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复旦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双光电栅极结构的半导体波长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39444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双光电栅极结构的半导体波长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探测器包括:衬底、氧化埋层、源端、漏端、沟道、源端金属接触、漏端金属接触、背栅金属接触、顶部栅极金属接触、上栅极和绝缘栅介质;上栅极使用薄膜材料,且下栅极使用衬底材料,形成两个光电栅极共同控制沟道的耦合结构;两个光电栅极具有不同的掺杂类型和光谱响应。相比于传统波长探测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探测器结构简单,通过扫描器件的转移曲线即可提取出入射光的波长,不需后续复杂的放大及处理电路;上栅极薄膜材料,提高了器件的波长探测范围;在极微弱的光强下,器件的光电响应度非常高,减小了波长探测误差;制备工艺简单减少了生产成本。生产成本。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双光电栅极结构的半导体波长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半导体器件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光电栅极结构的半导体波长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色彩识别在生物荧光成像、细胞色差比较、溶液pH检测、光学调制解调、工业自动化生产等领域愈发显得重要。
[0003]现有的基于CMOS工艺的波长探测器通常是用硅本身作为滤光片,并由两个内嵌的、上下重叠的PN结二极管构成。由于不同波长的光的穿透深度不同,这两个PN结二极管光电频谱的峰值不同;同时研究发现这两个PN结二极管光电流的比值的对数和波长呈线性关系,从而可以导出需要探测的波长。然而,现有的双结型波长探测器也有很多缺点。
[0004](1)这种器件需要后续复杂的放大电路、运算电路、A/D转换电路和中央处理器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分析和对比。
[0005](2)由于蓝紫光的穿透深度很浅,只有一个p-n二极管可以感应出光电流,因此这种器件无法用于可见光短波的波长探测。
[0006](3)由于这两个p-n结二极管没有内部增益,其探测灵敏度收到了限制,对弱光强的波长探测存在较大的误差。
[0007](4)两个p-n结二极管的深度、掺杂浓度、掺杂轮廓等等都会对波长探测产生影响,缩小了制造工艺的窗口,增加了生产的成本。
[0008]基于以上原因,波长探测器件并没有大规模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波长探测范围大、光电响应度高、工艺可靠性好,生产成本低的基于双光电栅极结构的半导体波长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0010]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双光电栅极结构的半导体波长探测器,是基于全新原理的薄膜材料/绝缘介质/超薄绝缘体上硅(Ultra-Thin Body and BOX,UTBB)的可见光波长探测器。其使用上下两个栅极中的场感应PN结,使得光照时沟道中的光电流同暗电流相等,并通过读取零光电响应点对应的顶栅电压,提取出入射光的波长信息。
[001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半导体波长探测器,其结构如图1所示,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衬底 1,氧化埋层2,源端3,漏端4,沟道5,源端金属接触6,漏端金属接触7, 背栅金属接触8,顶部栅极金属接触9,上栅极10和绝缘栅介质11;其中,上栅极10使用薄膜材料,且下栅极使用衬底材料1,形成两个光电栅极共同控制沟道的耦合结构;两个光电栅极具有不同的掺杂类型和光谱响应。
[0012]本专利技术中,采用超薄绝缘层上硅的基本结构。衬底1可为半导体,如硅、锗、锗硅、氮化镓或铟镓砷等,其轻掺杂浓度为1013-1017cm-3;或者衬底内嵌PN 结,其中,N、P型的掺杂浓度一般在1019-1021cm-3。其上层沟道5也可为半导体,如硅、锗、锗硅、氮化镓或铟镓砷
等。其氧化埋层2可为二氧化硅、氧化铝和氧化铪等绝缘材料。
[001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源端3和漏端4为重型掺杂,掺杂浓度为1019-1021cm-3;沟道5相对于源端、漏端为反型的轻掺杂,掺杂浓度为1014-1016cm-3。
[0014]本专利技术中,源端3与漏端4之间的距离一般在100nm-50μm之间。顶部栅极在源漏之间的占空比一般为30%到80%之间。超薄绝缘体上硅的顶层硅厚度依据探测波长范围,一般在5nm到 300nm之间。上栅极10的薄膜材料采用包括但不限于石墨烯、黑磷、过渡金属硫化物等新兴的二维材料,或者IGZO、多晶硅等传统的光电薄膜材料。
[0015]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上栅极10的薄膜材料,其掺杂类型可以为与衬底相反的轻掺杂,掺杂浓度为1013-1017cm-3;也可以为与衬底内嵌PN结方向相反的PN结,其P、N结掺杂浓度一般为 1019-1021cm-3。薄膜材料栅极厚度一般在1nm到1μm之间。
