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多功能测试仪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8928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多功能测试仪表,包括壳体、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前端圆形的转动块、设置在壳体前端下部且位于转动块外侧的半圆形的遮光盖、使转动块在周向上弹性定位的定位机构,转动块上设有高清摄像头、红外摄像头,当定位机构使成像装置定位在高清摄像模式时,高清摄像头位于转动块的上部,遮光盖遮挡转动块下部的红外摄像头;当定位机构使成像装置定位在红外摄像模式时,红外摄像头位于转动块的上部,遮光盖遮挡转动块下部的高清摄像头。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在白天模式和夜间模式之间方便地切换,从而对需要检修的高压线路等装置进行实现全天候拍摄,进而方便检修人员通过拍摄的图像进行科学的评判,以提高检修的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多功能测试仪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摄像进行相关检测的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多功能测试仪表。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有一部分的检测需要通过观察外形图像进行评判检测,例如,户外的高压线路等,由于其位置比较高,所以,通常是维护人员登高后爬在高压线路上进行目测检查。该方法不但效率低下,而且维护人员的安全性差。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将无人机航拍技术应用于高压线路的检修,即通过无人机拍摄高压线路的图像,然后检修人员通过观看拍摄的图像进行判断,一方面可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可确保维护人员的安全。
[0003]但是该方法仍然存在如下缺陷:首先,无人机上装载的时普通的高清摄像头,其智能在白天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工作,一旦遇到傍晚光线较暗、甚至天黑的晚上,则无法进行拍摄,虽然现有技术中有适用于夜拍的红外摄像装置,但是,用于航拍的无人机通常体积较小,相应地,其载重量较小,因此,不适应在无人机上同时安装高清摄像装置和红外摄像装置,或者需要改用较大型的无人机,从而会增加维护成本。尤其是,一旦操作人员没有及时在两种摄像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极易造成拍摄的失败,进而影响检修的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多功能测试仪表,可在白天模式和夜间模式之间方便地切换,从而对需要检修的高压线路等装置进行实现全天候拍摄,进而方便检修人员通过拍摄的图像进行科学的评判,以提高检修的效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多功能测试仪表,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高清摄像头,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红外摄像头和模式切换机构,所述模式切换机构使成像装置可在高清摄像模式和红外摄像模式之间切换。
[0006]首先,本专利技术在壳体上设置高清摄像头、红外摄像头和模式切换机构,而模式切换机构使成像装置可在高清摄像模式和红外摄像模式之间切换。这样,在白天光线比较明亮的时候,可通过模式切换机构使成像装置工作在高清摄像模式,此时的高清摄像头可正常工作,从而摄取诸如高压线路等装置的图像;遇到晚上等光线较暗的情况时,可通过模式切换机构使成像装置工作在红外摄像模式,此时的红外摄像头可摄取诸如高压线路等装置的红外图像。检修人员则可对拍摄的图像进行评判,以方便地确定高压线路等装置是否需要进行更新维护,进而提高检修效率。
[0007]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高清摄像头和红外摄像头,并通过模式切换机构时本专利技术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选择合适的摄像头,从而实现全天候工作。与现有技术中设置两套摄像系统不同的是,本专利技术只需设置一套图像处理模块、显示模块、存储模块等对两个摄像头所拍摄的图像信号进行处理,因而可减小体积,简化结构,并降低成本,时期可使用在小型的无
人机上。甚至制作成便于手持操作的便携式装置。
[0008]作为优选,所述模式切换机构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前端圆形的转动块、设置在壳体前端下部且位于转动块外侧的半圆形的遮光盖、使转动块在周向上弹性定位的定位机构,所述高清摄像头和红外摄像头设置在所述转动块上,高清摄像头和红外摄像头在转动块上呈上下对称分布,当定位机构使成像装置定位在高清摄像模式时,高清摄像头位于转动块的上部,遮光盖遮挡转动块下部的红外摄像头;当定位机构使成像装置定位在红外摄像模式时,红外摄像头位于转动块的上部,遮光盖遮挡转动块下部的高清摄像头。
[0009]在本方案中,我们可通过手动控制转动转动块,使高清摄像头和红外摄像头的位置上下互换,从而方便地使成像装置在高清摄像模式和红外摄像模式之间来回切换。也就是说,当我们需要第一个摄像头工作时,可将第二个摄像头转动到下方,以便被遮光盖遮挡而不起作用,此时,本专利技术只显示、记录或存储第一个摄像头所拍摄的图像。
[0010]特别是,定位机构可使成像装置精确定位在红外摄像模式或高清摄像模式。
[0011]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前端左右两侧的弧形的定位槽、设置在所述转动块伸出所述壳体部分的左右两侧边缘且定位在对应的定位槽内的弧形的定位条。
