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0305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底板中,设置的突起用于插入下支架开口并用于支撑正交分色棱镜的底面。通过将粘合剂填充入在所述突起上支撑的正交分色棱镜的底面与下支架之间的间隙中,下支架和正交分色棱镜被固定到底板上。液晶面板上设置有孔,而上支架和下支架上设置的保持臂被插入到这些孔中。然后,在所述孔内涂覆粘合剂以将液晶显示器固定到上和下支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投影仪(projector),该投影仪组装为诸如液晶面板的图像显示装置整体保持在用于合成和分解光束的棱镜周围。
技术介绍
已知三面板型液晶投影仪,这种投影仪将白光分解为红光、绿光以及蓝光;通过使用对应于各种颜色光的图像显示装置将这三种颜色的光调制为图像光;然后将这三种颜色图像光合成,并投影这种合成的图像光。例如,在具有透射型液晶面板的三面板型液晶投影仪中,一个具有两个相互垂直的分色(dichroic)表面的正交分色棱镜将已穿过每个液晶面板的三色光束合成。这种正交分色棱镜具有长方体形状,而每个液晶面板被设置为面对正交分色棱镜的三侧表面中的每一个。合成光束从液晶面板不对着的棱镜剩余一侧表面进入投影透镜。此外,美国公开专利申请2003/0189676披露了一种三面板型液晶投影仪,其中由一种偏振光束分光器分解的光束进入面对偏振光束分光器的侧表面设置的反射型液晶面板。为装配这些类型的投影仪,已知液晶面板与具有长方体形状的光学元件(例如正交分色棱镜和偏振光束分光器)整体保持。例如,为了不使用附于棱镜侧面的框,美国专利6,587,167披露了其一端的平的表面被附到棱镜的一个侧面的固定销,和一种带有能让所述固定销插入其中的孔的液晶面板。这种液晶面板被固定到该棱镜上,以便孔与固定销的外圆周表面之间以及固定销的平的表面与棱镜的侧面之间分别由粘合剂粘合。作为另一实例,在日本专利3360804中,液晶面板被用螺纹方式固定或粘附到固定在棱镜的上和下表面的上固定器和下固定器,而不是像传统方式那样将液晶面板直接固定到正交分色棱镜的侧面。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中,由于正交分色棱镜的底面被直接粘附到底板,形成在其中间的粘合剂层的厚度可能会不均匀。在这种情况中,棱镜就不会在底板上直立而向某一侧倾斜。相应地,从棱镜出来的光束就被扭曲,在这种状态中,即使改变附于该棱镜的液晶显示器的位置,也无法取得好的投影性能。为了获得好的投影性能,需要从棱镜上拆卸下附于其上的底板和液晶面板,以便重新装配这些被拆卸下的部件。这一过程会相当费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板等可以被精确地连接到正交分色棱镜上并可以拆卸和可重新装配容易的投影仪。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投影仪包括一个柱状棱镜,该棱镜具有一个根据光束的偏振特性和波长,在不同于该光束的进入方向的方向中输出该光束的分色面;一个底板,该底板具有一个支撑该棱镜的底面的第一突起;包括被固定到该棱镜的顶面的第一支架和被固定到该棱镜底面的第二支架的保持装置,用于固定图像显示装置,以便该图像显示设置面对该棱镜的一个侧面;形成在第二支架上的第一开口,用于装配该第一突起以将第二支架固定在该底板上;以及一层由被填入支撑在第一突起上的棱镜的底表面与第二支架之间间隙的粘合剂形成的粘合层,以将该棱镜、底板和第二支架整体地固定在一起。优选地,粘合剂为可UV硬化树脂。此外,优选地,第一支架具有与第二支架同样的形状,并被固定在该棱镜的顶面上。此外,优选地,第一和第二支架分别具有一对延伸为近似垂直棱镜侧面伸出的保持臂。这些保持臂被插入形成在图像显示装置上的孔中,以保持该图像显示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用于支撑棱镜的底板上形成有突起,因此该棱镜与底板被紧密地相互接触而形成用于粘合层的空间。因此,当被固定到底板上时,该棱镜绝不会由于粘合层厚度不均匀而出现倾斜,因为该棱镜能够在固定前定位到底板上。并且,由于该突起,用于保持图像显示装置的第二支架容易定位而将支架固定到底板的过程和用于将棱镜固定到底板的过程也可同时进行,所以也可以减少装配的时间。此外,相对于框及相类似物被固定到光学抛光的棱镜的一个侧面的情况,由于可以使用具有更小尺寸的棱镜,从而可以减小制造成本。通过使用UV硬化树脂作为粘合剂,与使用环氧树脂将框固定到棱镜的侧面以及使用硅树脂以将底板固定到棱镜的底面的传统方法相比,固定(硬化)的时间可以大大缩短。