[0016]本专利技术中,绝缘栅介质11采用包括但不限于CMOS工艺中常见的绝缘介质,例如氧化铝、氧化硅、 氧化铪、氧化锆、铪锆氧中的一种或几种。其厚度一般在1nm到100nm之间。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上述半导体波长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参见图3所示,具体步骤为:(1)制备起始的绝缘层上硅,包括图1所示的衬底1,埋层氧化层2和上层沟道层5。 之后在衬底背面淀积背部金属电极8;(2)光刻并刻蚀后,在上硅层中形成有源区;(3)光刻并进行离子注入,形成N型掺杂的源极3、漏极4区域;之后进行高温退火,激活注入的离子;(4)光刻并淀积金属接触,之后退火,以形成源端金属接触6,漏端金属接触7;(5)沉积顶栅绝缘介质11;(6)转移或生长薄膜栅极材料10;(7)制备顶栅金属接触9。
[0018]相比于传统的波长探测器,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特点:(1)结构简单,更与传统的MOS器件结 构类似,相互兼容。
[0019](2)通过扫描器件的转移曲线即可提取出入射光的波长,不需要后续复杂的放大及处理电路。
[0020](3)由于硫化钼的厚度很薄,使得下层衬底硅也能对蓝紫光产生光电 响应,提高了器件的波长探测范围。
[0021](4) 在极微弱的光强下,器件的光电响应度非常高, 减小了波长探测的误差。
[0022](5)器件的制备工艺简单不需要额外进行掺杂、离子注入和退火, 提升了工艺的可靠性,减少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波长探测器的结构纵剖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波长探测器的结构平面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波长探测器的制备流程图示。
[0026]图4,图5和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波长探测器的实施例(2)、(3)、(4)的结构。
[0027]图中标号:1为衬底 ,2为氧化埋层,3为源端,4为漏端,5为沟道,6为源端金属接触,7为漏端金属接触,8为背栅金属接触,9为顶部栅极金属接触,10为上栅极,11为绝缘栅
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基于同一工作原理,器件的结构可以不同,具体实施方式体现在如下不同的实施例中。
[0029]实施例1(对应图1的器件结构和图3的工艺流程)。
[0030](1)如图3(a)所示,为起始的绝缘层上硅晶片。其衬底掺杂一般为轻掺杂的硅,掺杂浓度在1013cm-2 至 1017cm-2之间。根据传感的光学波长不同,衬底也可为锗硅,氮化镓或者铟镓砷等材料。其埋层一般为二氧化硅,厚度在10nm至1000nm之间。上层的沟道一般为硅、锗硅,氮化镓或者铟镓砷等材料。厚度为5nm至500nm之间。
[0031](2)光刻并打开有源区的窗口,之后利用光刻胶为掩膜刻蚀以形成有源区的图形;刻蚀 可选用干法或者湿法方法。干法刻蚀一般使用氟基或者卤族元素气体,如SF6,CHF3,HBr或 者Cl2等。而湿法腐蚀一般使用TMAH,KOH等溶液。最终在上层硅中形成有源区,如图3(b)。
[0032](3)光刻并打开源漏的离子注入的窗口,并进行离子注入形成基区的P型重掺杂区域; 离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光电栅极结构的半导体波长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1),氧化埋层(2),源端(3),漏端(4),沟道(5),源端金属接触(6),漏端金属接触(7), 背栅金属接触(8),顶部栅极金属接触(9),上栅极(10)和绝缘栅介质(11);其中,上栅极(10)使用薄膜材料,且下栅极使用衬底材料(1),形成两个光电栅极共同控制沟道的耦合结构;两个光电栅极具有不同的掺杂类型和光谱响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波长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1)为半导体,其轻掺杂浓度为1013-1017cm-3,或者衬底(1)内嵌PN 结,其中,N、P型的掺杂浓度为1019-1021cm-3;所述上层沟道(5)也为半导体;所述氧化埋层(2)为二氧化硅、氧化铝和氧化铪绝缘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波长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源端(3)和漏端(4)为重型掺杂,掺杂浓度为1019-1021cm-3;所述沟道(5)相对于源端、漏端为反型的轻掺杂,掺杂浓度为1014-1016cm-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波长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源端(3)与漏端(4)之间的距离为100nm-50μm;上栅极(10)在源漏之间的占空比为30%到80%;超薄绝缘体上硅的顶层硅厚度依据探测波长范围,控制在5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景邓嘉男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