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旭阳专利>正文

一种大电流接线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9636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电流接线端子,包括绝缘底座、绝缘壳体、导电板以及V型弹性簧片,所述绝缘底座的横向两侧分别形成横向接线部和横向安装部,所述绝缘壳体装设在所述横向接线部上方,所述横向接线部上形成用于置放所述V型弹性簧片的纵向深槽,所述导电板紧固安装于所述横向安装部上,并且该导电板具有至少部分延伸进所述绝缘壳体内的若干分接部,所述V型弹性簧片在所述纵向深槽内形成水平置放于该纵向深槽底部的横向基板以及在所述插槽内呈斜向上延伸的弹压板,所述弹压板与所述导电板的分接部形成抵接,所述绝缘壳体上开设有用于将导线插入所述弹压板和分接部的抵接位置的进线孔,本实用接线端子结构简单,满足大电流接线需求,适用性强。适用性强。适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电流接线端子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接线端子,尤其涉及一种大电流接线端子。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接线端子就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中间连接器,其主要作用便是为了方便导线的电连接;现有市场上的接线端子由于壳体结构和体积的受限,其内部的导电板无法做到较大的横截面(即电流的载流量受限),一般没办法做到大电流的接线,于是常用外露的铜排进行电连接,这种传统的接线方式最大的问题便是触电的安全隐患,本技术基于现有技术中的这种缺陷,尤其面对需要大电流电连接的情况下,并结合市场现况,对接线端子进行了进一步的设计研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新颖、结构简单的大电流接线端子,其即可适用大电流接线需求,有可适用小电流接线需求,适用性强。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涉及一种大电流接线端子,包括绝缘底座、绝缘壳体、导电板以及V型弹性簧片,所述绝缘底座的横向两侧分别形成横向接线部和横向安装部,所述绝缘壳体装设在所述横向接线部上方,所述横向接线部上形成用于置放所述V型弹性簧片的纵向深槽,所述导电板紧固安装于所述横向安装部上,并且该导电板具有至少部分延伸进所述绝缘壳体内的若干分接部,由此可知,所述导电板在横向安装部上形成一整体式的板型结构,然后在所述横向接线部一侧则形成多个分接部,即导电板以横向放置于绝缘底座的上端面上,其可以进行更大程度的加厚而不影响绝缘底座的结构,而导电板的加厚意味着其横截面的放大,便可以承载更大的电流,本技术中,为使接线端子的接线结构更加合理,在所述绝缘壳体上、位于每相邻两个分接部之间的位置具有纵向向下延伸的绝缘隔板,所述纵向深槽通过所述绝缘隔板的分割而形成若干插槽,所述V型弹性簧片在所述纵向深槽内形成水平置放于该纵向深槽底部的横向基板以及在所述插槽内呈斜向上延伸的弹压板,所述弹压板与所述导电板的分接部形成抵接,所述绝缘壳体上开设有用于将导线插入所述弹压板和分接部的抵接位置的进线孔,在本技术中,作为优选,弹压板与导电板的具体抵接结构为:所述弹压板的靠顶端位置形成与所述分接部抵接的翘舌部,由于翘舌部相对于整体的弹压板而言,更容易弹性变形,因此当直接将导线插入时,也更加轻松方便;同时,所述V型弹性簧片的横向基板上开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绝缘底座的纵向深槽内具有与所述定位孔适配的定位柱,可见,本技术的V型弹性簧片同样采用整体式的横向基板和从该横向基板的一侧边沿呈斜向延伸的若干弹压板的结构,尤其一体式横向基板以及其与定位柱之间的定位装配,有效放大了其与纵向深槽的接触面积和适配的稳定性,使得本技术的接线端子使用更加可靠。
[000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翘舌部通过一次冲压而成型在所述弹压板上,并且该弹压板上、位于所述翘舌部的两侧位置形成按压部,所述绝缘壳体上、位于所述
分接部的上方位置铰接有压扣,所述压扣上、与所述按压部相对应的位置具有朝向该按压部延伸的压接部,该压接部与所述按压部形成抵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本技术中的抵接形式可以为在静态状况下的压接部与按压部的直接抵接,也可以是压扣在转动的过程中使得压接部与按压部形成抵接,当工作人员需要将导线进行插入时,不论该导线为硬线或者软线,只需要掰动压扣,促使压接部对弹压板上的按压部形成受力变形,进而按压部带动整个弹压板往受力方向偏移,实现翘舌部也随之偏移,使得翘舌部与所述分接部之间形成间隙,然后将导线插入该间隙,再松开所述压扣,便可使V型弹性簧片恢复原状,将导线卡接在翘舌部与分接部之间,实现导线的电连接。
