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塑成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9079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3:58
一种构造包括:第一吹塑成型站200,其包括:被构造成同时注塑成型多个预制件的注塑成型部件210,被构造成对预制件进行吹塑成型来形成第一吹塑成型制品40的第一吹塑成型部件230,以及第一输送装置250,其包括第一输送路径251并构造成以预定间隔沿着第一输送路径251间歇地循环并输送多个预制件和第一吹塑成型制品40;以及第二吹塑成型站300,其独立于第一吹塑成型站200安装,并包括构造成对第一吹塑成型制品40进行吹塑成型来形成树脂容器1的第二吹塑成型部件310,和第二输送装置330,第二输送装置330将第一吹塑成型制品40保持在第一输送路径251中的第一吹塑成型部件230的下游侧,并将第一吹塑成型制品40输送到第二吹塑成型部件310。成型部件310。成型部件3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吹塑成型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吹塑成型设备,该吹塑成型设备用于通过对预制件进行吹塑成型而形成树脂容器。

技术介绍

[0002]通常,由热塑性树脂材料形成的容器(瓶)由于其轻质和耐用性优异、易于拿取并且易于确保期望的美观性而在社会上得到广泛使用。这种容器的典型示例是可以填充液体(例如饮料)的PET瓶。
[0003]这样的容器通常通过所谓的吹塑成型方法形成。吹塑成型方法的实例包括:将预制件(初步成型的制品)在注塑成型期间进行热保持的同时输送到吹塑模具中、将预制件进行吹塑和拉伸的热型坯类型;以及将注塑成型后冷却至室温的预制件重新加热至合适的温度、然后吹塑成型并拉伸的冷型坯类型。
[0004]出于改善容器的耐热性的目的,有各种方法作为吹塑方法,并且有所谓的一次吹塑法和两次吹塑法。在一次吹塑法中,使用温度调节的吹塑模具来一次吹塑成型预制件,从而形成作为最终成型制品的树脂容器。
[0005]在两次吹塑法中,用高温热处理模具吹塑成型预制件以形成第一吹塑成型制品,然后用另一温度调节的最终模具对第一吹塑成型制品进行吹塑成型以形成作为最终成型制品的树脂容器(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0006]在专利文献1中,将注塑成型的预制件进行吹塑成型以形成第一吹塑成型制品,并且将第一吹塑成型制品一次性集中。之后,对冷却至室温的第一吹塑成型制品进行热处理以形成中间成型制品,并且将所述中间成型制品进行吹塑成型以形成最终成型制品(树脂容器)。当通过这种两次吹塑法形成树脂容器时,可以改善树脂容器的性能(例如,耐热性)。
[0007]然而,近年来,树脂容器的形状也在多样化。例如,已经开发了具有把手的树脂容器和颈部的中心轴偏离主体部的中心轴的树脂容器(所谓的偏心容器)。带把手的容器和偏心容器通常通过一次吹塑法形成(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794567号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893054号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
[0009]如上所述,当通过所谓的二次吹塑成型法吹塑成型树脂容器时,可以改善树脂容器的性能(例如,耐热性)。然而,由于现有技术中的二次吹塑式吹塑成型设备相对较大,因此存在安装位置受限并且设备的引入成本高的问题。另外,当要通过二次吹塑式吹塑成型设备来成型具有把手的容器或偏心容器时,容易发生诸如增加设备尺寸和增加引入成本之
类的问题。
[0010]鉴于这样的情况做出了本专利技术,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吹塑成型设备,其可以节省空间并且可以形成具有改进特性(诸如耐热性)的树脂容器。问题的解决方案
[0011]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用于通过吹塑成型预制件来形成树脂容器的吹塑成型设备,该吹塑成型设备包括:第一吹塑成型站,其包括:注塑成型部件,其被构造为同时注塑成型多个预制件;第一吹塑成型部件,其被构造为对预制件进行吹塑成型以形成第一吹塑成型制品;和第一输送装置,其包括第一输送路径,该第一输送路径连接注塑成型部件和第一吹塑成型部件,并且构造为以预定间隔沿着第一输送路径间歇地循环并输送多个预制件和第一吹塑成型制品;以及独立于第一吹塑成型站安装的第二吹塑成型站,该第二吹塑成型站包括:第二吹塑部件,其被构造成对第一吹塑成型制品进行吹塑成型以形成树脂容器;和第二输送装置,其被构造成将第一吹塑成型部件保持在第一输送路径中的第一吹塑成型部件的下游侧,并将第一吹塑成型制品输送至第二吹塑成型部件。
[0012]这里,优选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被构造成抓取第一吹塑成型制品的抓取构件和在与第一输送路径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二输送路径,并且第二输送装置使抓取了第一吹塑成型制品的抓取构件沿着第二输送路径移动,以将第一吹塑成型制品输送到第二吹塑成型部件。
[0013]优选地,在注塑成型部件中,同时吹塑成型N1个预制件,在第一吹塑成型部件中,同时吹塑成型N2个预制件,在第二吹塑成型部件中,同时吹塑成型N3个第一吹塑成型制品,并且表示同时被成型的数量的N1、N2和N3被设定为满足N1:N2:N3=4:1:1或3:1:1的关系。
