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磁式磁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9850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磁式磁选装置,包括基座,基座顶面上连接有电机,电机上连接有转轴,转轴另一端连接有磁选腔,磁选腔内部设有电磁场,磁选腔位于电机的上方,磁选腔上方设有进料口,磁选腔下方一侧设有第一出料口,基座顶面上还连接有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位于磁选腔的两侧,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加料腔,加料腔一侧通过第一弹簧与第一支撑板弹性连接,加料腔另一侧通过第二弹簧与第二支撑板弹性连接,基座顶面上还连接有控制器,电磁场、电机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解决了钒钛磁铁矿的粒度过大容易克服磁选机给予的磁力,使得钒钛磁铁矿自主进入抛尾尾矿,进而严重影响钒钛磁铁矿筛选回收率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磁式磁选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外磁式磁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钒钛磁铁矿加入磁选机时,通过挖机将钒钛磁铁矿倒入磁选机内,倒入的钒钛磁铁矿一起堆积到磁选机内,大量的钒钛磁铁矿堆积在一起,使得内部的钒钛磁铁矿难以与磁选机的内壁接触,进而使得内部的钒钛磁铁矿难以附着到磁选机的内壁上,进而使得内部的钒钛磁铁矿没有筛选出,使得内部大量的钒钛磁铁矿随着出料口排出,进而使得大量的钒钛磁铁矿没有被筛选出,进而达不到钒钛磁铁矿筛选回收的效果。
[0003]现有的对于钒钛磁铁矿预选主要采用内置磁介质式磁选技术,即主要是采用筒式磁选机等传统磁力磁场,此类型磁场磁性为中磁,磁性较弱导致设备应用上对给矿粒度上限有限制,现有的筒式磁选机以其外部圆筒作为分选界面,故其与待分选钒钛磁铁矿的接触形式为“点”接触和“线”接触,磁选机筛选钒钛磁铁矿时,当钒钛磁铁矿的粒度过大容易克服磁选机给予的磁力,使得钒钛磁铁矿自主进入抛尾尾矿,进而严重影响钒钛磁铁矿筛选的回收率,导致其中钒钛磁铁矿内的铁矿较小,而钒钛磁铁矿外包裹的泥石较多时,使得现有的筒式磁选机产生的磁力难以吸附住钒钛磁铁矿,使得钒钛磁铁矿自主进入抛尾尾矿,严重影响预选的回收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磁选机筛选钒钛磁铁矿时,当钒钛磁铁矿的粒度过大容易克服磁选机给予的磁力,使得钒钛磁铁矿自主进入抛尾尾矿,进而严重影响钒钛磁铁矿筛选的回收率,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磁式磁选装置,解决了钒钛磁铁矿的粒度过大容易克服磁选机给予的磁力,使得钒钛磁铁矿自主进入抛尾尾矿,进而严重影响钒钛磁铁矿筛选回收率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外磁式磁选装置,包括基座,基座顶面上连接有电机,电机上连接有转轴,转轴另一端连接有磁选腔,磁选腔为内部镂空的碗状腔体,磁选腔内部设有电磁场,磁选腔位于电机的上方,磁选腔上方设有进料口,磁选腔下方一侧设有第一出料口,基座顶面上还连接有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位于磁选腔的两侧,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加料腔,加料腔位于磁选腔的上方,加料腔为内部镂空倒立的瓶状腔体,加料腔一侧通过第一弹簧与第一支撑板弹性连接,加料腔另一侧通过第二弹簧与第二支撑板弹性连接,基座顶面上还连接有控制器,电磁场、电机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0007]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现有的筒式磁选机以其外部圆筒作为分选界面,故其与待分选钒钛磁铁矿的接触形式为“点”接触和“线”接触,磁选机筛选钒钛磁铁矿时,当钒钛磁铁矿的粒度过大容易克服磁选机给予的磁力,使得钒钛磁铁矿自主进入抛尾尾矿,进而严重影响钒钛磁铁矿筛选的回收率,导致其中钒钛磁铁矿内的铁矿较小,而钒钛磁铁矿外包
裹的泥石较多时,使得现有的筒式磁选机产生的磁力难以吸附住钒钛磁铁矿,现有的钒钛磁铁矿加入磁选机时,通过挖机将钒钛磁铁矿倒入磁选机内,倒入的钒钛磁铁矿一起堆积到磁选机内,大量的钒钛磁铁矿堆积在一起,使得内部的钒钛磁铁矿难以与磁选机的内壁接触,进而使得内部的钒钛磁铁矿难以附着到磁选机的内壁上,进而使得内部的钒钛磁铁矿没有筛选出,使得内部大量的钒钛磁铁矿随着出料口排出,进而使得大量的钒钛磁铁矿没有被筛选出,进而达不到钒钛磁铁矿筛选回收的效果,现在设置一种外磁式磁选装置,通过设置的基座作为整个装置的支撑基础,基座两侧设置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通过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连接的加料腔,便于通过加料腔加入要进行筛选的钒钛磁铁矿,通过基座上设置的电机,通过控制器带动电机旋转,使得电机带动磁选腔旋转,使得开启电磁场,进而通过控制器调动电磁场工作,通过向加料腔内加入钒钛磁铁矿,通过加料腔使得钒钛磁铁矿持续的进入筛选腔内,通过加料腔避免了钒钛磁铁矿全部一起倒入筛选腔,通过重力的作用,使得钒钛磁铁矿分散的进入磁选腔内,进而避免了内部的钒钛磁铁矿难以与磁选腔的内壁接触。