[0012]当我们需要在高清摄像模式与红外摄像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时,可握持外露于遮光盖上方的半个转动块的边缘,然后使转动块向一侧转动,当转动块转动到位时,转动块两侧的定位条即可靠地定位在壳体的定位槽内。弧形的定位条便于转动块的转动。
[0013]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条采用硅橡胶制成,所述定位槽的两端面由内至外向中间倾斜,从而构成主导引斜面,所述定位条的两端面由内至外向中间倾斜,从而构成副导引斜面。
[0014]硅橡胶制成的定位条具有良好的压缩性和弹性。当我们使转动块向一侧转动时,定位槽端部的主导引斜面即可对定位条端部的副导引斜面进行挤压,从而使定位条径向地压缩,便于转动块的转动。当转动块转动到位时,定位条弹性复原而进入定位槽内,从而实现转动块的定位,进而实现高清摄像模式和红外摄像模式之间的切换。可以理解的是,由硅橡胶制成的定位条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方便操作。
[0015]作为优选,所述转动块的左右两侧设有伸缩凹槽,所述定位条可径向移动地设置在对应的伸缩凹槽内,在伸缩凹槽的底部设有抵压定位条内侧底面的弹性元件。
[0016]当我们需要使转动块转动时,只需用手按压两侧的定位条,定位条即可克服弹性元件的弹力而回缩到伸缩凹槽内。当转动块转动到位时,弹性元件的弹力使定位条向外弹出而定位到定位槽内。
[0017]作为优选,在转动块和壳体之间设有可使转动块正向转动的单向传动结构,所述转动块的左右两侧设有伸缩凹槽,在转动块的转动方向上,所述定位条的后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伸缩凹槽内,转轴上设有扭簧,所述扭簧驱动定位条转动,使定位条的前端转出伸缩凹槽而进入定位槽内。
[0018]在本方案中,定位条的一端转动连接在伸缩凹槽内。这样,当我们需要使转动块转动时,可用手按压定位条的另一端,从而使定位条克服扭簧的扭力而缩回到伸缩凹槽内,此时即可方便地使转动块转动。当转动块转动到位时,定位条的另一端在扭簧弹力的作用下向外转动而进入定位槽内定位,避免转动块的继续向前转动。由于在转动块和壳体之间设
有单向传动结构,因此,可阻止转动块的反向转动,进而实现转动块在周向上的可靠定位。
[0019]作为优选,所述高清摄像头和红外摄像头固定设置所述壳体的前端,高清摄像头和红外摄像头在壳体前端呈上下对称分布,所述模式切换机构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前端的遮光盖,遮光盖包括套接在壳体上的转动套,遮光盖上设有透光孔,所述遮光盖具有第一摄像位置和第二摄像位置,当遮光盖位于第一摄像位置时,遮光盖的透光孔与高清摄像头相对应;当遮光盖转动至第二摄像位置时,遮光盖的透光孔与红外摄像头相对应。
[0020]在本方案中,高清摄像头和红外摄像头是固定设置壳体前端的,而桶形的遮光盖则转动连接在壳体上。这样,当我们需要在高清摄像模式和红外摄像模式之间来回切换时,可直接转动遮光盖,使遮光盖在第一摄像位置和第二摄像位置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多功能测试仪表,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高清摄像头,其特征是,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红外摄像头和模式切换机构,所述模式切换机构使成像装置可在高清摄像模式和红外摄像模式之间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多功能测试仪表,其特征是,所述模式切换机构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前端圆形的转动块、设置在壳体前端下部且位于转动块外侧的半圆形的遮光盖、使转动块在周向上弹性定位的定位机构,所述高清摄像头和红外摄像头设置在所述转动块上,高清摄像头和红外摄像头在转动块上呈上下对称分布,当定位机构使成像装置定位在高清摄像模式时,高清摄像头位于转动块的上部,遮光盖遮挡转动块下部的红外摄像头;当定位机构使成像装置定位在红外摄像模式时,红外摄像头位于转动块的上部,遮光盖遮挡转动块下部的高清摄像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多功能测试仪表,其特征是,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前端左右两侧的弧形的定位槽、设置在所述转动块伸出所述壳体部分的左右两侧边缘且定位在对应的定位槽内的弧形的定位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多功能测试仪表,其特征是,所述定位条采用硅橡胶制成,所述定位槽的两端面由内至外向中间倾斜,从而构成主导引斜面,所述定位条的两端面由内至外向中间倾斜,从而构成副导引斜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多功能测试仪表,其特征是,所述转动块的左右两侧设有伸缩凹槽,所述定位条可径向移动地设置在对应的伸缩凹槽内,在伸缩凹槽的底部设有抵压定位条内侧底面的弹性元件。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多功能测试仪表,其特征是,在转动块和壳体之间设有可使转动块正向转动的单向传动结构,所述转动块的左右两侧设有伸缩凹槽,在转动块的转动方向上,所述定位条的后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伸缩凹槽内,转轴上设有扭簧,所述扭簧驱动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健柳江涛吴琳胡南吕旋陈华云一宠周鑫顾建全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龙泉市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