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臭氧发生器的高压电晕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臭氧发生器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臭氧发生器的高压电晕电路。
技术介绍
[0002]臭氧发生器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已经有很长历史了,目前绝大部分水厂都在应用。在臭氧发生器中,往高压电晕间隙内通入空气及氧气,部分氧受高压电晕分离出氧原子,氧原子再与氧聚合,生成臭氧,而高压电晕电路则用于为分离出氧原子提供高压电晕。但是,现有的高压电晕电路普遍存在输出电压的电压调整率、负载调整率和瞬态响应特性不稳定的问题,影响臭氧发生器的使用效果,甚至容易烧坏臭氧发生管。
[0003]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臭氧发生器的高压电晕电路,旨在解决现有的高压电晕电路普遍存在输出电压的电压调整率、负载调整率和瞬态响应特性不稳定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臭氧发生器的高压电晕电路,其中,包括:
[0006]具有前馈线性调整和平均电流控制模式的高功率因数整流电路;
[0007]具有电压环和电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臭氧发生器的高压电晕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前馈线性调整和平均电流控制模式的高功率因数整流电路(1);具有电压环和电流环双环系统的推挽式高频升压电路(2);所述高功率因数整流电路(1)连接直流电源,高功率因数整流电路(1)与推挽式高频升压电路(2)电连接,推挽式高频升压电路(2)与臭氧发生管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发生器的高压电晕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功率因数整流电路(1)包括UC3854控制电路芯片U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臭氧发生器的高压电晕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功率因数整流电路(1)还包括光耦合器U2、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九电阻R19、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二极管D1、第四电阻R4、第一三极管Q1、第五电阻R5、第一电容C1、第一整流桥REC1、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二有极性电容C2、第三有极性电容C3、第四有极性电容C4、第五有极性电容C5、电抗器L1和三相绕组变压器CT1,所述光耦合器U2的正输入端与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连接,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与UC3854控制电路芯片U1的16脚连接,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九电阻R19并联后一端与光耦合器U2的负输入端连接,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九电阻R19并联后另一端接地;光耦合器U2的输出脚7与第一电阻R1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光耦合器U2的输出脚7与第二电阻R2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另一端与第三电阻R3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四电阻R4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四电阻R4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五电阻R5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另一端与第一电容C1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一整流桥REC1的正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一整流桥REC1的负极连接,第一整流桥REC1的输入端AC1与交流电源的火线AC.N连接,第一整流桥REC1的输出端AC2与电抗器L1一端连接,电抗器L1另一端连接与三相绕组变压器CT1连接,三相绕组变压器CT1与交流电源的零线AC.L连接;第一整流桥REC1的输出端AC2与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第一整流桥REC1的输出端AC2与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与第二有极性电容C2的正极连接,第二有极性电容C2的负极与第三有极性电容C3的正极连接,第三有极性电容C3的负极与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与第四有极性电容C4的正极连接,第四有极性电容C4的负极与第五有极性电容C5的正极连接,第五有极性电容C5的负极与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第二有极性电容C2的负极接地,第四有极性电容C4的负极接地,第二有极性电容C2的正极与推挽式高频升压电路(2)连接,第三有极性电容C3的负极与推挽式高频升压电路(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臭氧发生器的高压电晕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合器U2采用型号为TPL250光耦合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发生器的高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建贺,翁雯,周国彪,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玉凰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