[0008]通过电机带动磁选腔旋转,使得筛选的钒钛磁铁矿通过离心力的作用,使得钒钛磁铁矿与磁选腔的接触变为“多点”、“多线”,甚至部分钒钛磁铁矿便为“面”接触,使得钒钛磁铁矿充分的磁选腔的内壁接触,进而使得充分的筛选钒钛磁铁矿;进而使得进入筛选的钒钛磁铁矿,当钒钛磁铁矿的粒度过大通过本装置设置的电磁场,进而通过更强的磁力,通过碗状的磁选腔,使得钒钛磁铁矿更多可能的与磁选腔的内壁接触,通过筛选钒钛磁铁矿完成后,使得没有被筛选的钒钛磁铁矿通过第一出料口排出,将没有被筛选的钒钛磁铁矿完全排出后,通过控制器关闭电磁场,进而使得筛选的钒钛磁铁矿通过第一出料口排出,进而实现钒钛磁铁矿的预选、筛分。
[0009]通过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将钒钛磁铁矿的充分筛选,进而避免了钒钛磁铁矿的粒度过大容易克服磁选机给予的磁力,使得钒钛磁铁矿自主进入抛尾尾矿,进而严重影响钒钛磁铁矿筛选回收率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磁选装置以外磁式结构为基础,以其内部磁介质形成“碗”式结构,其分选与待分选钒钛磁铁矿的接触为“多点”、“多线”甚至部分为“面”接触,明显提高了分选回收率,构建利于工业转化应用的新型复合力场,离心、重力、电磁场共同作用,实现多物理场高度耦合与协同高效分选方法,形成离心重力永磁场磁选方法,高效筛选磁性矿物的关键技术。
[0010]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板上连接有第一振动电机,第一震动电机的另一端与加料腔的一侧连接,第一震动电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二支撑板上连接有第二振动电机,第二震动电机的另一端与加料腔的另一侧连接,第二震动电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倒入加料腔的钒钛磁铁矿容易堆积在加料腔内,使得堆积过多的钒钛磁铁矿难以持续进入磁选腔内,进而使得难以持续的筛选钒钛磁铁矿,通过设置的控制器调动第一震动电机、第二震动电机工作,使得第一震动电机、第二震动电机带动加料腔震动,使得加料腔处于持续的震动,进而避免了加料腔内的钒钛磁铁矿堆积,进而便于钒钛磁铁矿持续的通过加料腔进入磁选腔内。
[0011]进一步地,磁选腔内部连接有若干个磁体,磁体为半圆状的电磁体,磁体与控制器电性连接,通过磁选腔内壁设置的若干个磁体,通过控制器调动磁体工作,使得磁体便于吸附筛选的钒钛磁铁矿,使得钒钛磁铁矿有更多的接触面,进而便于促进钒钛磁铁矿的筛选,
避免了部分钒钛磁铁矿没有与磁选腔的内部接触,导致没有充分的筛选钒钛磁铁矿;当通过控制器关闭磁体时,使得磁体不再吸附筛选的钒钛磁铁矿,使得钒钛磁铁矿进入第一出料口内。
[0012]进一步地,第一出料口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开闭阀,磁选腔下方另一侧设有第二出料口,第二出料口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开闭阀,优选的,通过设置的第二出料口便于钒钛磁铁矿的排出,避免了第一出料口难以快速的排出钒钛磁铁矿,通过设置的第一开闭阀、第二开闭阀,便于开启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进而实现钒钛磁铁矿的排出,当不需要钒钛磁铁矿排出时,便于关闭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
[0013]进一步地,加料腔上方设有加料口,加料腔下方设有排料口,排料口位于进料口的上方,加料腔上设有传送带,传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磁式磁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基座(1)顶面上连接有电机(2),电机(2)上连接有转轴(3),转轴(3)另一端连接有磁选腔(4),磁选腔(4)为内部镂空的碗状腔体,磁选腔(4)内部设有电磁场(5),磁选腔(4)位于电机(2)的上方,磁选腔(4)上方设有进料口(6),磁选腔(4)下方一侧设有第一出料口(7),基座(1)顶面上还连接有第一支撑板(8)、第二支撑板(9),第一支撑板(8)与第二支撑板(9)位于磁选腔(4)的两侧,第一支撑板(8)与第二支撑板(9)之间设有加料腔(10),加料腔(10)位于磁选腔(4)的上方,加料腔(10)为内部镂空倒立的瓶状腔体,加料腔(10)一侧通过第一弹簧(11)与第一支撑板(8)弹性连接,加料腔(10)另一侧通过第二弹簧(12)与第二支撑板(9)弹性连接,基座(1)顶面上还连接有控制器(13),电磁场(5)、电机(2)均与控制器(13)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磁式磁选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板(8)上连接有第一振动电机(14),第一震动电机(14)的另一端与加料腔(10)的一侧连接,第一震动电机(14)与控制器(13)电性连接,第二支撑板(9)上连接有第二振动电机(15),第二震动电机(15)的另一端与加料腔(10)的另一侧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浩罗烈怀
申请(专利权)人:攀枝花市长森磁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