利用具有同样形状的第一和第二支架,其制造成本可以进一步降低。虽然不由底板固定的第一支架应该被粘附到棱镜上,利用被涂覆到第一支架上形成的开口的粘合剂,第一支架可以以紧密接触棱镜的方式被固定。由于保持臂插入其中的孔被设置在图像显示装置上,以将图像显示装置固定到第一和第二支架,所以液晶面板可以在孔与保持臂之间的间隙中移动。因此,可以容易地执行图像显示装置的位置的精密调节。附图说明结合附图,通过如下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标与优点对于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而言将会变得更加更易理解。图1是一个投影仪的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表示液晶面板与棱镜整体保持的透视图;图3为表示将液晶面板与棱镜整体保持的机构的分解透视图;图4为表示底板、上、下支架以及棱镜的位置的剖视图;图5为显示被装配的底板和下支架的透视图;图6为显示底板、支架以及棱镜的装配的透视图;以及图7为显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中,液晶投影仪10具有一个照明光源11;多个反射镜12;分色镜13,14;三个透射型液晶面板15R,15G,15B;一个正交分色棱镜16;以及一投影透镜17。从照射光源11发出的白色高亮度光被照明光学系统(未示出)形成具有均匀光照度的光束,并进入分色镜13。通过透射蓝光(B光)而反射红光(R光)和绿光(G光),分色镜13从白光分离出B光。被分离的B光进入液晶面板15B。从分色镜13被反射的R光和G光进入分色镜14。分色镜14透射R光而反射G光以分离R光和G光。R光和G光分别进入液晶面板15R和液晶面板15G。液晶面板15R,15G,15B分别将R光、G光和B光调制为各自的图像光(image light)。已穿过液晶面板15R,15G,15B的光束进入正交分色棱镜16。该正交分色棱镜16由四个直角棱镜组成,并具有两类分色镜,一个为反射R光的R光反射面16a,另一个为反射B光的B光反射面16b。R光反射面16a和B光反射面16b相互间成直角。穿过液晶面板15R的R光由R光反射面16a垂直地反射,而进入投影透镜17。穿过液晶面板15G的G光直穿过R光反射面16a和B光反射面16b,而进入投影透镜17。穿过液晶面板15B的B光由B光反射面16b垂直地反射,而进入投影透镜17。投影透镜17将通过正交分色棱镜16的每种颜色的光束合成的图像光放大并投影到屏幕上。在图2中,液晶面板15R,15G,15B具有框架主体18b覆盖在液晶元件18a周围的结构。该液晶面板与正交分色棱镜16被整体保持以形成棱镜单元19。在棱镜单元19中,每个液晶面板设置为每个液晶元件18a面对具有长方体的正交分色棱镜16的每个侧面。在图3中,上支架20和下支架21被分别设置在正交分色棱镜16的顶面和底面上。上支架20和下支架21具有近似为正方薄板形的形状。根据用途,上支架20和下支架21由通过板冲压加工制造的金属制成,或通过塑模由塑料制成。在上支架20和下支架21中,形成有圆形开口20a和近似三角形的开口21a,而三对保持臂20b,21b被设置为延伸正方形的各个边。通过保持臂20b和21b,液晶面板15R,15G,15B被连接到上支架20和下支架21。在各个液晶面板15R,15G,15B中,设置有保持臂20b和21b插入其中的4个孔22。每个孔22的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投影仪,包括:用于发射照明光的照明光源;用于将所述照明光调制为图像光的图像显示装置;柱状棱镜,该棱镜具有根据光束的偏振特性和波长,沿不同于所述光束进入方向的方向输出光束的分色面;用于投影所述图像光的投影镜 头;具有支撑所述棱镜的底面的第一突起的底板;包括被固定在所述棱镜的顶面上的第一支架和被固定在所述棱镜的所述底面上的第二支架的保持装置,所述保持装置用于保持所述图像显示装置,以便所述图像显示设置面对所述棱镜的侧面;形成 在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配合到所述第一突起以将所述第二支架定位在所述底板上;以及粘合层,所述粘合层由被填入在所述第一突起上支撑的所述棱镜的所述底面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的间隙的粘合剂形成,以便将所述棱镜的所述底面、所 述底板和所述第二支架整体地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田启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