[0006]本技术中,绝缘壳体与绝缘底座之间的具体安装结构如下:所述绝缘壳体的前后两侧侧壁上形成楔形卡接部,所述纵向深槽的前后两侧壁上、与所述楔形卡接部相对应的位置形成卡口,所述绝缘壳体通过所述楔形卡接部与所述卡口之间的卡接连接而形成固定安装。作为进一步的结构描述,也为了使绝缘壳体和绝缘底座之间的装配结构得到更深一步的稳定可靠性,所述绝缘壳体上具有纵向向下延伸的若干卡条,所述卡条的顶端形成锥形卡扣,所述绝缘底座上、与所述卡条相对应的位置形成卡孔,所述卡孔上的上端边沿形成卡边,所述卡条通过锥形卡扣在所述卡孔位置与卡边形成的卡接而固定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横向安装部上铰接有足以覆盖所述导电板安装位置的绝缘翻盖,需要进行安装导电板时,将绝缘翻盖打开便可,安装完毕后,合上该绝缘翻盖,即保证了安装的便捷性,也提升了该接线端子使用时的安全性。
[0008]通过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改进,本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如下:1、适用性广:由于本技术的导电板横向设置在绝缘底座上,因此,其具备极大的加厚空间,而导电板的加厚则意味着其横截面的扩大,也就能满足更大的电流承载,故此,在对电流等级需求逐步加大的市场而言,本技术的接线端子即可满足一般小电流的接线需求,亦可满足更大电流的接线需求,极大的拓展了其适用性;2、结构简单可靠:本技术接线端子的壳体结构可谓是直接通过绝缘底座与绝缘壳体之间的多重卡接结构装配而成,极大的简化了装配效率,且多方位的卡接(即卡接部与卡口直接的卡接以及卡条与卡孔之间的卡接)结构配合,使得绝缘壳体与绝缘底座之间的结构更加可靠稳定;3、通过压扣的设置,实现该接线端子的接线两用性,即不论采用硬质导线还是软性导线进行接线,工作人员只需掰动压扣,便可带动弹压板往受力方向弹性变形,然后将导线经由进线孔插入进翘舌部与分接部之间的间隙,再放开压扣便可实现有效接线。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
[0010]图2是图1的分解示意图。
[0011]图3是本技术中绝缘底座的立体示意图。
[0012]图4是本技术中绝缘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0013]图5是本技术中导电板的立体示意图。
[0014]图6是本技术中V型弹性簧片的立体示意图。
[0015]图7是本技术中压扣和V型弹性簧片的装配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8]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电流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底座、绝缘壳体、导电板以及V型弹性簧片,所述绝缘底座的横向两侧分别形成横向接线部和横向安装部,所述绝缘壳体装设在所述横向接线部上方,所述横向接线部上形成用于置放所述V型弹性簧片的纵向深槽,所述导电板紧固安装于所述横向安装部上,并且该导电板具有至少部分延伸进所述绝缘壳体内的若干分接部,所述绝缘壳体上、位于每相邻两个分接部之间的位置具有纵向向下延伸的绝缘隔板,所述纵向深槽通过所述绝缘隔板的分割而形成若干插槽,所述V型弹性簧片在所述纵向深槽内形成水平置放于该纵向深槽底部的横向基板以及在所述插槽内呈斜向上延伸的弹压板,所述弹压板与所述导电板的分接部形成抵接,所述绝缘壳体上开设有用于将导线插入所述弹压板和分接部的抵接位置的进线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电流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压板的靠顶端位置形成与所述分接部抵接的翘舌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电流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压板上、位于所述翘舌部的两侧位置形成按压部,所述绝缘壳体上、位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阳王宇涵
申请(专利权)人:王旭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