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涵通道盖板移动支架的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9323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涵通道盖板移动支架的制作工艺,包括涵通道盖板移动支架,移动支架包括配重板,配重板的底部装设有滚轮座,配重板的上面装设有双向液压泵,双向液压泵的吸排油端连接多路换向器,配重板上位于双向液压泵两侧的位置装设有液压升降轴,双向升降轴的顶部装设有承接板,承接板的一侧装设有轨道条,轨道条的顶部装设有顶板,轨道条之间装设有支撑块,支撑块上设有丝孔,丝孔内螺纹连接有丝杠且丝杠的一端转动装设在顶板上,支撑块的一侧连接有支撑杠,支撑杠的底部连接有连接杠且连接杠的底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两侧装设有连接轴。在涵通道内移动盖板并将盖板端部相互贴合的过程中,安全稳定,且操作方便。且操作方便。且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涵通道盖板移动支架的制作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涵道安装
,具体涉及一种涵通道盖板移动支架的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涵通道主要用于市政排水用,其架设在地下,主体由涵框和涵盖构成,常见的涵框为混凝土浇筑的U型框结构,涵盖为混凝土浇筑的方形盖结构。
[0003]在涵框上架设盖板时,先通过吊机将盖板吊运至涵框顶部,然后通过人工抬运,将盖板之间端部贴合,然后在盖板贴合的缝隙内浇入纯水泥浆,待纯水泥浆凝固后,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但是,抬运盖板过程中,工人会耗费大量的体力,下放盖板时,还存在压手的风险,因此,需要开发一种能够在涵通道内使用的移动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涵通道盖板移动支架的制作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抬运盖板不安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涵通道盖板移动支架的制作工艺,包括涵通道盖板移动支架,移动支架包括配重板,所述配重板的底部装设有滚轮座,所述配重板的上面装设有双向液压泵,所述双向液压泵的吸排油端连接多路换向器,所述配重板上位于双向液压泵两侧的位置装设有液压升降轴,所述双向升降轴的顶部装设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的一侧装设有轨道条,所述轨道条的顶部装设有顶板,所述轨道条之间装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设有丝孔,所述丝孔内螺纹连接有丝杠且丝杠的一端转动装设在顶板上,所述支撑块的一侧连接有支撑杠,所述支撑杠的底部连接有连接杠且连接杠的底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侧装设有连接轴。r/>[0006]所述涵通道盖板移动支架的制作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开孔攻丝、焊接以及细部组装工作,具体步骤分为:配重板开孔攻丝;配重板焊接螺柱;配重板焊接把手;承接板焊接螺柱;轨道条的焊接与构件组装;支撑杠焊接;连接杠焊接;连接轴焊接以及压滚柱安装;
[0008]步骤二:主体安装工作,具体步骤分为:配重板上安装滚轮座;配重板和承接板之间安装液压升降轴;配重板上安装双向液压泵;双向液压泵、多路换向器和液压升降轴的管路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配重板的一侧装设有把手。
[0010]优选的,所述轨道条的底部装设有限位板,限位板上设有穿孔且丝杠贯穿穿孔。
[0011]优选的,所述顶板上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为单台阶圆凹槽结构,安装槽内装设有第一轴承,丝杠的顶部装设有旋轴且旋轴装设在第一轴承的内圈。
[0012]优选的,所述支撑块的两侧装设有滑块且滑块装设在轨道条的凹槽内。
[0013]优选的,所述连接轴上转动装设有压滚柱,压滚柱内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为单台阶圆孔结构,安装孔内装设有第二轴承,连接轴贯穿第二轴承的内圈并穿插在安装孔内。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专利技术涵通道盖板移动支架的制作工艺,制作过程中实现流水化加工作业,通过该涵通道盖板移动支架的制作工艺制作出来的移动支架,在涵通道内移动盖板并将盖板端部相互贴合的过程中,安全稳定,且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的主视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的A-A处剖切右视示意图;
[0019]图4为图2的B-B处剖切左视示意图;
