数控立式车床卡盘一侧向远离数控立式车床卡盘一侧倾斜的坡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立式车床工件主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套筒底部与数控立式车床的主轴上端盖边缘接触,上套筒底部、上套筒与中间环形板内径连接位置、数控立式车床的主轴上端盖边缘三者之间设有密封胶涂层。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立式车床工件主轴密封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雁臧小锋赵煕伟齐振刘斋强朱衷良吴欢
申请(专利权)人:瓦房店轴承集团国家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