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秋燕专利>正文

一种复合式吸水无纺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8733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式吸水无纺布,包括无纺布基层、高分子吸水树脂纤维层、竹炭无纺布层、熔喷布层和尼龙布层,所述无纺布基层的外侧端设有高分子吸水树脂纤维层,所述高分子吸水树脂纤维层的外侧边缘处设有横向凸条和竖向凸条,所述高分子吸水树脂纤维层的内部填充分布有吸水球,所述无纺布基层的内侧端设有竹炭无纺布层,所述竹炭无纺布层的内侧端设有熔喷布层,所述熔喷布层的内侧端设有尼龙布层,涉及无纺布技术领域,防滑耐磨,增大了摩擦系数,使用更加稳定,可高效的起到吸水效果,吸水储水量大,抑菌杀毒,环保性能高,干净卫生,广泛使用,阻燃防水,有效的锁住水分,防止渗透,且柔软舒适,结构强度高,经久耐用。经久耐用。经久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式吸水无纺布


[0001]本技术涉及无纺布
,具体为一种复合式吸水无纺布。

技术介绍

[0002]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如多采用聚丙烯(pp材质)粒料为原料,经高温熔融、喷丝、铺纲、热压卷取连续一步法生产而成。
[0003]现有的复合式无纺布摩擦系数小,容易滑动,不稳定,吸水的效果较差,无纺布长时间使用容易滋生细菌,环保性能不足,不能很好的锁住水分,容易渗透,强度低,不耐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式吸水无纺布,解决了现有的复合式无纺布摩擦系数小,容易滑动,不稳定,吸水的效果较差,无纺布长时间使用容易滋生细菌,环保性能不足,不能很好的锁住水分,容易渗透,强度低,不耐用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复合式吸水无纺布,包括无纺布基层、高分子吸水树脂纤维层、竹炭无纺布层、熔喷布层和尼龙布层,所述无纺布基层的外侧端设有高分子吸水树脂纤维层,所述高分子吸水树脂纤维层的外侧边缘处设有横向凸条和竖向凸条,所述高分子吸水树脂纤维层的内部填充分布有吸水球,所述无纺布基层的内侧端设有竹炭无纺布层,所述竹炭无纺布层的内侧端设有熔喷布层,所述熔喷布层的内侧端设有尼龙布层。<br/>[0008]优选的,所述高分子吸水树脂纤维层的外侧端分布有凹槽,所述凹槽为圆形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横向凸条与竖向凸条的内部均设有斜体压痕。
[0010]优选的,所述高分子吸水树脂纤维层的厚度为无纺布基层的两倍,所述无纺布基层的内部铺设粘接分布有聚丙烯纺丝。
[0011]优选的,所述尼龙布层的内部填充连接分布有聚酰胺纤维,所述聚酰胺纤维为斜体结构。
[0012](三)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式吸水无纺布。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该复合式吸水无纺布,通过在高分子吸水树脂纤维层外侧边缘处设置的横向凸条和竖向凸条,防滑耐磨,增大了摩擦系数,使用更加稳定,通过在高分子吸水树脂纤维层内部填充的吸水球,可高效的起到吸水效果,吸水储水量大,通过在无纺布基层内侧端设置的竹炭无纺布层,抑菌杀毒,环保性能高,干净卫生,广泛使用,通过设置的熔喷布层和尼龙布层,阻燃防水,有效的锁住水分,防止渗透,且柔软舒适,结构强度高,经久耐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吸水树脂纤维层外侧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尼龙布层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无纺布基层1、高分子吸水树脂纤维层2、竹炭无纺布层3、熔喷布层4、尼龙布层5、吸水球6、横向凸条7、竖向凸条8、斜体压痕9、凹槽10、聚酰胺纤维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式吸水无纺布,包括无纺布基层1、高分子吸水树脂纤维层2、竹炭无纺布层3、熔喷布层4和尼龙布层5,所述无纺布基层1的外侧端设有高分子吸水树脂纤维层2,所述高分子吸水树脂纤维层2的外侧边缘处设有横向凸条7和竖向凸条8,所述高分子吸水树脂纤维层2的内部填充分布有吸水球6,所述无纺布基层1的内侧端设有竹炭无纺布层3,所述竹炭无纺布层3的内侧端设有熔喷布层4,所述熔喷布层4的内侧端设有尼龙布层5。
[0021]所述高分子吸水树脂纤维层2的外侧端分布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为圆形结构,提高了吸水效率,稳定可靠,凹槽10方便使用,美观大方。
[0022]所述横向凸条7与竖向凸条8的内部均设有斜体压痕9,使得摩擦系数大,防滑耐磨,经久耐用。
[0023]所述高分子吸水树脂纤维层2的厚度为无纺布基层1的两倍,所述无纺布基层1的内部铺设粘接分布有聚丙烯纺丝,吸水的效果好,透气性高,质量轻,强度高。
[0024]所述尼龙布层5的内部填充连接分布有聚酰胺纤维11,所述聚酰胺纤维11为斜体结构,耐磨性能高,不易断裂。
[0025]工作原理:通过高分子吸水树脂纤维层2外侧边缘处的横向凸条7和竖向凸条8防滑耐磨,增大了摩擦系数,使用稳定,通过高分子吸水树脂纤维层2内部填充的吸水球6起到吸水效果,吸水储水量大,通过无纺布基层1内侧端的竹炭无纺布层3抑菌杀毒,环保性能高,干净卫生,熔喷布层4阻燃防水,有效的锁住水分,防止渗透,且柔软舒适,空隙多,结构蓬松,抗褶皱能力好,尼龙布层5结构强度高,耐磨性高于其他所有纤维,当拉伸至3-6%时,弹性恢复率可达100%,能经受上万次折挠而不断裂。
[0026]本技术的无纺布基层1、高分子吸水树脂纤维层2、竹炭无纺布层3、熔喷布层4、尼龙布层5、吸水球6、横向凸条7、竖向凸条8、斜体压痕9、凹槽10、聚酰胺纤维11,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复合式无纺布摩擦系数小,容易滑动,不稳定,吸水的效果较差,无纺布长时间使用容易滋生细菌,环保性能不足,不能很好的锁住水分,容易渗透,强度低,不耐用,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防滑耐磨,增大了摩擦系数,使用更加稳定,可高效的起到吸水效果,吸水储水量大,抑
菌杀毒,环保性能高,干净卫生,广泛使用,阻燃防水,有效的锁住水分,防止渗透,且柔软舒适,结构强度高,经久耐用。
[002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8]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式吸水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纺布基层(1)、高分子吸水树脂纤维层(2)、竹炭无纺布层(3)、熔喷布层(4)和尼龙布层(5),所述无纺布基层(1)的外侧端设有高分子吸水树脂纤维层(2),所述高分子吸水树脂纤维层(2)的外侧边缘处设有横向凸条(7)和竖向凸条(8),所述高分子吸水树脂纤维层(2)的内部填充分布有吸水球(6),所述无纺布基层(1)的内侧端设有竹炭无纺布层(3),所述竹炭无纺布层(3)的内侧端设有熔喷布层(4),所述熔喷布层(4)的内侧端设有尼龙布层(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吸水无纺布,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秋燕
申请(专利权)人:林秋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