[0020]图5为图2的C-C处剖切俯视示意图。
[0021]图中:1配重板、2滚轮座、3双向液压泵、4多路换向器、5液压升降轴、 6承接板、7轨道条、8顶板、9限位板、10穿孔、11支撑块、12丝孔、13 丝杠、14安装槽、15第一轴承、16旋轴、18滑块、19支撑杠、20连接杠、 21连接杆、22连接轴、23压滚柱、24安装孔、25第二轴承、101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3]请参阅图1、图2和图3,一种涵通道盖板移动支架的制作工艺,包括涵通道盖板移动支架,移动支架包括配重板1,配重板1的上表面右侧焊接有把手101,通过推动把手101,使得配重板1底部的滚轮座2的滚轮在地面上滚动,方便推动移动支架在地面上移动,配重板1的底部前后两侧分别通过螺丝均匀安装有滚轮座2,通过滚轮座2的滚轮方便推动支架的移动,配重板1 的上面中侧安装有双向液压泵3,双向液压泵3的吸排油端通过压油管连接多路换向器4的主进出油端部,配重板1上位于双向液压泵3的前后两侧的位置安装液压升降轴5,两根液压升降轴5的进出油口与多路换向器4两侧的分支进出油端部通过压油管道连接,双向升降轴5的顶部安装有承接板6,当双向液压泵3的电源插头连接电源插座时,控制双向液压泵3的吸油开关或者排油开关,双向液压泵3向液压升降轴5补充液压油或者吸走液压升降轴5 内的液压油,从而可使液压升降轴5的顶杆向上或者向下移动,当承接板6 对应涵通道盖板时,承接板6可将涵通道盖板顶起,由于承接板6呈直角状,涵通道盖板不易从承接板6的右侧滑落更加安全。
[0024]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承接板6的右侧前后部各焊接一根轨道条7,轨道条7的顶部焊接有顶板8,轨道条7之间的底部焊接有限位板 9,限位板9的中心位置设有穿孔10且丝杠13贯穿穿孔10,限位板9的设置,限制支撑块11向下脱离轨道条7,轨道条7之间滑动插入支撑块11,支撑块 11的中心位置设有丝孔12,丝孔12内螺纹连接有丝杠13,顶板8的下表面中心位置设有安装槽14,安装槽14为单台阶圆凹槽结构,安装槽14的内壁过盈配合第一轴承15的外圈,丝杠13的顶部装设有旋轴16,丝杠13与旋轴 16以及丝杠13底部的旋板为车削一体件,旋轴16过盈配合第一轴承15的内圈,通过第一轴承15承接丝杠13的转动,使得丝杠13转动稳定顺滑,支撑块11的前后两侧装设有滑块18,支撑块11与滑块18为熔铸一体
件,滑块 18滑动接触轨道条7的凹槽内壁,滑块18与轨道条7的凹槽配合截面为方形,通过前后方向的滑块18与轨道条7的滑动配合,使得支撑块11上下移动稳定,支撑块11的左侧前后部焊接有支撑杠19,支撑杠19的底部左侧焊接有连接杠20且连接杠20的底部前后各焊接一根连接杆21,连接杆21的左右两侧焊接有连接轴22,压滚柱23内设有安装孔24,安装孔24为单台阶圆孔结构,安装孔24的大直径内壁中过盈配合第二轴承25的外圈,连接轴22过盈配合第二轴承25的内圈并穿插在安装孔24内,通过第二轴承25的转动承接,使得压滚柱23转动稳定顺滑,当承接板6支撑涵通道盖板时,顺旋丝杠13 底部的旋板,丝杠13在丝孔12内旋转,支撑块11向下移动,直至四侧的压滚柱23接触涵通道盖板四侧,当停止旋转丝杠13的旋板时,通过四侧的连接轴22支撑,使得涵通道的盖板被承接板6支撑起来后,不易向左或者向右倾斜,更加安全,当液压升降轴5下缩而使涵通道盖板底面前后部接触涵框顶部两侧时,此时承接板6对涵通道盖板失去支撑,向右牵引把手101时,压滚柱23可滚离涵通道盖板,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涵通道盖板移动支架的制作工艺,包括涵通道盖板移动支架,移动支架包括配重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板(1)的底部装设有滚轮座(2),所述配重板(1)的上面装设有双向液压泵(3),所述双向液压泵(3)的吸排油端连接多路换向器(4),所述配重板(1)上位于双向液压泵(3)两侧的位置装设有液压升降轴(5),所述双向升降轴(5)的顶部装设有承接板(6),所述承接板(6)的一侧装设有轨道条(7),所述轨道条(7)的顶部装设有顶板(8),所述轨道条(7)之间装设有支撑块(11),所述支撑块(11)上设有丝孔(12),所述丝孔(12)内螺纹连接有丝杠(13)且丝杠(13)的一端转动装设在顶板(8)上,所述支撑块(11)的一侧连接有支撑杠(19),所述支撑杠(19)的底部连接有连接杠(20)且连接杠(20)的底部连接有连接杆(21),所述连接杆(21)的两侧装设有连接轴(22);所述涵通道盖板移动支架的制作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开孔攻丝、焊接以及细部组装工作,具体包括配重板(1)开孔攻丝;配重板(1)焊接螺柱;配重板(1)焊接把手(101);承接板(6)焊接螺柱;轨道条(7)的焊接与构件组装;支撑杠(19)焊接;连接杠(20)焊接;连接轴(22)焊接以及压滚柱(23)安装;步骤二:主体安装,具体包括配重板(1)上安装滚轮座(2);配重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龙磊付磊高艺萌曹志豪战俊明韩海永李洁冰梁政李少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公路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