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0453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取栓装置,包括输送管;导管,沿其轴向可滑动地设在所述输送管内,所述导管的远端伸出所述输送管的远端外;收集网,其具有远端呈第一开口的收集腔,所述收集网的近端固定在所述导管的远端上并位于所述输送管外;负压设备,用于在所述输送管的内壁与所述导管的外壁之间的空心腔内产生负压。通过在导管的远端设置收集管,通过负压设备在所述输送管的内壁与所述导管的外壁之间的空心腔内产生负压,使得待捕获的血栓在负压的作用下被吸附到位于输送管外的导管远端上,且会被收集网收纳到收集网的内部,实现血栓能够被收纳到收集网内的效果。实现血栓能够被收纳到收集网内的效果。实现血栓能够被收纳到收集网内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取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取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严重危害人类生命,需要立即治疗。典型的治疗选择包括静脉注射血栓溶解药或者使用专用取栓器械。第一个选择包括使用血栓溶解药,比如血栓溶解剂,但是该种方法治疗时间久、效果不理想;第二个选择包括使用取栓器械,该器械的目的在于用物理的方法捕获血栓或者凝块并且将其从堵塞的血管里移除,从而恢复血液的流动,该取栓器械的主要优点在于其可以延长治疗的时间从4.5小时到10小时。所以,目前在急性缺血性脑卒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取栓器械的方式较多。
[0003]现有的取栓装置是利用负压对血栓进行抽吸,具体地,该取栓装置包括输送管、设在输送管内的导管及用于对导管外壁与输送管内壁之间的空心腔中抽成负压环境的负压设备。该取栓装置在对血液中的血栓进行取出时,先将输送管和导管的远端整体介入到人体的血管内,导管的远端伸出输送管的远端外;负压设备开启使容纳腔内形成负压环境,进而导管的远端处也成负压环境,在该负压的作用下,血液中的血栓被吸附在导管的远端上,待血栓吸附后,需要将输送管、导管及吸附的血栓整体从血管中抽出。
[0004]但是在将血栓取出血管的过程中,血栓处于被吸附在导管上的状态,而由于取栓装置的输送管以及导管一直处于负压状态,因此在将血栓抽出血管的输送的过程中,位于导管远端的血栓在受到导管的吸附力的同时,也会受到来自输送管的容纳腔内不断传递过来的压力,故而血栓或者血块上未与导管吸附接触的部分,例如导管远端处的血栓,会受到来自输送管的容纳腔内不断传递过来的压力并被该压力从血栓的整体上吸走部分血栓,发生血栓脱落的情况,并在该压力的作用下冲向血管内,出现血管堵塞的情况,使得抽栓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在取栓装置中,位于导管远端的血栓或血块在回拉运动过程中,会碰着血管壁,并在该压力的作用下导致血栓从导管上脱落下来,使得抽栓效果不理想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可以对导管远端处的血栓进行保护的取栓装置。
[0006]一种取栓装置,包括输送管;导管,沿其轴向可滑动地设在所述输送管内,所述导管的远端伸出所述输送管的远端外;收集网,其具有远端呈第一开口的收集腔,所述收集网的近端固定在所述导管的远端上并位于所述输送管外;负压设备,用于在所述输送管的内壁与所述导管的外壁之间的空心腔内产生负压。
[0007]可选地,上述取栓装置中,所述收集网的近端呈收缩状;和/或所述收集网的网孔呈菱形状。
[0008]可选地,上述取栓装置中,所述收集网的内径由其远端朝向近端逐渐减小;或者
[0009]所述收集网包括空心圆柱本体及固定在所述空心圆柱本体的近端上的收缩部,所述收缩部作为所述收集网的近端。
[0010]可选地,上述取栓装置中,所述输送管的内壁面和外壁面均呈光滑表面。
[0011]可选地,上述取栓装置中,所述输送管的外壁面通过涂亲水涂层以形成光滑表面。
[0012]可选地,上述取栓装置中,所述输送管包括管本体,包裹在所述管本体外的至少一层增韧层,及铺设在所述增韧层外上的支撑层。
[0013]可选地,上述取栓装置中,所述导管沿其轴向具有贯穿其的近端和远端的中空腔;所述收集网的收集腔与所述中空腔连通;至少部分的所述收集网沿导管径向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导管沿其径向的横截面面积;
[0014]所述取栓装置还包括释放管,所述释放管可滑动地设在所述中空腔内,所述释放管具有释放腔;
[0015]还包括可滑动地设在所述释放腔内的取栓支架及固定在所述取栓支架的近端上的推送件,所述推送件的远端伸出所述导管的远端外;
[0016]所述取栓支架受所述推送件的滑动的带动可在收拢于所述释放管的释放腔内的收集状态与伸出所述释放腔外展开的释放状态之间切换。
[0017]可选地,上述取栓装置中,所述取栓支架包括若干沿导管的轴向延伸且沿导管的径向布置的筋条,任一所述筋条呈正弦曲线分布;
