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播种机的新型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9827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播种机的新型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壳体、电动机、支撑座、主动轴、主动筒、上料带、拖板、从动轴、第一皮带轮、锁紧螺母、从动筒、皮带、张紧筒、张紧轴、第二皮带轮、连接轴、导向筒、第一连接环、弹和第二连接环。该种播种机的新型自动上料装置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便于将自动驱动上料带进行转动,便于上料带通过拖板对种子进行拖动输送,实现种子自动上料,方便工作者进行使用,通过设置的张紧机构的作用下,方便工作者进行调节张紧筒与皮带稳定贴合,方便调节弹簧的压缩量,提高张紧筒与皮带底侧的贴合压紧度,避免皮带与第一皮带轮以及第二皮带轮之间出现滑动的情况,实用性价值较高,适合推广使用。适合推广使用。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播种机的新型自动上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具体是一种播种机的新型自动上料装置,属于自动上料装置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播种机以作物种子为播种对象的种植机械;用于某类或某种作物的播种机,常冠以作物种类名称,如谷物条播机、玉米穴播机、棉花播种机、牧草撒播机等;公元前1世纪,中国已推广使用耧,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条播机具,今仍在北方旱作区应用。
[0003]目前在播种机用的上料装置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如现有一些播种机用的上料装置的驱动皮带轮容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松动,可能会产生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滑动情况,降低上料装置的实用性,影响上料装置的使用。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播种机的新型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播种机的新型自动上料装置。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播种机的新型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壳体、上料带、支撑座、驱动机构以及张紧机构;其中所述壳体内设有上料带,且上料带表面固定连接有拖板;所述壳体底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座;
[0006]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主动轴、主动筒、从动轴以及从动筒,且电动机固定镶嵌在壳体正侧表面;所述电动机输出轴表面套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主动轴转动连接在壳体左端内壁表面,且主动轴表面套接有主动筒;所述壳体右端内壁固定连接有从动轴,且从动轴表面套接有从动筒;所述主动筒通过上料带与从动筒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轴正侧端表面套接有第一皮带轮,且第一皮带轮表面通过皮带与第二皮带轮转动连接;
[0007]所述张紧机构包括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皮带、张紧筒、导向筒、弹簧以及锁紧螺母,且第一皮带轮套接在主动轴正侧端套接在主动轴;所述第一皮带轮通过表面套接的皮带与套接在第二皮带轮表面转动连接;所述皮带底侧转动贴合有张紧筒,且张紧筒内套接有张紧轴;所述张紧轴背侧末端底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轴,且连接轴底端贯穿固定在壳体正侧表面的导向筒;所述导向筒底端贴合有套接在连接轴表面的第一连接环,且第一连接环底侧固定连接有套接在连接轴表面的弹簧,且弹簧底端固定连接有套接在连接轴表面的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环底侧贴合有螺纹连接在连接轴底端表面的锁紧螺母。
[0008]优选的,所述拖板数目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拖板在上料带表面等距平行分布。
[0009]优选的,所述支撑座数目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座位于壳体底侧四个拐角位置处。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结构一致,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表面开设有三个导向槽,且导向槽表面套接有皮带。
[0011]优选的,所述导向筒竖直放置,且导向筒内滑动套接有连接轴。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环与底侧的第二连接环之间平行放置,所述第一连接环底侧通过套接在连接轴表面的弹簧与第二连接环弹性连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该种播种机的新型自动上料装置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便于将自动驱动上料带进行转动,便于上料带通过拖板对种子进行拖动输送,实现种子自动上料,方便工作者进行使用。
[0015]2.在使用时,通过设置的张紧机构的作用下,方便工作者进行调节张紧筒与皮带稳定贴合,方便调节弹簧的压缩量,提高张紧筒与皮带底侧的贴合压紧度,避免皮带与第一皮带轮以及第二皮带轮之间出现滑动的情况,实用性价值较高,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整体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整体俯视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壳体,2、电动机,3、支撑座,4、主动轴,5、主动筒,6、上料带,7、拖板,8、从动轴,9、第一皮带轮,10、锁紧螺母,11、从动筒,12、皮带,13、张紧筒,14、张紧轴,15、第二皮带轮,16、连接轴,17、导向筒,18、第一连接环,19、弹簧,20、第二连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得本技术的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播种机的新型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壳体1、上料带6、支撑座3、驱动机构以及张紧机构;其中所述壳体1内设有上料带6,且上料带6表面固定连接有拖板7;所述壳体1底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座3;
[0025]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2、主动轴4、主动筒5、从动轴8以及从动筒11,且电动机2固定镶嵌在壳体1正侧表面;所述电动机2输出轴表面套接有第二皮带轮15;所述主动轴4转动连接在壳体1左端内壁表面,且主动轴4表面套接有主动筒5;所述壳体1右端内壁固定连
接有从动轴8,且从动轴8表面套接有从动筒11;所述主动筒5通过上料带6与从动筒11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轴4正侧端表面套接有第一皮带轮9,且第一皮带轮9表面通过皮带12与第二皮带轮15转动连接;
[0026]所述张紧机构包括第一皮带轮9、第二皮带轮15、皮带12、张紧筒13、导向筒17、弹簧19以及锁紧螺母10,且第一皮带轮9套接在主动轴4正侧端套接在主动轴4;所述第一皮带轮9通过表面套接的皮带12与套接在第二皮带轮15表面转动连接;所述皮带12底侧转动贴合有张紧筒13,且张紧筒13内套接有张紧轴14;所述张紧轴14背侧末端底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轴16,且连接轴16底端贯穿固定在壳体1正侧表面的导向筒17;所述导向筒17底端贴合有套接在连接轴16表面的第一连接环18,且第一连接环18底侧固定连接有套接在连接轴16表面的弹簧19,且弹簧19底端固定连接有套接在连接轴16表面的第二连接环20;所述第二连接环20底侧贴合有螺纹连接在连接轴16底端表面的锁紧螺母10。
[0027]所述拖板7数目为若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播种机的新型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上料带(6)、支撑座(3)、驱动机构以及张紧机构;其中所述壳体(1)内设有上料带(6),且上料带(6)表面固定连接有拖板(7);所述壳体(1)底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座(3);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2)、主动轴(4)、主动筒(5)、从动轴(8)以及从动筒(11),且电动机(2)固定镶嵌在壳体(1)正侧表面;所述电动机(2)输出轴表面套接有第二皮带轮(15);所述主动轴(4)转动连接在壳体(1)左端内壁表面,且主动轴(4)表面套接有主动筒(5);所述壳体(1)右端内壁固定连接有从动轴(8),且从动轴(8)表面套接有从动筒(11);所述主动筒(5)通过上料带(6)与从动筒(11)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轴(4)正侧端表面套接有第一皮带轮(9),且第一皮带轮(9)表面通过皮带(12)与第二皮带轮(15)转动连接;所述张紧机构包括第一皮带轮(9)、第二皮带轮(15)、皮带(12)、张紧筒(13)、导向筒(17)、弹簧(19)以及锁紧螺母(10),且第一皮带轮(9)套接在主动轴(4)正侧端套接在主动轴(4);所述第一皮带轮(9)通过表面套接的皮带(12)与套接在第二皮带轮(15)表面转动连接;所述皮带(12)底侧转动贴合有张紧筒(13),且张紧筒(13)内套接有张紧轴(14);所述张紧轴(14)背侧末端底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轴(16),且连接轴(16)底端贯穿固定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荣周建东李欣郭庆茹周训刘江涛孔德刚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三头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