[0014]优选地,在树脂容器是具有把手的树脂容器的情况下,吹塑成型设备还包括:把手供应装置,其连接至第二吹塑成型站并且被构造为将把手供应至第二吹塑成型部件。
[0015]优选地,在树脂容器是颈部的中心轴线布置在偏离主体部的中心轴线的位置处的树脂容器的情况下,第二吹塑成型站包括加压装置,加压装置被构造成施加压力以使由第二输送装置输送的第一吹塑成型制品的主体部弯曲,并且在第二吹塑成型部件中,其主体部被加压装置弯曲的第一吹塑成型制品被吹塑成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吹塑成型设备,使用两次吹塑法,可以高效地形成树脂容器,并且可以改善树脂容器的性能(例如,耐热性)。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吹塑成型设备还可形成例如具有把手的容器或偏心容器。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吹塑成型设备,可以形成具有诸如耐热性之类的改善性能的具有把手的容器或偏心容器。
[0017]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吹塑成型设备的尺寸减小(节省空间)。因此,对安装位置几乎没有限制,并且可以防止引入成本的增加。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示出由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吹塑成型设备形成的树脂容器的示例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由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吹塑成型设备形成的树脂容器的示例的主视图。图3是示出由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吹塑成型设备形成的树脂容器的示例的侧视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吹塑成型设备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吹塑成型设备的主视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吹塑成型设备的后视图。图7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吹塑成型设备的左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吹塑成型设备。
[0020]首先,将简要描述由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吹塑成型设备形成的树脂容器的形状的示例。
[0021]如图1至图3所示,树脂容器1是用于填充液体等的容器,并且包括容器主体10和容器把手20。容器主体10由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制成,并且包括在其上端具有开口11的颈部12、圆筒状的主体部13、连接颈部12和主体部13并从颈部12侧逐渐扩大的肩部14,以及密封主体部13的一端的底部15。
[0022]用于把手的凹部16形成在主体部13的上半部中,并且容器把手20设置在凹部16中并附接到容器主体10。
[0023]根据本实施例的树脂容器1是所谓的偏心容器,并且颈部12的开口的中心轴线C1布置在偏离主体部13的中心轴线C2的位置处(见图2)。仅当从如图2所示前面观察时,容器主体10才是偏心的,而当从如图3所示的侧面观察时,它不是偏心的。
[0024]从正面观察时主体部13的直径D1被形成为比从侧面观察时主体部13的直径D2长。即,主体部13被形成为略扁的形状(大致椭圆形状),该形状在其横截面中包括长轴和短轴。当然,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通过吹塑成型预制件来形成树脂容器的吹塑成型设备,所述吹塑成型设备包括:第一吹塑成型站,其包括:注塑成型部件,其被构造成同时注塑成型多个所述预制件。第一吹塑成型部件,其被构造成对所述预制件进行吹塑成型以形成第一吹塑成型制品;和第一输送装置,其包括第一输送路径,所述第一输送路径连接所述注塑成型部件和所述第一吹塑成型部件,并且被构造成沿所述第一输送路径以预定间隔间歇地循环并输送多个所述预制件和所述第一吹塑成型制品;和独立于所述第一吹塑成型站安装的第二吹塑成型站,所述第二吹塑成型站包括:第二吹塑成型部件,其被构造成对所述第一吹塑成型制品进行吹塑成型以形成所述树脂容器;和第二输送装置,其被构造成将所述第一吹塑成型制品保持在所述第一输送路径中的所述第一吹塑成型部件的下游侧,并将所述第一吹塑成型制品输送至所述第二吹塑成型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塑成型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被构造成抓取所述第一吹塑成型制品的抓取构件和在与所述第一输送路径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二输送路径,并且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使抓取了所述第一吹塑成型制品的所述抓取构件沿所述第二输送路径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藤正敏
申请(专利权)人:日精ASB机械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