[0018]任意相邻三个所述筋条中,位于中间的所述筋条的波谷与一侧的所述筋条的波峰连接,位于中间的所述筋条的波峰与另一侧所述筋条的波谷连接;
[0019]相邻两个筋条中,一个所述筋条的相邻两个波峰与另一个所述筋条的相邻两个波谷之间围成一个捕获网孔。
[0020]可选地,上述取栓装置中,所有所述筋条的近端固定汇聚成第一端部作为所述取栓支架的近端;在所有所述筋条的远端处,每两个所述筋条的远端固定汇聚成第二端部,所有所述第二端部作为所述取栓支架的远端。
[0021]可选地,上述取栓装置中,所有所述筋条分布在同一圆柱面上,所述第二端部朝向所述圆柱面的径向偏斜。
[0022]可选地,上述取栓装置中,所述收集网和/或任一所述筋条上还设有显影标记。
[0023]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24]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取栓装置,包括输送管;导管,沿其轴向可滑动地设在所述输送管内,所述导管的远端伸出所述输送管的远端外;收集网,其具有远端呈第一开口的收集腔,所述收集网的近端固定在所述导管的远端上并位于所述输送管外;负压设备,用于在所述输送管的内壁与所述导管的外壁之间的空心腔内产生负压。
[0025]此结构的取栓装置中,通过在导管的远端设置收集管,通过负压设备在所述输送管的内壁与所述导管的外壁之间的空心腔内产生负压,使得待捕获的血栓在负压的作用下被吸附到位于输送管外的导管远端上,且会被收集网收纳到收集网的内部,实现血栓能够被收纳到收集网内的效果,同时在回拉输送管、导管以及血栓时,位于导管远端上的血栓在同时受到了导管的吸附力以及来自输送管的容纳腔内不断传递过来的压力并被该压力从血栓的整体上吸走部分血栓,虽然也会在负压的状态下发生血栓脱落的情况,但是由于收集网的设置,脱落后的血管会被收集网限制住,在负压的作用下,血栓在冲向血管内时,收
集网会提供给血栓一个阻挡力,阻挡血栓冲向血管内,进而避免导致血栓堵塞的情况发生。
[0026]2.本技术提供的取栓装置中,所述收集网的近端呈收缩状;和/或所述收集网的网孔呈菱形状。
[0027]此结构的取栓装置中,通过将收集网的近端设置收缩状,输送管以及导管的内径是比收集网的内径小的,因此在导管以及收集网并携带血栓在血管内运动时,近端呈收缩状的收集网可以提供给血管支撑力,实现先将内径较小处的血管撑起,这样位于远端的血栓在运动时能够顺畅的过渡到被撑起的血管处,便于收集网在血管内运动,并从血管中抽取;收集网的网孔设置为菱形状,能够将血栓稳定地收纳在收集网中。
[0028]3.本技术提供的取栓装置中,所述收集网的内径由其远端朝向近端逐渐减小;或者所述收集网包括空心圆柱本体及固定在所述空心圆柱本体的近端上的收缩部,所述收缩部作为所述收集网的近端。
[0029]此结构的取栓装置中,收集网的内径逐渐减小或者所述收集网包括空心圆柱本体及固定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管(1);导管(2),沿其轴向可滑动地设在所述输送管(1)内,所述导管(2)的远端伸出所述输送管(1)的远端外;收集网(3),其具有远端呈第一开口的收集腔,所述收集网(3)的近端固定在所述导管(2)的远端上并位于所述输送管(1)外;负压设备(7),用于在所述输送管(1)的内壁与所述导管(2)的外壁之间的空心腔内产生负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网(3)的近端呈收缩状;和/或所述收集网(3)的网孔呈菱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网(3)的内径由其远端朝向近端逐渐减小;或者所述收集网(3)包括空心圆柱本体(31)及固定在所述空心圆柱本体(31)的近端上的收缩部(32),所述收缩部(32)作为所述收集网(3)的近端。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1)的内壁面和外壁面均呈光滑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1)的外壁面通过涂亲水涂层以形成光滑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1)包括管本体,包裹在所述管本体外的至少一层增韧层,及铺设在所述增韧层外上的支撑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2)沿其轴向具有贯穿其的近端和远端的中空腔;所述收集网(3)的收集腔与所述中空腔连通;至少部分的所述收集网(3)沿导管(2)径向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导管(2)沿其径向的横截面面积;所述取栓装置还包括释放管(4),所述释放管(4)可滑动地设在所述中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涛梁栋科叶丽珍陈万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璞慧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