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40081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水处理新方法。所述废水处理方法,依次包括调节pH、加入树脂吸附、过滤和加入铝碳粉末催化反应等工序,所述加入铝碳粉末工序包括以下步骤:向经过滤处理的废水中加入铝碳粉末和双氧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对于废水的处理效果优异,能够有效降低废水中COD含量,能够有效处理水杨酸、苯胺等难降解有机物。苯胺等难降解有机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水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废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是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污染源日益增多,带来了严重的水污染问题(“超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丁一等,北方环境,2004年第29卷第4期,第59页左栏第1段第1-3行,公开日2004年8月31日)。
[0003]高浓度有机废水具有以下特点:COD高,一般在30000mg/L以上,有的甚至高达几万至十几万mg/L;可生化性较差,BOD值较低,BOD与COD的比值小于0.3;成分复杂,常含有生产原料、半成品、副反应产物和多种无机盐,大多含有硫化物、氮化物等,工业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中酸、碱、盐类较多,往往具有强酸或强碱性;色度较高,有些废水会散发出刺鼻恶臭(“超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丁一等,北方环境,2004年第29卷第4期,第59页左栏第4段第1-10行,公开日2004年8月31日)。
[0004]由于生物降解作用,高浓度有机废水会使受纳水体缺氧甚至厌氧,造成多数水生物死亡,病产生恶臭,恶化水质和环境(“超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丁一等,北方环境,2004年第29卷第4期,第59页右栏第2段第1-3行,公开日2004年8月31日)。
[0005]目前,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物化法和生物法。物化法主要从物理、化学角度来处理废水,但是物化法处理废水的工艺流程复杂,资金投入量大,且处理后的副产物较多,易造成二次污染。生物法主要利用微生物来降解废水中有机物(“真空紫外耦合化学氧化法降解有机废水”,陈龙军,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年,公开日2019年6月3日),然而,高浓度废水的可生化性较差,因而生物法的处理效果不佳,且生物法一般只是作为辅助手段。
[0006]微电解法具有处理效果明显、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实用性强,近年来成为有机废水处理的研究热点。微电解法一般以铁碳为填料,采用的是一种固定床的接触处理方式,然而,铁碳微电解驻经过一段时间后,填料表面会形成钝化膜,同时填料易结块,阻隔了填料与废水的有效接触,使微电解柱内部废水液态恶化,导致处理效果较差;此外,铁碳微电解法通常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的,但酸性条件下,以微电解柱作为废水的主要处理单元时,易造成溶出的铁屑量大或处理效果不佳(“微电解法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及应用”,张子间,工业安全与环保,2004年第30卷第4期,第9页右栏第5段第1行至第7段第3 行,公开日2004年4月30日),同时采用铁碳填料,在铁离子进入废水后容易同水杨酸等物质络合反应,生产含铁的络合物质,不但不能起到脱色效果,反而增加废水处理的。
[0007]为解决以上问题,公开号为CN103979645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铝碳铜微电解填料,易重量百分比计,其包括活性炭35%-60%、铜粉5%-15%和铝粉 35%-50%;所述填料的粒径为10mm~30mm,形状是圆球状、椭圆状或中空柱状的任意一种。采用该铝碳铜填料处理电镀废水水力停留时间为5分钟;采用本该铝碳铜填料处理含硫酸盐废水时处理色度为2。然而,该填料对于高浓度废水中水杨酸、苯胺等难降解有机物的处理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废水处理方法,该方法对于水杨酸、苯胺等难降解有机物的处理效果优异。
[0009]废水处理方法,依次包括调节pH、加入树脂、吸附、过滤和加入铝碳粉工序,所述加入铝碳粉末工序包括以下步骤:向经过滤处理的废水中加入铝碳粉末和双氧水。
[0010]进一步,所述调节pH是指将废水pH调节至1-2。
[0011]进一步,所述树脂的用量为废水质量的5-10%。
[0012]进一步,所述加入树脂的反应时间为24小时。
[0013]进一步,加入树脂工序后、吸附前还包括过滤工序。
[0014]进一步,所述吸附工序中加入树脂吸附处理24小时。
[0015]进一步,铝碳粉末由铝粒和碳粒按照质量比1:1组成。
[0016]进一步,所述铝碳填料的用量为废水质量的3-5%。
[0017]进一步,所述双氧水的用量为废水质量的1-2%。
[0018]进一步,所述加入铝碳粉末工序的反应时间为2-3小时。
[0019]有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对于废水的处理效果优异,能够有效降低废水中COD含量,能够有效处理水杨酸、苯胺等难降解有机物。
[0021]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适用范围广,能够用于处理多种高浓有机废水。
[0022]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简单,能够实现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4]实施例1
[0025]废水处理方法,以某化工厂废水为原料,具体步骤如下:
[0026]A、向废水中加入酸,调节其pH至1.5;
[0027]B、随后搅拌反应2小时后过滤;
[0028]C、.向过滤后废水中加入水中加入8%树脂吸附处理24小时,过滤;
[0029]D、向经步骤C处理的过滤后废水中加入3%的铝碳粉末(由铝粒和碳粒按照质量比1:1组成)和1%的双氧水,搅拌反应2.5小时后过滤除去沉淀。
[0030]性能检测
[0031]检测实施例1所采用的废水原料和经步骤D处理后的废水的外观、气味、COD及水杨酸、苯胺等含量,结果如表1所示;
[0032]其中,外观的检测方法为:目测,通过烧杯同纯净水比较。
[0033]气味的检测方法为:通过鼻子闻。
[0034]COD含量的检测方法为:国标法(GB1914-89)
[0035]水杨酸含量的检测方法为:国标法(HGT3398-1975)
[0036]苯胺含量的检测方法为:国标法(GB11889-1989)。
[0037]表1性能检测结果
[0038] 原料处理后外观褐红色无色气味刺鼻无味COD/(mg/L)93600434.45水杨酸含量2142.93苯胺含量4250.15
[0039]由表1可知,经实施例1处理后,废水由褐红色变为无色,气味由刺鼻变为无味,COD由93600mg/L降低至434.45mg/L,水杨酸含量由214降低至2.93,苯胺含量425由降低至0.15。由此证明,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对于废水的处理效果优异,能够有效降低废水中COD含量,能够有效处理水杨酸、苯胺等难降解有机物。
[0040]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调节pH、加入树脂吸附、过滤和加入铝碳粉末工序,所述加入铝碳粉末工序包括以下步骤:向经过滤处理的废水中加入铝碳粉末和双氧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pH是指将废水pH调节至1-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的用量为废水质量的5-10%。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入树脂的反应时间为24小时。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树脂吸附前还包括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进闯成建家罗阁
申请(专利权)人:科帆环保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